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像新華字典,像康熙字典,像中華字典,像國語詞典,像漢語字典。
【像】的注音
繁體像 注音ㄒㄧㄤˋ、 筆畫13
簡體像 拼音xiàng 部首亻
像字五行金 像字結構左右 像字五筆WQJE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50CF 倉頡編碼onao 鄭碼編碼nrjg
四角編碼27232 像字電碼288 像字區位4781
【像】的國語詞典
像:ㄒㄧㄤˋ xiàng
名
形貌、模樣。
《淮南子·主術》:「此皆有充于內而成像于外。」
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 ·第一本·第四折》:「外像兒風流,青春年少;內性兒聰明,冠世才學。」
人物的圖畫或雕塑。
如:「人像」、「畫像」、「雕像」。
動
相似。
如:「他的眼睛像父親。」
漢·王充《論衡·非韓》:「作為操止,像類賢行,以取升進。」
如、比如,推測或譬喻之詞。
如:「像他這樣的人,并不可靠。」、「像今天的事,就是最好的例子。」
【像】的基本含義
1.比照人物制成的形象:畫像。塑像。肖像。
2.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、球面鏡、透鏡、棱鏡等反射或折射后所形成的與原物相似的圖景。分為實像和虛像。
3.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點:他的面貌像他哥哥。
4.好像:像要下雨了。
5.比如:像大熊貓這樣的珍稀動物,要加以保護。
6.姓。
【像】的網絡含義
(形聲。從人,從象,象亦聲。本義:相貌相似)
【像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圖像 | [tú xiàng] | 1.畫成的形象。 |
頭像 | [tóu xiàng] | 肩部以上的人像。 |
石像 | [shí xiàng] | 石雕的人像。《南史·阮孝緒傳》:“末年蔬食斷酒,其恒供養石像先有損壞,心欲補之,罄心敬禮,經一晝夜忽然完復。”《法苑珠林》卷二十:“宋 世所獲二石像,立高七尺,銘其背上,一名 維衛佛,二名 迦葉佛,莫識年代而字分明... |
畫像 | [huà xiàng] | 1.畫人像:給他畫個像。 |
神像 | [shén xiàng] | 1.神佛的圖像、塑像。 |
攝像 | [shè xiàng] | 用攝像機拍攝實物影像:~師。 |
肖像 | [xiào xiàng] | 以某一個人為主體的畫像或相片(多指沒有風景陪襯的大幅相片)。 |
像樣 | [xiàng yàng] | 有一定的水平;夠一定的標準:字寫得挺~。也說像樣子。 |
蠟像 | [là xiàng] | 用蠟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:~館。 |
音像 | [yīn xiàng] | 錄音和錄像的合稱:~制品。~教材。 |
佛像 | [fó xiàng] | 1.佛陀的像。 |
想像 | [xiