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并新華字典,并康熙字典,并中華字典,并國語詞典,并漢語字典。
【并】的注音
繁體并 注音ㄅㄧㄥˋ、ㄅㄧㄥ、 筆畫6
簡體并 拼音bìng、bīng 部首丷
并字五行水 并字結構上下 并字五筆UAJ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5E76 倉頡編碼tt 鄭碼編碼uae
四角編碼80441 并字電碼1629 并字區位1802
【并】的國語詞典
并:ㄅㄧㄥˋ bìng
動
合。
《文選·曹冏·六代論》:「自此之后,轉相攻伐,吳并于越,晉分為三魯,滅于楚,鄭兼于韓。」
通「并」。
兼有。
《文選·陸機·謝平原內史表》:「非臣毀宗,夷族所能上報,喜懼參并,悲慚哽結。」
《文選·謝靈運·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》:「天下良辰美景,賞心樂事,四者難并。」
副
一齊。
《戰國策·燕策二》:「(蚌、鷸)?兩者不肯相舍,漁者得而并禽之。」
《文選·左思·吳都賦》:「蓋象琴筑并奏,笙竽俱唱。」
通「并」。
用于否定詞之前,以加強否定語氣,帶有反駁的意味。
如:「你以為他笨,我并不認為如此。」
通「并」。
連
而且。
如:「我支持這項決定,并加以宣導。」
通「并」。
并:ㄅㄧㄥ bīng
名
參見「并州 」條。
大陸地區山西省太原市的別稱。
【并】的基本含義
1.合在一起:歸并。合并。把三個組并成兩個。
2.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平排著:并蒂蓮。我們手挽著手,肩并著肩。
3.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時存在,不同的事情同時進行:兩說并存。相提并論。
4.用在否定詞前面加強否定的語氣,略帶反駁的意味:你以為他糊涂,其實他并不糊涂。所謂團結并非一團和氣。
5.并且:我完全同意并擁護領導的決定。
6.用法跟“連”相同(常跟“而”、“亦”呼應):并此而不知。并此淺近原理亦不能明。
山西太原的別稱。
【并】的網絡含義
并,bing,倂,隷作并。并bìng,同 并(bìng)。漢字“并”,讀音有bìng、bīng。常用意思為合在一起,一齊,并排著。有動詞、副詞、連詞等的性質。讀作bīng時為山西省太原市的簡稱。在圍棋上也可以指在原有棋子同一線上緊挨著下子。
【并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并且 | [bìng qiě] | 1.用于連接并列的動詞或形容詞等,表示幾個動作同時進行或幾種性質同時存在:聰明、機智~勇敢。會上熱烈討論~一致通過了這個生產計劃。 |
并列 | [bìng liè] | 并排平列,不分主次:這是~的兩個分句。比賽結果兩人~第三名。 |
合并 | [hé bìng] | 1.結合到一起:~機構。這三個提議~討論。 |
吞并 | [tūn bìng] | 侵占土地、財物,據為己有。 |
一并 | [yī bìng] | 表示合在一起:~辦理。~報銷。 |
并線 | [bìng xiàn] |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從所行駛的車道駛向并行的鄰接車道:~行駛。 |
并案 | [bìng àn] | 將若干起有關聯的案件合并(辦理):~偵查。 |
裁并 | [cái bìng] | 裁減合并(機構)。 |
并肩 | [bìng jiān] | 1.肩挨著肩:他們~在河邊散步。 |
并吞 | [bìng tūn] | 把別國的領土或別人的產業強行并入自己的范圍內。 |
歸并 | [guī bìng] | 1.把這個并到那個里頭;并入:撤銷第三組,把人~到第一組和第二組。 |
并舉 | [bìng jǔ] | 不分先后,同時舉辦:工農業~。 |
并行 | [bìng xíng] | 1.并排行走:攜手~。 |
并進 | [bìng jìn] | 不分先后,同時進行:齊頭~。 |
并重 | [bìng zhòng] | 同等重視:預防和治療~。 |
兼并 | [jiān bìng] | 1.侵占、并吞(土地、產業等)。 |
并用 | [bìng yòng] | 同時使用:手腳~。多種手段~。 |
并聯 | [bìng lián] | 把各個元件并列接在電路兩端的聯接方法。特點是各個并聯部分兩端的電壓都相等。一般用的照明電路,各盞電燈都是并聯的。與“串聯”相對。 |
并發 | [bìng fā] | 由正在患的某種病引起(另一種病):~癥。~肺炎。 |
并力 | [bìng lì] | 一起出力:~堅守。 |
【并】的近義詞,【并】的反義詞
并的近義詞:查無并的近義詞
并的反義詞:查無并的近義詞
【并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并】同音的字
并同音的字:?(bing4),倂(bing4),庰(bing4),偋(bing4),病(bing4),鮩(bing4),傡(bing4),?(bing4),
2、與【并】同部首的字
并同部首的字:干,幷,幹,幸,年,平,幵
3、與【并】同筆畫的字
并同筆畫的字:伖,迅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