偽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偽新華字典,偽康熙字典,偽中華字典,偽國語詞典,偽漢語字典。
【偽】的注音
繁體僞 注音ㄨㄟˇ、 筆畫6
簡體偽 拼音wěi 部首亻
偽字五行木 偽字結構左右 偽字五筆WYLY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4F2A 倉頡編碼oiks 鄭碼編碼nuys
四角編碼24227 偽字電碼298 偽字區位4617
【偽】的國語詞典
〈形〉
虛假;不真實
作偽主以行。——《禮記·曾子問》
道惡乎隱而有真偽?——《莊子·齊物論》
寄偽兒啼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區寄傳》
古書之正偽。——唐· 韓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偽為屋券。——明· 崔銑《記王忠肅公翱三事》
家藏偽章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又如:偽言(虛假的言論);偽名(假名);偽行(虛假的行為);偽命(虛假的命令);偽辭(虛假的言辭);偽態(虛偽的態度);偽意(虛假的心意);偽戾(詐偽乖戾);偽俗(詐偽的風氣)
非法;非正統
且臣少事偽朝。——晉· 李密《陳情表》
又如:偽政府;偽組織;偽庭(偽朝);偽師(僭偽、非正統政權的軍隊);偽國(僭偽之國);偽朝( 偽、非正統的王朝)
【偽】的基本含義
1.有意做作掩蓋本來面貌的;虛假(跟“真”相對):偽裝。偽造。作偽。偽鈔。去偽存真。
2.不合法的;竊取政權、不為人民所擁護的:偽政權。偽軍。偽組織。
【偽】的網絡含義
"偽"意思有意做掩蓋本來面貌的或虛假(跟‘真’相對)。也表示不合法的;竊取政權,不為人民擁護的,例如:偽政權,偽軍,偽組織。
【偽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虛偽 | [xū wěi] | 不真實;不實在;做假:這個人太~。他對人實在,沒有一點兒~。 |
偽造 | [wěi zào] | 假造:~證件。~歷史。 |
偽鈔 | [wěi chāo] | 假造的鈔票。 |
偽善 | [wěi shàn] | 偽裝的善良;虛假的慈善:~者。~的面孔。 |
偽證 | [wěi zhèng] | 假造的證據,指案件進行偵查或審理中,證人、鑒定人、記錄人或翻譯人故意做出的虛假證明、鑒定和翻譯。 |
偽劣 | [wěi liè] | 屬性詞。冒牌的、質量低劣的:~商品。~書畫。 |
敵偽 | [dí wěi] | 指我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、漢奸及其政權:~時期。沒收~財產。 |
偽作 | [wěi zuò] | 1.假托別人名義寫作詩文或制作藝術品。 |
淺偽 | [qiǎn wěi] | 謂內容膚淺而不可靠。 |
行偽 | [xíng wěi] | 1.見“行為”。 |
偽意 | [wěi yì] | 虛假的心意。 |
奸偽 | [jiān wěi] | 1.亦作“姧偽”。亦作“奸偽”。亦作“姧為”。 |
偽繆 | [wěi miù] | 見“偽謬”。 |
百偽 | [bǎi wěi] | 各種詐偽。《新唐書·劉蕡傳》:“廣立本之大業,崇建中之盛德,安有三代循環之弊,百偽滋熾之漸乎?”金 元好問《飲酒》詩之二:“去古日以遠,百偽無一真。” |
偽客 | [wěi kè] | 行為詭詐的食客。 |
偽端 | [wěi duān] | 詐偽的事端。 |
偽撰 | [wěi zhuàn] | 偽造杜撰,指偽造的作品。 |
酢偽 | [cù wěi] | 欺詐。酢,通“詐”。 |
篡偽 | [cuàn wěi] | 猶篡奪。《后漢書·張純傳》:“遭值篡偽,多亡爵土。” |
遂偽 | [suì wěi] | 飾偽,作假。 |
【偽】的近義詞,【偽】的反義詞
偽的近義詞:假
偽的反義詞:假
【偽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偽】同音的字
偽同音的字:痿(wei3),?(wei3),浘(wei3),?(wei3),委(wei3),僞(wei3),?(wei3),薳(wei3),頠(wei3),韡(wei3),?(wei3),磈(wei3)
2、與【偽】同部首的字
偽同部首的字:償,侇,仆,佱,
3、與【偽】同筆畫的字
偽同筆畫的字:衣,屹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