愧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愧新華字典,愧康熙字典,愧中華字典,愧國語詞典,愧漢語字典。
【愧】的注音
繁體愧 注音ㄎㄨㄟˋ、 筆畫12
簡體愧 拼音kuì 部首忄
愧字五行木 愧字結構左右 愧字五筆NRQC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6127 倉頡編碼phui 鄭碼編碼unj
四角編碼96013 愧字電碼1951 愧字區位3202
愧
【愧】的國語詞典
愧:ㄎㄨㄟˋ kuì
動
因理虧或做錯事,而感到難為情。
如:「慚愧」、「愧不敢當」。
唐·杜甫〈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〉詩:「所愧為人父,無食致夭折?!?/p>
明·宋濂〈秦士錄〉:「兩生素負多才藝,聞弼言,大愧,下樓足不得成步。」
辱人而使之感到羞慚。
《禮記·表記》:「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,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。」
《后漢書·卷二四·馬援傳》:「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?!?/p>
辜負、對不起。
清·方苞〈左忠毅公軼事〉:「吾上恐負朝廷,下恐愧吾師也?!?/p>
形
羞慚。
如:「面有愧色」。
【愧】的基本含義
慚愧:羞愧。問心無愧。愧不敢當(感到慚愧,承當不起)。
【愧】的網絡含義
愧,一般指因有缺點﹑錯誤或未能盡責等而感到不安或羞恥。
【愧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愧疚 | [kuì jiù] | 慚愧不安:~的心情。內心深感~。 |
愧色 | [kuì sè] | 羞愧的臉色:毫無~。 |
羞愧 | [xiū kuì] | 感到羞恥和慚愧:~難言。 |
無愧 | [wú kuì] | 沒有什么可以慚愧的地方:問心~。當之~。 |
感愧 | [gǎn kuì] | 既感激又慚愧:~交加。 |
抱愧 | [bào kuì] | 心中有愧:在你困難的時候沒能盡力,實在~。 |
愧悔 | [kuì huǐ] | 羞愧悔恨:~不及。提起這些事,~難言。 |
愧恨 | [kuì hèn] | 因羞愧而自恨:他明白了自己的不對,內心深自~。 |
愧痛 | [kuì tòng] | 因羞愧而感到痛苦:臉上流露出~的表情。 |
愧汗 | [kuì hàn] | 因羞愧而流汗,形容羞愧到了極點:憶及往事,不勝~。 |
不愧 | [bù kuì] | 當之無愧;當得起(多跟“為”或“是”連用):鄭成功~為一位民族英雄。 |
愧怍 | [kuì zuò] | 慚愧。怍(zuò)。 |
愧謝 | [kuì xiè] | 謂對他人給予的照顧感到慚愧,并示感謝。 |
愧惕 | [kuì tì] | 羞慚而知所戒懼。 |
愧荷 | [kuì hé] | 猶感荷。謂受惠承情而感愧不安。唐 裴铏《傳奇·孫恪》:“﹝女﹞指青衣謂 恪 曰:‘少有所須,但告此輩?!?愧荷而已?!彼?蘇軾《答孫志康書》:“故因循至今,遂辱專使,手書累幅,愧荷深矣?!鼻?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羅... |
愧惶 | [kuì huáng] | 羞慚不安。 |
愧灼 | [kuì zhuó] | 謂因羞慚而臉上發燙。極言慚愧之意。 |
愧赧 | [kuì nǎn] | 羞愧臉紅。 |
崩愧 | [bēng kuì] | 痛心慚愧。 |
愧畏 | [kuì wèi] | 慚愧和畏懼。語出《詩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不愧于人,不畏于天?!蹦铣?梁 沉約《彈王源》:“明目腆顏,曾無愧畏?!碧?孫樵《刻武侯碑陰》:“洎受社稷寄,擅刑賞柄,曾心不愧畏?!?/td> |
【愧】的近義詞,【愧】的反義詞
愧的近義詞:查無愧的近義詞
愧的反義詞:查無愧的近義詞
【愧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愧】同音的字
愧同音的字:?(kui4),蕢(kui4),?(kui4),匱(kui4),潰(kui4),潰(kui4),?(kui4),?(kui4),?(kui4),?(kui4),瞶(kui4),簣(kui4)
2、與【愧】同部首的字
愧同部首的字:悵,?,憐,愹,忋,悇,愺,懪,憂,?,愾,愖
3、與【愧】同筆畫的字
愧同筆畫的字:禇,啻,?,?,?,腅,椉,鈈,渟,焦,鈓,?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