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月軒[gǔ yuè xuān] ,釋義:清 代琺瑯彩器的通稱。有瓷胎、料胎(即玻璃胎)、銅胎、金胎之別,以瓷胎最為名貴。始于 康熙 時仿西方琺瑯器,故名琺瑯彩。雍正 乾隆 時,制益精美,古月軒 本為當時豪家仿制的私款,后來內廷琺瑯彩器散出,見者以與 古月軒仿制品相類,轉以 古月軒作為琺瑯彩器的通稱。一說 古月軒 本 蘇州名工 胡學周 設窯制作煙壺等料器之號,清 帝南巡時發現其所制精美,詔赴京師制作。清 趙之謙《勇廬閑詰》:“鼻煙壺……凡所造作,或稱曰皮,最箸者曰 辛家皮、勒家皮、袁家皮。別有 古月軒,地則車渠,亦具五色,上為畫采,閒書小詩,壺足題 古月軒,其題 乾隆 年製者尤美。”清 富察敦崇《燕京歲時記·廠甸兒》:“翡翠之外并重料壺,然必須官窰 古月軒 者方為上品,新料不足道也。”
安全月[ān quán yuè] ,釋義:開展安全月活動是建國以來的第一次。
七月半[qī yuè bàn] ,釋義:指農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,舊俗于此日設祭超度亡故親人,稱盂蘭盆。
無羊月[wú yáng yuè] ,釋義:舊稱農歷正月、五月、九月三個月為“無羊月”。
月臨花[yuè lín huā] ,釋義:林檎花的別名。林檎,即花紅,又名沙果。落葉小喬木,葉卵圓形或橢圓形。春夏之交開花,色粉紅。果實秋季成熟,像蘋果而小。
春月柳[chūn yuè liǔ] ,釋義:春季之柳。用以形容柔美的儀態。
偃月陣[yǎn yuè zhèn] ,釋義:半月形的軍陣。《新五代史·雜傳·杜重威》:“安重榮 反,重威 逆戰於 宗城,重榮 為偃月陣,重威 擊之不動。”《續資治通鑒·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》:“右翼軍繼步軍北引而東,作偃月陣,步軍居中,騎軍據其兩端,使賊不見首尾。”
風月場[fēng yuè chǎng] ,釋義:情場。多指妓院。元 關漢卿《謝天香》楔子:“老天生我多才思,風月場中肯讓人?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三八:“鄰舍有個 楊二郎,也是風月場中人,年少風流,閒蕩游耍過日,沒甚根基。”《白雪遺音·馬頭調·勸嫖》:“風月場中,勸君休把癡心想,切莫要稱強。”歐陽予倩《桃花扇》第一幕:“風月場中也有她才顯得熱鬧。”
恒星月[héng xīng yuè] ,釋義:月球繞地球一周實際所需的時間,也就是以某一恒星為基準,月球連續兩次經過該恒星所需的時間。一個恒星月等于27天7小時43分11.5秒。
騎月雨[qí yuè yǔ] ,釋義:從上個月末下到下個月的雨。因跨兩個月,故稱。
人月圓[rén yuè yuán] ,釋義:1.詞牌名。又名青衫濕。始創于宋王詵,因其詞中有“人月圓時”句,故名。雙調四十八字,有平韻、仄韻兩體。","2.曲牌名。南曲大石調、北曲黃鐘宮均有同名曲牌。字數與詞牌不同。
建巳月[jiàn sì yuè] ,釋義:夏歷四月。唐 杜甫《戲贈友》詩之一:“元年建巳月,郎有 焦校書。”《新唐書·肅宗紀》:“建巳月庚戌,史朝義 寇 澤州,刺史 李抱玉 敗之。”參見“斗建”。
煙月牌[yān yuè pái] ,釋義:1.亦作“煙月牌”。妓院的招牌。亦借指妓院。","2.指妓女的身份。
日月相[rì yuè xiàng] ,釋義:舊時迷信以為肩胛上有紅痣為極貴之相,稱“日月相”。
三長月[sān cháng yuè] ,釋義:佛教分一年為三時,二、三、四、五月,六、七、八、九月,十、十一、十二、正月,各為一時。每時的最末一個月,即五月、九月、正月為“三長月”。宋 洪邁《容齋隨筆·三長月》:“釋氏以正、五、九月為‘三長月’,故奉佛者皆茹素。”清 俞正燮《癸巳類稿·長月直日解》:“古法正、五、九月皆有可紀,其著之律令,謂之三長月,則始於 唐 ……《鼠璞》云:‘唐 人於此三月,不行死刑。節鎮於此三月,禁屠宰,不上官。’”參閱《釋氏要覽·雜記》。
風月所[fēng yuè suǒ] ,釋義:即風月場。元 石德玉《曲江池》第三折:“風月所得清白,雨云鄉無粘帶,煙花寨耳根清浄。”元 武漢臣《玉壺春》第二折:“我向這花柳營調鼎鼐,風月所理陰陽。”參見“風月場”。
秦樓月[qín lóu yuè] ,釋義:詞牌名。此詞仿自 李白。因詞有“秦 娥夢斷 秦 樓月”句,故名《秦樓月》,又名《憶秦娥》。雙調,四十六字。前段五句,三仄韻,一迭句,二十一字。后段五句,三仄韻,一迭句,二十五字。
月一盤[yuè yī pán] ,釋義:薯蕷的別名。其塊莖可食用,又可入藥,故稱薯藥,又稱山藥。
月月紅[yuè yuè hóng] ,釋義:1.月季花的一種。常年開花,深紅或深桃紅色,小葉薄而帶紫色。亦泛指月季花。元 繆侃《和西湖竹枝詞》:“初三月子似彎弓,照見花開月月紅。”明 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草七·月季花》:“月月紅、勝春、瘦客、鬭雪紅。”清 李漁《閑情偶寄·種植·籐本》:“月月紅:俗云人無千日好,花難四季紅,四季能紅者,現有此花……此花又名長春,又名鬭雪,又名勝春,又名月季。”清 趙翼《澄懷園消夏絕句》:“女郎愛插花盈髩,試手先探月月紅。”","2.比喻每月成為慣例。《警世通言·桂員外途窮懺悔》:“誰知 桂遷 自見了 施小官人之后,卻也腹中打藳,要厚贈他母子回去。其奈 孫大嫂 立意阻擋道:‘接人要一世,怪人只一次。攬了這野火上門,他吃了甜頭,只管思想,惜草留根,到是個月月紅了。’”
神變月[shén biàn yuè] ,釋義:見“神足月”。
月中人[yuè zhōng rén] ,釋義:月中仙子。亦比喻意中美人。
修朋月[xiū péng yuè] ,釋義:修朋月黑龍江財經學院,現任黑龍江財經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。
走月亮[zǒu yuè liàng] ,釋義:吳 地舊俗,中秋夜婦女盛妝出游,踏月徹曉,謂之“走月亮”。
新月派[xīn yuè pài] ,釋義:文學派別。1924年在北京成立新月社。1927年在上海創辦新月書店,后創辦《新月》月刊。成員多為從英美歸來的留學生,政治傾向不盡一致。個別成員因反對無產階級革命運動,曾遭魯迅等人批判。該派對中國新詩的發展曾起過積極作用。1933年因《新月》停刊,該派逐漸解散。
人月圓[rén yuè yuán] ,釋義:1.詞牌名。又名青衫濕。始創于宋王詵,因其詞中有“人月圓時”句,故名。雙調四十八字,有平韻、仄韻兩體。","2.曲牌名。南曲大石調、北曲黃鐘宮均有同名曲牌。字數與詞牌不同。
花月令[huā yuè lìng] ,釋義:即將一年四季中,一些主要花卉的開花、生長狀況,以詩歌或者經文的形式記錄下來,讀之朗朗上口,便于記憶,利于花事農事。
風月旦[fēng yuè dàn] ,釋義:傳統戲劇行當名。即貼旦。清 李斗《揚州畫舫錄·新城北錄下》:“貼旦謂之風月旦,又名作旦,兼跳打,謂之武小旦。”參見“貼旦”。
桃李月[táo lǐ yuè] ,釋義:桃李開花的月份。泛指春天。唐 李白《宮中行樂詞》之五:“昭陽 桃李月,羅綺自相親。”唐 薛稷《餞唐永昌》詩:“更思明年桃李月,花紅柳緑宴浮橋。”金 元好問《浪淘沙》詞:“可惜河陽桃李月,彈指春空。”
五月子[wǔ yuè zǐ] ,釋義:亦作“五日子”。農歷五月初五所生之子,古人迷信,以是日多禁忌,有生子不長養之陋俗。
月光馬[yuè guāng mǎ] ,釋義:即月光紙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四回:“我不聽那些了;我只問姑老爺一件事,咱們這供月兒,那月光馬兒旁邊兒怎么供著對雞冠子花兒?”清 富察敦崇《燕京歲時記·月光馬兒》:“京師謂神像為神馬兒……月光馬者,以紙為之,上繪太陰星謂神像為神馬兒……月光馬者,以紙為之,上繪太陰星君,如菩薩像,下繪月宮及搗藥之玉兔,人立而執杵。藻彩精緻,金碧輝煌,市肆間多賣之者。長者七八尺,短者二三尺,頂有二旗,作紅緑色,或黃色,向月而供之。焚香行禮,祭畢與千張、元寳等一并焚之。”參見“月光紙”。
月光花[yuè guāng huā] ,釋義:藤本植物,莖綠色,有乳汁,葉互生,卵形。秋季開花,花大,傍晚開放,潔白芳香。果實卵形。原產熱帶,我國各地多有栽培,用種子或扦插繁殖。除供觀賞外,嫩枝可用來嫁接甘薯,肉質花萼可食用。
三月街[sān yuè jiē] ,釋義:農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,在 云南 大理 舉行的規模盛大的集市貿易和賽馬、射箭、歌舞等文化交流活動,俗稱“三月街”,何百源《三月街的浪花》:“正好趕上一年一度的 大理 三月街,我背起照相機便出發了。”
波月洞[bō yuè dòng] ,釋義:黃袍怪與妻子寶象國的三公主居住的地方,外形像一座古塔,長滿雜草,非常陰暗。
月球儀[yuè qiú yí] ,釋義:月球模型。圓球狀,球面繪有赤道、經線、緯線等月面坐標,以及各主要環形山、山系、輻射紋、“海”等月面特征。
小月氏[xiǎo yuè zhī] ,釋義:1.古族名。漢文帝 初年,月氏 的一部分人沒有西遷,進入 南山,與羌人雜居,稱 小月氏。漢武帝 元狩 二年(公元前121年),霍去病 定 西河 地,小月氏出山,與漢人雜居。共有七個大種,分布在 湟中 及 令居,稱“湟中月氏胡”。另有數百戶在 張掖,稱“義從胡”。","2.古西域國名。公元五世紀前期,大月氏 貴霜國 王 寄多羅 南侵 北天竺,占領五國,命其子在 乾陀羅 為王,都 富樓沙(今 巴基斯坦 白沙瓦),稱 小月氏國。五世紀后期被 嚈噠 所滅。
六月霜[liù yuè shuāng] ,釋義:見“六月飛霜”。
椓月姑[zhuó yuè gū] ,釋義:閩 粵 俗稱中秋拜月的婦女。
雪月花[xuě yuè huā] ,釋義:雪月花這一詞語最早的典故。
三月雪[sān yuè xuě] ,釋義:1.春雪。喻春江的浪濤。","2.花名。
偃月公[yǎn yuè gōng] ,釋義:唐 權臣 李林甫 的代稱。因 李林甫 有 偃月堂,故稱。舊題 唐 柳宗元《龍城錄·李林甫以毒虐弄正權》:“惠州 一娼女震厄死于市衢,脇下有朱字云:‘李林甫 以毒虐弄正權,帝令列仙舉三震之。’疑此女子偃月公 后身耶?”參見“偃月堂”。
月球站[yuè qiú zhàn] ,釋義:在月球表面上建立的綜合科學考察基地。
風月債[fēng yuè zhài] ,釋義:猶情債。指男女相戀產生的糾葛。舊謂男女相戀是前生欠債,故稱。明 王錂《春蕪記·瞥見》:“咳,不意今日出來,惹了一場風月債。怎么是了,怎么是了。”
水中月[shuǐ zhōng yuè] ,釋義:與之相近的是鏡中花,比喻可以看到,但卻是不能實際得到的事物。
風月場[fēng yuè chǎng] ,釋義:情場。多指妓院。元 關漢卿《謝天香》楔子:“老天生我多才思,風月場中肯讓人?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三八:“鄰舍有個 楊二郎,也是風月場中人,年少風流,閒蕩游耍過日,沒甚根基。”《白雪遺音·馬頭調·勸嫖》:“風月場中,勸君休把癡心想,切莫要稱強。”歐陽予倩《桃花扇》第一幕:“風月場中也有她才顯得熱鬧。”
月潭河[yuè tán hé] ,釋義:發源于湖北南漳的漳河流經當陽市北原陳院鄉,被觀音寺大壩攔截而成的水庫,在陳院紅旗崗部分稱之為月潭河。
