香火田[xiāng huǒ tián] ,釋義:指為奉祀、供養用的田地。
香水錢[xiāng shuǐ qián] ,釋義:僧侶交納的稅錢。
香火地[xiāng huǒ dì] ,釋義:同“香火田”。清 魏源《圣武記》卷五:“固始汗 既以 衛藏 為 達賴、班禪 香火地,留其長子 鄂齊爾汗 轄其眾,次子 達賚巴圖爾臺吉 佐之。”《清史稿·食貨志一》:“當 蒙古 生息寖盛時,於地之不妨牧者墾之,曰牧地,又有租地、養贍地、香火地,皆自種自租。”
香糖丸[xiāng táng wán] ,釋義:一種藥名,主治小兒吃泥害肚,進退不定,并治疳瀉。
香火社[xiāng huǒ shè] ,釋義:1.佛教徒的結社。以“香火”名社,蓋取“香火因緣”之意。","2.泛指志同道合者的結盟。
香火情[xiāng huǒ qíng] ,釋義:指焚香盟誓之情。古人盟誓,多設香火告神。
香蘇茶[xiāng sū chá] ,釋義:理氣解表,溫中和胃。
香火院[xiāng huǒ yuàn] ,釋義:私人營建供誦經祈福的庵堂寺院。
香滲滲[xiāng shèn shèn] ,釋義:形容香氣散溢。
香硫餅[xiāng liú bǐng] ,釋義:組成:麝香2錢,辰砂4錢,硼砂2錢,細辛4錢,角刺2錢,川烏尖2錢(俱用黃酒半斤煮干,為末),硫黃6兩4錢。
香水行[xiāng shuǐ xíng] ,釋義:1.澡堂的異名。","2.借指開設浴堂者。
香積飯[xiāng jī fàn] ,釋義:佛寺的齋飯。典出《維摩詰經·香積品》:“是化菩薩以滿鉢香飯與 維摩詰,飯香普薰 毗耶離城 及三千大千世界。”唐 王維《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》詩:“既飽香積飯,不醉聲聞酒。”清 趙翼《偶得》詩之六:“廚催香積飯,爐選頭綱茶。”
香火緣[xiāng huǒ yuán] ,釋義:見“香火因緣”。
香撲撲[xiāng pū pū] ,釋義:猶香噴噴。克非《春潮急》二十:“列位,這迷心湯元,可是一宗怪物:瞧起來白生生,摸到手軟綿綿,聞在鼻香撲撲,吃到嘴甜蜜蜜,骨子里卻甚是厲害。”《人民文學》1974年第9期:“酥油香茶熱呼呼,阿香美酒香撲撲。”
香膽丸[xiāng dǎn wán] ,釋義:一種藥名,主治小兒疳,面黃。
香豉飲[xiāng chǐ yǐn] ,釋義:組成香豉1分,梔子5枚,黃連1分。
香鈴散[xiāng líng sàn] ,釋義:組成:黑牽牛、木香、馬兜鈴各等分。
香椒鋪[xiāng jiāo pù] ,釋義:賣調味香料的鋪子。
香水溪[xiāng shuǐ xī] ,釋義:水溪名。
香鑪峯[xiāng lú fēng] ,釋義:見“香爐峯”。
香薰薰[xiāng xūn xūn] ,釋義:形容香氣襲人。
香火祠[xiāng huǒ cí] ,釋義:指供神祭祖的祠堂。
香葉樹[xiāng yè shù] ,釋義:香葉樹為樟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,樹皮淡褐色。
香滲滲[xiāng shèn shèn] ,釋義:形容香氣散溢。
香姜閣[xiāng jiāng gé] ,釋義:北齊 名閣。
香位牌[xiāng wèi pái] ,釋義:指題有文字以供祭拜的牌位。
香發散[xiāng fā sàn] ,釋義:香發散作為護發之用,從藥物配伍上看頗有道理。
香螺巵[xiāng luó zhī] ,釋義:指香螺殼制的酒杯。
香火堂[xiāng huǒ táng] ,釋義:同“香火祠”。張天翼《反攻·脊背與奶子》:“如今 祥大娘子 在 敦太公 的香火堂里請酒哩。”
香巖地[xiāng yán dì] ,釋義:凈土:佛界。元 丁鶴年《逃禪室與蘇伊舉話舊有感》詩:“無錐可卓香巖地,有柱難擎 杞國 天。”參見“香嚴”。
香爐峯[xiāng lú fēng] ,釋義:亦作“香鑪峰”。亦作“香爐峰”。江西省 廬山 北部名峰。奇峰突起,狀似香爐,峰頂水氣郁結,云霧彌漫,如香煙繚繞,故名。有數峰。北香爐峰 下有 白居易 草堂遺址。附近多瀑布,為 廬山 勝景之一。唐 李白《望廬山瀑布》詩之一:“西登 香爐峰,南見瀑布水。”唐 白居易《登香爐峰頂》詩:“迢迢香爐峯,心存耳目想。終年牽物役,今日方一往。”宋 辛棄疾《玉樓春》詞:“琵琶亭 畔多芳草,時對 香爐峯 一笑。”
香火緣[xiāng huǒ yuán] ,釋義:見“香火因緣”。
香桃骨[xiāng táo gǔ] ,釋義:比喻女子的堅貞風骨。
香脫兒[xiāng tuō ér] ,釋義:承托碗盞的小盤子。
香鈴丸[xiāng líng wán] ,釋義:一種藥名,主治膀胱、小腸等氣疾。
