蓋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蓋新華字典,蓋康熙字典,蓋中華字典,蓋國語詞典,蓋漢語字典。
【蓋】的注音
繁體蓋 注音ㄍㄞˋ、ㄍㄜˇ、ㄏㄜˊ、 筆畫13
簡體蓋 拼音gài、gě、hé、hài 部首艸
蓋字五行無 蓋字結(jié)構(gòu)上下 蓋字五筆AFCL
統(tǒng)一編碼基本區(qū) U+84CB 倉頡編碼tgit 鄭碼編碼ebzl
四角編碼44102 蓋字電碼5556 蓋字區(qū)位無
【蓋】的國語詞典
蓋:ㄍㄞˋ gài
名
茅草。
《說文解字·艸部》:「蓋,苫也。」
《左傳·襄公十四年》:「乃祖吾離被苫蓋,蒙荊棘,以來歸我先君。」
有覆蓋功能的東西。
如:「鍋蓋」、「鋪蓋」、「冠蓋相望」。
《孔子家語·卷二·致思》:「孔子將行,雨而無蓋。」
動
覆蓋、遮蔽。
如:「蓋被子」。
《淮南子·說林》:「日月欲明,而浮云蓋之。」
加上去、加在上面。
如:「蓋章」、「蓋手印」、「蓋郵戳」。
超越。
如:「英雄蓋世」。
《史記·卷六·秦始皇本紀》:「功蓋五帝,澤及牛馬。」
搭建、構(gòu)筑。
如:「蓋房子」、「蓋停車場」。
吹牛、胡扯。
如:「少蓋了!」
《朱子語類·卷三九·論語·先進篇上》:「這是大賢以上,圣人之事,他便把來蓋人,其疏曠多如此。」
副
大概。
《論語·里仁》:「蓋有之矣,我未之見也。」
連
發(fā)語詞,提起下文,無義。
《史記·卷一○·教本紀》:「蓋天下萬物之萌生,靡不有死。」
乃是、實在是。
《孝經(jīng)·天子章》:「蓋天子之孝也。」
《史記·卷四七·孔子世家》:「孔子母死,乃殯五父之衢,蓋其慎也。」
蓋:ㄏㄜˊ hé
副
豈、為何。
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一》:「人生世上,勢位富厚,蓋可忽乎哉!」
同「盍 」。
何不。
《禮記·檀弓上》:「公子重耳謂之曰:『子蓋言子之志于公乎?』」
同「盍 」。
蓋:ㄍㄜˇ gě
名
地名。戰(zhàn)國時齊邑,漢置蓋縣,北齊廢。故城約位于今大陸地區(qū)山東省沂水縣西北。
姓。如漢代有蓋寬饒。
【蓋】的基本含義
1.即苫。用白茅編成的覆蓋物。
2.遮陽障雨的用具。指車篷或傘蓋。
3.器物上部有遮蓋作用的東西。
4.指動物背部的甲殼:烏龜蓋兒。
5.一種整地的農(nóng)具。
6.遮蓋;覆蓋。
7.引申為概括。
8.建造。
9.借指房屋。
10.崇尚。
11.加在上面。打上印。
12.超過;勝過。
13.副詞。大概,大概是;恐怕。
14.連詞。承接上文,表示原因或理由。
15.語氣詞。多用於句首。
1.古地名。
2.姓。
1.通“盍”。何不。
2.通“盍”。何。
3.通“闔”。門扇。
通“害”。危害。
【蓋】的網(wǎng)絡(luò)含義
未檢索到蓋字的網(wǎng)絡(luò)釋義。
【蓋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風蓋 | [fēng gài] | 指荷葉。北周 庾信《賦得荷》:“秋衣行欲製,風蓋漸應欹。”宋 朱熹《圭父為彥集置酒白蓮沼上彥集有詩因次其韻呈坐上諸友》:“共憐的皪水花浄,并倚離披風蓋涼。” |
【蓋】的近義詞,【蓋】的反義詞
蓋的近義詞:查無蓋的近義詞
蓋的反義詞:查無蓋的近義詞
【蓋】的相關(guān)字
1、與【蓋】同音的字
蓋同音的字:戤(gai4),摡(gai4),乢(gai4),鈣(gai4),槩(gai4),杚(gai4),匃(gai4),瓂(gai4),葢(gai4),漑(gai4),?(gai4),鈣(gai4),鲄(ge3),舸(ge3),笴(ge3),
2、與【蓋】同部首的字
蓋同部首的字:薈,藺,蒡,蘄,荂,菪,?,蔣,蒔,蘞,?,蘶
3、與【蓋】同筆畫的字
蓋同筆畫的字:暫無同筆畫字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