月邊圓[yuè biān yuán] ,釋義:yuè biān yuán〈方〉 形容說話圓全,不露破綻(多指夸大其詞或不切實際)。
月天子[yuè tiān zǐ] ,釋義:省稱“月天”。月宮的天子。佛經謂為 大勢至菩薩 的化身。
月亮兔[yuè liàng tù] ,釋義:一個以經營枕芯為主的新銳的時尚家紡品牌,將“更好地提高人們的睡眠質量”為己任,采購國際最優質親水綿、太空記憶棉、天然乳膠材質為原料,用音樂療法、生物診療技術,結合人體工學原理研發的枕芯產品——“音樂理療枕”。
三月雪[sān yuè xuě] ,釋義:1.春雪。喻春江的浪濤。","2.花名。
三五月[sān wǔ yuè] ,釋義:指農歷十五夜的月亮。多特指中秋月。
月桂冠[yuè guì guān] ,釋義:月桂葉編制的花冠。古 希臘 人視月桂為圣物,凡競技獲勝或詩文優美者,授之,以示榮譽。后世 歐洲 大學中亦以此贈予學者。郭沫若《蘇聯紀行·七月二日》:“有 拿破侖 的大理石等身像一尊,頭上帶著月桂冠,是一八一二年進攻 莫斯科 時他親自帶來的。”
上玄月[shàng xuán yuè] ,釋義:月亮上半夜出來,在偏西面出來,月面朝西的狀態被稱為上弦月。
十月朝[shí yuè cháo] ,釋義:農歷十月一日。舊俗為掃墓日。亦稱十月一。
賽月明[sài yuè míng] ,釋義:一種煙花的名稱。
拜月光[bài yuè guāng] ,釋義:主要為南方民族習俗之一。
朧月夜[lóng yuè yè] ,釋義:木葉流劍術之一,重傷月光疾風。
雨騎月[yǔ qí yuè] ,釋義:雨從當月下旬連續下至下月上旬,稱“雨騎月”。
月赤族[yuè chì zú] ,釋義:每個月的工資不但用完用光,而且還要通過透支來滿足當月的消費的那些人。
商月狐[shāng yuè hú] ,釋義:又名心月狐,漢族神話中的二十八星宿1之一,即心宿,東方七宿第五宿,為狐,心為火,源于古代漢族人民對星辰的自然崇拜,是夏季第一個月應候的星宿,常和房宿連用,用來論述“中央支配四方”。
閏九月[rùn jiǔ yuè] ,釋義:指在某年中出現兩個九月的意思。
七月七[qī yuè qī] ,釋義:農歷七月初七日。是夜為七夕。唐 白居易《長恨歌》:“七月七日 長生殿,夜半無人私語時。”宋 王禹偁《七夕·商州作》詩:“去年七月七,直廬開獨坐。”元 孟漢卿《魔合羅》第四折:“你若是到七月七,那其間乞巧的將你做一家兒燕喜,你可便顯神通百事依隨。”參見“七夕”。
出月子[chū yuè zǐ] ,釋義:俗謂婦女產后一月馀而身體復原。參見“坐月子”。
出月子[chū yuè zǐ] ,釋義:俗謂婦女產后一月馀而身體復原。參見“坐月子”。
風月旦[fēng yuè dàn] ,釋義:傳統戲劇行當名。即貼旦。
作月子[zuò yuè zi] ,釋義:孕婦產后用一個月的時間進行休養。
月牙兒[yuè yá ér] ,釋義:新月或農歷月初形狀像鉤的月亮。
半月泉[bàn yuè quán] ,釋義:1.泉名。在浙江紹興縣境。","2.泉名。在浙江省吳興縣境。
拉包月[lā bāo yuè] ,釋義:〈方〉舊指人力車夫、三輪車夫被人雇用拉車,按月計酬。
月月慫[yuè yuè sǒng] ,釋義:顧名思義,就是每個月都沒有成績,比喻生活~工作,比較悲慘。
拆忙月[chāi máng yuè] ,釋義:在農忙時去做短工。巴人《牛市》一:“十年了,這生意也整整十年不干了,每年收入短了這個數,便不得不去拆忙月,做短,賣柴過日子。”
月波樓[yuè bō lóu] ,釋義:1.古樓名。舊址在 湖北省 東部、長江 北岸的 黃岡市 西。宋 王禹偁《月波樓詠懷》:“日日江樓上,風物得冥搜。何人名 月波,此義頗為優。”","2.古樓名。在 嘉興府(今 浙江省嘉興市)西北城上。宋 朱敦儒《好事近》詞:“吹笛 月波樓 中,有何人相識?”《明一統志·嘉興府》:“月波樓 在府西北城上,下瞰 金魚池。宋 元祐 中知州 令狐挺 建,政和 中 毛滂 重脩,自作記云:望而見月,其大不過如盤盂,然無有遠近,容光必照,而秀澤國也。水濱之人,起居飲食,與水波接。令狐君 乃為此樓,以名 月波,意將攬取二者於一樓之上也。”