香撲撲[xiāng pū pū] ,釋義:猶香噴噴。克非《春潮急》二十:“列位,這迷心湯元,可是一宗怪物:瞧起來白生生,摸到手軟綿綿,聞在鼻香撲撲,吃到嘴甜蜜蜜,骨子里卻甚是厲害。”《人民文學》1974年第9期:“酥油香茶熱呼呼,阿香美酒香撲撲。”
香料面[xiāng liào miàn] ,釋義:碾成面的炒過的牲口詞料。有香味,故稱。
香奩體[xiāng lián tǐ] ,釋義:凡詩詞專以婦女身邊瑣事為題材,多綺羅脂粉之語者,稱香奩體。又稱艷體。
香茗散[xiāng míng sàn] ,釋義:名稱:香茗散 組成:香附子2錢,川芎1錢,細茶1撮。
香薷圓[xiāng rú yuán] ,釋義:一種藥名,主治治大人、小兒傷暑伏熱,躁渴瞀悶,頭目昏眩,胸膈煩滿,嘔噦惡心,口苦舌乾,肢體困倦,不思飲食,或發霍亂,吐利轉筋,并宜服之。
香美娘[xiāng měi niáng] ,釋義:嬌美的姑娘。
香積飯[xiāng jī fàn] ,釋義:佛寺的齋飯。典出《維摩詰經·香積品》:“是化菩薩以滿鉢香飯與 維摩詰,飯香普薰 毗耶離城 及三千大千世界。”唐 王維《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》詩:“既飽香積飯,不醉聲聞酒。”清 趙翼《偶得》詩之六:“廚催香積飯,爐選頭綱茶。”
香粟散[xiāng sù sàn] ,釋義:藥品,主治久新痢疾。
香羅帕[xiāng luó pà] ,釋義:絲織品做的巾帕。唐 杜甫《驄馬行》:“赤汗微生白雪毛,銀鞍卻覆香羅帕。”《警世通言·王嬌鸞百年長恨》:“看時,乃是侍兒來尋香羅帕的。生見其三回五轉,意興已倦,微笑而言:‘小娘子!羅帕已入人手,何處尋覓?’”
香火情[xiāng huǒ qíng] ,釋義:指焚香盟誓之情。古人盟誓,多設香火告神。
香料面[xiāng liào miàn] ,釋義:碾成面的炒過的牲口詞料。有香味,故稱。
香水溪[xiāng shuǐ xī] ,釋義:水溪名。
香積佛[xiāng jī fó] ,釋義:上方眾香世界的佛陀,又稱香臺佛。
香棖湯[xiāng chéng tāng] ,釋義:組成:綿棖10個(細切,去子),生甘草3兩,鹽3兩,白檀1分。
香石竹[xiāng shí zhú] ,釋義:多年生草本植物,莖直立,叢生,葉子條形,花大,有紅、粉、黃、白等多種顏色,鮮艷而有香氣。可供觀賞。也叫康乃馨。
香餑餑[xiāng bō bo] ,釋義:比喻受歡迎的人或物。
香皂盒[xiāng zào hé] ,釋義:用來裝香皂用的盒。
香佩帶[xiāng pèi dài] ,釋義:佩有香囊等飾物的衣帶。
香熏熏[xiāng xūn xūn] ,釋義:1.同“香薰薰”。","2.形容香氣襲人。
香爐角[xiāng lú jiǎo] ,釋義:指后代。土家族《哭嫁歌》:“我不是祖宗的子孫,我不是祖宗的香爐角!”
香山社[xiāng shān shè] ,釋義:即香火社。因 香山居士(唐 詩人 白居易 別號)曾參與,故名。
香菇女[xiāng gū nǚ] ,釋義:“香菇女”:比喻像香菇、干貝一樣干巴巴的女人。她們是單身的上班女郎,20多歲就已經放棄戀愛,每天上下班后直接回家,一個人歪斜躺著看漫畫、看DVD;假日只躲在被窩,過著別人看來無所事事、但她們自己覺得挺幸福的生活。
香美娘[xiāng měi niáng] ,釋義:嬌美的姑娘。
香火堂[xiāng huǒ táng] ,釋義:同“香火祠”。張天翼《反攻·脊背與奶子》:“如今 祥大娘子 在 敦太公 的香火堂里請酒哩。”
香藥局[xiāng yào jú] ,釋義:宋代時期的一個政府部門,掌筵席上備辦各種香具﹑醒酒湯菜等。
香水行[xiāng shuǐ xíng] ,釋義:1.澡堂的異名。","2.借指開設浴堂者。
香荃布[xiāng quán bù] ,釋義:香荃草纖維織成的布。
香火社[xiāng huǒ shè] ,釋義:1.佛教徒的結社。以“香火”名社,蓋取“香火因緣”之意。","2.泛指志同道合者的結盟。
香案吏[xiāng àn lì] ,釋義:指宮廷中隨侍帝王的官員。
香薰薰[xiāng xūn xūn] ,釋義:形容香氣襲人。
香羅帕[xiāng luó pà] ,釋義:絲織品做的巾帕。唐 杜甫《驄馬行》:“赤汗微生白雪毛,銀鞍卻覆香羅帕。”《警世通言·王嬌鸞百年長恨》:“看時,乃是侍兒來尋香羅帕的。生見其三回五轉,意興已倦,微笑而言:‘小娘子!羅帕已入人手,何處尋覓?’”
香云紗[xiāng yún shā] ,釋義:一種提花絲織品,上面涂過薯莨汁液,適于做夏季衣料,主要產地是廣東。也叫薯莨綢、拷紗。
香案吏[xiāng àn lì] ,釋義:指宮廷中隨侍帝王的官員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