碑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碑新華字典,碑康熙字典,碑中華字典,碑國語詞典,碑漢語字典。
【碑】的注音
繁體碑 注音ㄅㄟ、 筆畫13
簡體碑 拼音bēi 部首石
碑字五行土 碑字結構左右 碑字五筆DRTF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7891 倉頡編碼mrhwj 鄭碼編碼gned
四角編碼16640 碑字電碼4301 碑字區位1714
【碑】的國語詞典
碑:ㄅㄟ bēi
名
豎起來的大石塊或木柱。古代用來觀測日影、拴綁牲口、引棺入穴等。上或有穿孔。
《說文解字·石部》:「碑,豎石也。」
清·段玉裁·注:「《聘禮》鄭注曰:『宮必有碑,所以識日景,引陰陽也;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;其材,宮廟以石,窆用木。』」
刻上文字或圖案的石塊,豎立起來作為標志,或紀念之用。
如:「界碑」、「里程碑」、「紀念碑」。
文體名。刻在石上的文詞,用以頌揚功德,或記載死者的行誼等。
如:「北魏嵩高靈廟碑」、「東魏敬史君碑」。
碑刻的書法資料。指將碑的正面(碑陽)?、背面(碑陰)?、兩旁(碑側)?、上頭(碑額)?、下座(碑趺)?上面的文字搨摹下來,以供書法臨寫。
如:「禮器碑」、「曹全碑」、「北魏張猛龍碑」。
【碑】的基本含義
刻著文字或圖畫,豎立起來作為紀念物或標記的石頭:界碑。墓碑。里程碑。紀念碑。立了一塊碑。
【碑】的網絡含義
◎ 刻上文字紀念事業、功勛或作為標記的石頭:石~。豐~。墓~。口~。~文。~碣。~刻(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圖畫)。~拓(tà )。~帖。~林。里程~(a.設于道路旁邊用以記載里數的標志;b.喻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可以作為象征或標志的大事)。有口皆~。
【碑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碑刻 | [bēi kè] | 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圖畫:拓印~。 |
豐碑 | [fēng bēi] | 高大的石碑,比喻不朽的杰作或偉大的功績:歷史的~。 |
碑文 | [bēi wén] | 刻在碑上的文字;準備刻在碑上的或從碑上抄錄、拓印的文字。 |
口碑 | [kǒu bēi] | 比喻群眾口頭上的稱頌(稱頌的文字有很多是刻在碑上的),有時也指群眾口頭上的評價:~載道。~欠佳。 |
墓碑 | [mù bēi] | 立在墳墓前面或后面的石碑,上面刻有關于死者姓名、事跡等的文字。 |
魏碑 | [wèi bēi] | 北魏時代的碑銘造像題記等石刻文字。書法筆力遒勁,結構謹嚴,多具有漢隸筆意,以《鄭文公碑》《張猛龍碑》《龍門造像題記》等最為有名。 |
碑拓 | [bēi tà] | 碑刻的拓本。 |
碑林 | [bēi lín] | 藏有眾多石碑的地方。西安碑林在陜西西安市內,創建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),內藏漢魏至近代的各種石刻一千幾百方。現為陜西省博物館的一部分。 |
碑首 | [bēi shǒu] | 碑額。 |
碑碣 | [bēi jié] | 古代把長方形的碑石稱碑,圓頂形的稱碣。后多不分,碑碣成為各種形制的碑石的統稱。 |
碑陰 | [bēi yīn] | 碑的背面。 |
碑座 | [bēi zuò] | 碑下邊的底座。 |
碑額 | [bēi é] | 碑的上端。也叫碑首或碑頭。 |
碑志 | [bēi zhì] | 碑記。 |
碑帖 | [bēi tiè] | 石刻、木刻文字的拓本或印本,多供欣賞或習字時臨摹用。 |
秦碑 | [qín bēi] | 指 秦始皇 所建的石碑。 |
黨碑 | [dǎng bēi] | 即黨人碑。 |
戒碑 | [jiè bēi] | 即戒石。 |
碑趺 | [bēi fū] | 碑座。 |
撰碑 | [zhuàn bēi] | 撰寫碑文。 |
【碑】的近義詞,【碑】的反義詞
碑的近義詞:查無碑的近義詞
碑的反義詞:查無碑的近義詞
【碑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碑】同音的字
碑同音的字:背(bei1),柸(bei1),
2、與【碑】同部首的字
碑同部首的字:砅,?,?,砃,礩,磺,磎,礙,砋,?,砊,硹
3、與【碑】同筆畫的字
碑同筆畫的字:?,腭,鈶,?,潷,蹕,酩,?,蒵,蒓,?,瑅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