蚌中月[bàng zhōng yuè] ,釋義:指珍珠。舊說蚌孕珠與月的盈虧有關,故稱。
建寅月[jiàn yín yuè] ,釋義:夏歷正月。《新唐書·肅宗紀》:“寶應 元年建寅月甲申,追冊 靖德太子 琮 為皇帝。”參見“建寅”。
月影臺[yuè yǐng tái] ,釋義:漢 掖庭中的臺名。
梅月圓[méi yuè yuán] ,釋義:詞牌《朝中措》的別名。因 宋 韓淲《朝中措·梅月圓》詞有“香動梅梢圓月”句而得名。
七月七[qī yuè qī] ,釋義:農歷七月初七日。是夜為七夕。唐 白居易《長恨歌》:“七月七日 長生殿,夜半無人私語時。”宋 王禹偁《七夕·商州作》詩:“去年七月七,直廬開獨坐。”元 孟漢卿《魔合羅》第四折:“你若是到七月七,那其間乞巧的將你做一家兒燕喜,你可便顯神通百事依隨。”參見“七夕”。
月料錢[yuè liào qián] ,釋義:唐初置公廨本錢﹐撥公款由各州令史經營﹐每人以五十貫以下﹐四十貫以上為本錢交市肆販易﹐每月納利四千﹐名月料錢。
三月街[sān yuè jiē] ,釋義:農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,在 云南 大理 舉行的規模盛大的集市貿易和賽馬、射箭、歌舞等文化交流活動,俗稱“三月街”,何百源《三月街的浪花》:“正好趕上一年一度的 大理 三月街,我背起照相機便出發了。”
月作人[yuè zuò rén] ,釋義:按月受雇為人勞作的人。
月月紅[yuè yuè hóng] ,釋義:1.月季花的一種。常年開花,深紅或深桃紅色,小葉薄而帶紫色。亦泛指月季花。元 繆侃《和西湖竹枝詞》:“初三月子似彎弓,照見花開月月紅。”明 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草七·月季花》:“月月紅、勝春、瘦客、鬭雪紅。”清 李漁《閑情偶寄·種植·籐本》:“月月紅:俗云人無千日好,花難四季紅,四季能紅者,現有此花……此花又名長春,又名鬭雪,又名勝春,又名月季。”清 趙翼《澄懷園消夏絕句》:“女郎愛插花盈髩,試手先探月月紅。”","2.比喻每月成為慣例。《警世通言·桂員外途窮懺悔》:“誰知 桂遷 自見了 施小官人之后,卻也腹中打藳,要厚贈他母子回去。其奈 孫大嫂 立意阻擋道:‘接人要一世,怪人只一次。攬了這野火上門,他吃了甜頭,只管思想,惜草留根,到是個月月紅了。’”
月支香[yuè zhī xiāng] ,釋義:異香名。傳說產于 月支國。洪芻《香譜·月支香》引 南朝 梁 孫柔之《瑞應圖》:“天漢 二年,月支國 貢神香,武帝 取看之,狀若燕卵……后 長安 中大疫,宮人得疾眾,使者請燒一枚以辟疫氣,帝然之。宮中病者差,長安 百里內聞其香,積九月不歇。”宋 葉廷珪《名香譜》:“月支 香,月支國 進,如卵,燒之辟疫百里,九月不散。”
蜜月游[mì yuè yóu] ,釋義:新婚生活開始的前奏曲。
弦月窗[xián yuè chuāng] ,釋義:拱頂上的洞口,多指用作窗子的洞口。
月經帖[yuè jīng tiē] ,釋義:有兩層,一是指這樣的帖子像月經一樣會定期被貼出來,二是指這樣的帖子像月經一樣討厭卻沒有辦法對付。
風月主[fēng yuè zhǔ] ,釋義:猶言管領風光景色的主人。宋 黃庭堅《次韻文潛立春日三絕句》之一:“試問 淮 南風月主,新年桃李為誰開?”任淵 注引 蘇軾 帖:“江山風月本無常主,閑者便是主人。”
月子房[yuè zǐ fáng] ,釋義:明 代宮人有娠者臨產時所居之室。
風月債[fēng yuè zhài] ,釋義:猶情債。指男女相戀產生的糾葛。舊謂男女相戀是前生欠債,故稱。
八月槎[bā yuè chá] ,釋義:傳說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。晉 張華《博物志》卷十:“舊説云天河與海通。近世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,不失期。”后借喻如期來往的船。唐 杜甫《秋興》詩之二:“聽猿實下三聲淚,奉使虛隨八月槎。”唐 吳融《商人》詩:“隨風逐浪年年別,卻笑如期八月槎。”清 龔自珍《己亥雜詩》之二八五:“少年奇氣稱才華,登 岱 還浮八月槎。”
月棱眉[yuè léng méi] ,釋義:古代婦女眉妝式樣之一。又稱卻月眉。舊題 唐 宇文士及《妝臺記》:“五代宮中畫眉……六曰月稜眉,又名卻月眉。”明 楊慎《丹鉛續錄·十眉圖》:“唐明皇 令畫工畫十眉圖……六曰月稜眉,又名卻月眉。”
三月二[sān yuè èr] ,釋義:農歷三月二日。亦指上巳節。
三人月[sān rén yuè] ,釋義:謂與月亮、身影為伍。形容孤獨無偶。語本 李白《月下獨酌》詩:“舉杯邀明月,對影成三人。”宋 陳亮《賀新郎·懷辛幼安》詞:“百世尋人猶接踵,嘆只今,兩地三人月。”
風月館[fēng yuè guǎn] ,釋義:妓院。元 李行道《灰闌記》第一折:“再不去賣笑追歡風月館,再不去迎新送舊翠紅鄉。”
王正月[wáng zhēng yuè] ,釋義:周 天子所頒歷法的正月。周 以建子之月(農歷十一月)為正。《春秋·隱公元年》:“元年春,王正月。”公羊 傳:“元年者何?君之始年也。春者何?歲之始也。王者孰謂?謂 文王 也。曷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?王正月也。何言乎王正月?大一統也。”清 顧炎武《日知錄·王正月》:“未為天子,雖為建子而不敢謂之正。《武成》‘惟一月壬辰’是也。已為天子,則謂之正而復加王,以別於 夏 殷。《春秋》‘王正月’是也。”清 趙翼《陔馀叢考·春不書王》:“《春秋》每歲必書‘春,王正月’……以 周 月記事者,則 孔子 書‘王正月’以別之,謂此正月乃王之正月,見其猶尊王也。”《鏡花緣》第五二回:“如《春秋》書月而曰‘王正月’。所以書‘王’者,明正朔之所出,即所以序君臣之義。”
偃月刀[yǎn yuè dāo] ,釋義:刀名。刀頭形似半月,故名。
月利率[yuè lì lǜ] ,釋義:以月為計息周期計算的利息。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幾表示。
月中兔[yuè zhōng tù] ,釋義:古代神話傳說謂月中有白兔。稱月中兔。又稱月兔。
月苗苗[yuè miáo miáo] ,釋義:方言。指農歷初四、五的月亮。
七月半[qī yuè bàn] ,釋義:指農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,舊俗于此日設祭超度亡故親人,稱盂蘭盆。
月光杯[yuè guāng bēi] ,釋義:夜光杯的歷史非常悠久。
月下白[yuè xià bái] ,釋義:菊花的品種之一。花青白,如月下觀之,故名。
月球車[yuè qiú chē] ,釋義:在月球的表面上行駛,用來考察月球并收集樣品的專用車輛。分為無人駕駛和有人駕駛兩類。
秦樓月[qín lóu yuè] ,釋義:詞牌名。此詞仿自 李白。因詞有“秦 娥夢斷 秦 樓月”句,故名《秦樓月》,又名《憶秦娥》。雙調,四十六字。前段五句,三仄韻,一迭句,二十一字。后段五句,三仄韻,一迭句,二十五字。
六月債[liù yuè zhài] ,釋義:舊時民間有“六月債,趁熱還”的諺語,意謂農民六月借債,須承諾秋收后償還。后常借以比喻報應迅速。
男破月[nán pò yuè] ,釋義:每種爆破裝置的爆破力量不一樣,拍戲的時候會根據導演的口味和演員戲服的薄厚來選擇。有一些大場面甚至需要幾十個爆點,演員一定要按線路走才能減少危險。
