絣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絣新華字典,絣康熙字典,絣中華字典,絣國語詞典,絣漢語字典。
【絣】的注音
繁體絣 注音ㄅㄥ、ㄅㄧㄥ、ㄆㄥ、 筆畫12
簡體絣 拼音bīng、bēng、pēng 部首糹
絣字五行水 絣字結構左右 絣字五筆XUAH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7D63 倉頡編碼vftt 鄭碼編碼zue
四角編碼28941 絣字電碼無 絣字區位無
絣
【絣】的國語詞典
絣:ㄅㄥ bēng
名
古代氐人以不同顏色絲線混織成的布匹。
《說文解字·糸部》:「絣,氐人殊縷布也。」
動
編織。
如:「絣繡」。
明·袁宏道〈舒大家志石銘〉:「朝絣暮織,為余叔督家政,甚勤苦。」
延續。
《后漢書·卷四○·班彪傳下》:「將絣萬嗣,煬洪暉,奮景炎,扇遺風,播芳烈。」
纏、捆。
《水滸傳·第二○回》:「身穿一領黑綠羅襖,下面腿絣護膝。」
《喻世明言·卷一五·史弘肇龍虎君臣會》:「罪人入獄,教獄子絣在廊上。」
【絣】的基本含義
錯雜:“絣之以象類,播之以人事。”
1.繩子:“妻自組甲絣。”
2.繼續:“將絣萬嗣。”
3.編織。
4.捆綁。
5.繃;張。
6.古代氏族人用雜色線織成的布。
1.張弓。
2.沒有花紋的絲織品。
【絣】的網絡含義
絣,拼音是bēng,為多音字,指繩子,或表繼續或表錯雜等意思。
【絣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絣纮 | [bīng hóng] | 拉弓發箭聲。 |
甲絣 | [jiǎ bīng] | 用以系結鎧甲部件使之成為整體的繩。 |
絣把 | [bīng bǎ] | 見“絣扒”。 |
絣扒 | [bīng bā] | 亦作“絣把”。剝去衣服捆綁起來。絣,通“繃”。 |
腳絣 | [jiǎo bīng] | 猶裹腿。纏在腿上的布條。 |
腿絣 | [tuǐ bīng] | 見“腿繃”。 |
絣扒吊拷 | [bīng bā diào kǎo] | 謂剝衣捆綁,酷刑吊打。 |
吊拷絣把 | [diào kǎo bīng bǎ] | 亦作“吊拷絣把”。捆綁起來吊打。 |
【絣】的近義詞,【絣】的反義詞
絣的近義詞:查無絣的近義詞
絣的反義詞:查無絣的近義詞
【絣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絣】同音的字
絣同音的字:暫無同音字
2、與【絣】同部首的字
絣同部首的字:緉,縟,繱,繧,纚,縘,?,絈,縐,綺,繮,緮
3、與【絣】同筆畫的字
絣同筆畫的字:?,詞,喱,鈟,韓,喜,?,?,?,湹,?,?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