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亦新華字典,亦康熙字典,亦中華字典,亦國語詞典,亦漢語字典。
【亦】的注音
繁體亦 注音ㄧˋ、 筆畫6
簡體亦 拼音yì 部首亠
亦字五行土 亦字結構單一 亦字五筆YOU
統(tǒng)一編碼基本區(qū) U+4EA6 倉頡編碼ylnc 鄭碼編碼sno
四角編碼230 亦字電碼76 亦字區(qū)位5064
【亦】的國語詞典
亦:ㄧˋ yì
副
相當于「也」、「也是」。
如:「人云亦云」。
《論語·公冶長》:「左丘明恥之,丘亦恥之。」
唐·李商隱〈無題〉詩:「相見時難別亦難,東風無力百花殘。」
相當于「又」。
《左傳·文公七年》:「先君何罪?其嗣亦何罪?」
唐·杜甫〈羌村〉詩三首之一:「鄰人滿墻頭,感嘆亦歔欷。」
只是、不過。
《戰(zhàn)國策·齊策四》:「王亦不好士也,何患無士?」
唐·杜甫〈蒹葭〉詩:「江湖后搖落,亦恐歲蹉跎。」
已經(jīng)。
《文選·王康琚·反招隱詩》:「昔在太平時,亦有巢居子;今雖盛明世,能無中林士?」
唐·杜甫〈獨立〉詩:「草露亦多濕,蛛絲亦未收。」
連
雖然。
唐·杜甫〈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〉:「畫師亦無數(shù),好手不可遇。」
宋·歐陽修〈玉樓春·蝶飛芳草花飛路〉詞:「紅蓮綠芰亦芳菲,不奈金風兼玉露。」
助
位于句首或句中,無義。
《書經(jīng)·盤庚上》:「予亦拙謀,作乃逸。」
《詩經(jīng)·召南·草蟲》:「亦既見止,亦既覯止,我心則降。」
名
姓。如明代有亦孔昭。
【亦】的基本含義
1.也(表示同樣);也是:反之亦然。人云亦云。
2.姓。
【亦】的網(wǎng)絡含義
亦,多用在副詞,表示同樣、也、又、不過的意思。也可表示加強或委婉的語氣,如“學而時習之,不~說乎?”,在古文中經(jīng)常見到亦字。
【亦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亦何 | [yì hé] | 何其;多么。 |
抑亦 | [yì yì] | 副詞,表示推測,可譯為也許、或許。 |
亦乃 | [yì nǎi] | 同樣是。 |
亦已 | [yì yǐ] | 亦:多用在副詞,表示同樣、也、又、不過的意思。已:太——表示程度。又太。 |
亦安 | [yì ān] | 又怎么能? |
亦奚 | [yì xī] | 又有什么。 |
而亦 | [ér yì] | 連詞。表示承接。《論語·子張》:“夫子焉不學?而亦何常師之有?”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:“公即位,受盟于 晉,會 晉 伐 齊。衛(wèi) 人不行使于 楚,而亦受盟于 晉,從於伐 齊。” |
亦世 | [yì shì] | 奕世,累世。 |
亦然 | [yì rán] | 也是這樣。 |
無亦 | [wú yì] | 同不亦。表示委婉的反問,可譯為不是、豈是。 |
亦在 | [yì zài] | 也在于。 |
亦如 | [yì rú] | 也像。 |
亦發(fā) | [yì fā] | 干脆。 |
亦同 | [yì tóng] | 也一樣。 |
不亦 | [bù yì] | 副詞,表示委婉的反問,用在謂語的前面,句末有語氣詞同它配合。 |
亦且 | [yì qiě] | 又,而且。 |
亦前 | [yì qián] | 以前。 |
亦若 | [yì ruò] | 也像。亦:同樣、也、又、不過。若:如此,這樣。如同;像。 |
亦爾 | [yì ěr] | 不過罷了。 |
亦無 | [yì wú] | 同樣沒有。亦:同樣、也、又、不過。無:沒有,與“有”相對。 |
【亦】的近義詞,【亦】的反義詞
亦的近義詞:查無亦的近義詞
亦的反義詞:查無亦的近義詞
【亦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亦】同音的字
亦同音的字:翳(yi4),羿(yi4),燚(yi4),鐿(yi4),囈(yi4),?(yi4),懌(yi4),鈠(yi4),瘞(yi4),?(yi4),艾(yi4),悥(yi4)
2、與【亦】同部首的字
亦同部首的字:暫無同部首字
3、與【亦】同筆畫的字
亦同筆畫的字:卋,舛,守,?,佢,攷,朽,圮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