月子房[yuè zǐ fáng] ,釋義:明 代宮人有娠者臨產時所居之室。
八月春[bā yuè chūn] ,釋義:1.秋海棠的別名。","2.竹根的別稱。
新月派[xīn yuè pài] ,釋義:文學派別。1924年在北京成立新月社。1927年在上海創辦新月書店,后創辦《新月》月刊。成員多為從英美歸來的留學生,政治傾向不盡一致。個別成員因反對無產階級革命運動,曾遭魯迅等人批判。該派對中國新詩的發展曾起過積極作用。1933年因《新月》停刊,該派逐漸解散。
月支藤[yuè zhī téng] ,釋義:葡萄的別稱。葡萄原產于 歐洲 和 亞洲 西部,經西域傳入中原,故稱。
古月軒[gǔ yuè xuān] ,釋義:清 代琺瑯彩器的通稱。有瓷胎、料胎(即玻璃胎)、銅胎、金胎之別,以瓷胎最為名貴。始于 康熙 時仿西方琺瑯器,故名琺瑯彩。雍正 乾隆 時,制益精美,古月軒 本為當時豪家仿制的私款,后來內廷琺瑯彩器散出,見者以與 古月軒仿制品相類,轉以 古月軒作為琺瑯彩器的通稱。一說 古月軒 本 蘇州名工 胡學周 設窯制作煙壺等料器之號,清 帝南巡時發現其所制精美,詔赴京師制作。清 趙之謙《勇廬閑詰》:“鼻煙壺……凡所造作,或稱曰皮,最箸者曰 辛家皮、勒家皮、袁家皮。別有 古月軒,地則車渠,亦具五色,上為畫采,閒書小詩,壺足題 古月軒,其題 乾隆 年製者尤美。”清 富察敦崇《燕京歲時記·廠甸兒》:“翡翠之外并重料壺,然必須官窰 古月軒 者方為上品,新料不足道也。”
望漢月[wàng hàn yuè] ,釋義:唐 教坊曲名。后為詞牌名。即《憶漢月》。雙調,五十字,前段四句三仄韻,后段四句兩仄韻。因 宋 柳永 詞而名“望漢月”。參閱《詞律》卷五、《詞譜》卷八。
六月霜[liù yuè shuāng] ,釋義:見“六月飛霜”。
隱曉月[yǐn xiǎo yuè] ,釋義:中國 四川一區最強工會集合大量PK人才。
青女月[qīng nǚ yuè] ,釋義:1.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:“至秋三月,地氣不藏,乃收其殺。百蟲蟄伏,靜居閉戶。青女乃出,以降霜雪。”后以“青女月”借指秋月。","2.指秋天的月光。
月氏國[yuè zhī guó] ,釋義: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一個民族名稱。
月光期[yuè guāng qī] ,釋義:新月至滿月期間。
神變月[shén biàn yuè] ,釋義:見“神足月”。
月中桂[yuè zhōng guì] ,釋義:神話傳說謂月中有桂樹,高五百丈,下有一人,名 吳剛,學仙有過,謫令常斫桂樹,樹創隨合。事見《初學記》卷一引 晉 虞喜《安天論》、唐 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天咫》。
梨花月[lí huā yuè] ,釋義:亦作“棃花月”。如梨花布地的溶溶月色。
月光花[yuè guāng huā] ,釋義:藤本植物,莖綠色,有乳汁,葉互生,卵形。秋季開花,花大,傍晚開放,潔白芳香。果實卵形。原產熱帶,我國各地多有栽培,用種子或扦插繁殖。除供觀賞外,嫩枝可用來嫁接甘薯,肉質花萼可食用。
隁月陣[yàn yuè zhèn] ,釋義:即偃月陣。半月形的軍陣。
神足月[shén zú yuè] ,釋義:亦稱“神變月”。正、五、九三長齋月之異名。佛教語。謂每年正、五、九三月諸天神以神足巡行四天下,視察善惡,故名。在此三月中每月初一至十五日持每日不過中食之戒。《大智度論》卷十三:“﹝偈曰﹞六曰神足月,受持清浄戒,是人壽終后,功德必如我。”《雜阿含經》卷四十:“於月八日、十四日、十五日及神變月,受戒布薩。”《雜阿含經》卷四一:“爾時世尊告諸釋氏:‘汝等瞿曇,於法齋日及神足月,受持齋戒修功德不?’”
蛾眉月[é méi yuè] ,釋義:月初或月末的一種月相。因月球被照亮半球的一小部分,形似蛾眉,故稱。如:在地球上看月亮,有時像鐮刀,這叫“蛾眉月”。
斷屠月[duàn tú yuè] ,釋義:唐 律以每年正、五、九月為停止執行死刑的月份。明 陸深《傳疑錄》:“唐 朝新格,又以正月、五月、九月為忌月,至今仕宦上任避之。此本無謂,房玄齡 等損益《隋律》,亦存之以不行刑,謂之斷屠月。”清 錢大昕《十駕齋養新錄·斷屠月禁殺日》:“《唐律》……斷屠月及假日并不得奏決死刑,斷屠月謂正月、五月、九月。”
偃月堂[yǎn yuè táng] ,釋義:唐 李林甫 堂名。
月光紙[yuè guāng zhǐ] ,釋義:繪有月神和月宮的紙。舊俗為中秋節祭月之用。清 富察敦崇《燕京歲時記·月餅》:“紙肆市月光紙,繢滿月像,趺坐蓮花者,月光徧照菩薩 也。花下月輪桂殿,有兔杵而人立,搗藥臼中。紙小者三寸,大者丈,緻工者金碧繽紛。家設 月光 位於月所出方,向月供而拜,則焚月光紙,撤所供,散家之人必遍。”
月經布[yuè jīng bù] ,釋義:婦女行經期所束之布。
月桂冠[yuè guì guān] ,釋義:月桂葉編制的花冠。古 希臘 人視月桂為圣物,凡競技獲勝或詩文優美者,授之,以示榮譽。后世 歐洲 大學中亦以此贈予學者。郭沫若《蘇聯紀行·七月二日》:“有 拿破侖 的大理石等身像一尊,頭上帶著月桂冠,是一八一二年進攻 莫斯科 時他親自帶來的。”
黑白月[hēi bái yuè] ,釋義:1.古印度歷法稱太陰歷上半月為白月,下半月為黑月,因以“黑白月”指一月。參見“黑月”。","2.圓形似月的硯池,隔分為磨墨與盛水兩部分,前者黑,后者明,故稱。
月頭銀[yuè tóu yín] ,釋義:宋太宗 以戍邊軍士勞苦,每月額外補給的銀兩。《續資治通鑒·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》:“先是帝念邊戍勞苦,月賜士卒白金,軍中謂之月頭銀。”
辦滿月[bàn mǎn yuè] ,釋義:自古以來,中國人就有為小孩辦滿月或辦\"百歲\"的風俗。
吳惺月[wú xīng yuè] ,釋義:二十世紀之朝鮮僧,生卒年不詳,梵魚寺住持。
雙月選[shuāng yuè xuǎn] ,釋義:清制﹐每年逢雙月選任官吏﹐稱雙月選。
風月債[fēng yuè zhài] ,釋義:猶情債。指男女相戀產生的糾葛。舊謂男女相戀是前生欠債,故稱。
花月緣[huā yuè yuán] ,釋義:指佳人才子的情緣。
偃月刀[yǎn yuè dāo] ,釋義:刀名。刀頭形似半月,故名。
月地瓦[yuè dì wǎ] ,釋義:“種公地”,是侗族青年男女饒有興趣的一種戀愛方式,是青年男女之間的一種娛樂、交友為主勞動為輔的社交活動。
卻月眉[què yuè méi] ,釋義:亦作“卻月眉”。唐 代婦女眉型之一。
山中月[shān zhōng yuè] ,釋義:它的責任者是廖公弦。
三月三[sān yuè sān] ,釋義:中國南方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。在每年夏歷三月初三。內容不盡相同。壯族又稱“歌仙節”,在這一天趕歌圩,舉辦歌會。侗族又稱“花炮節”,以搶花炮、斗牛最具特色。在黎族,為預祝“山蘭”(山地旱稻)、狩獵雙豐收的節日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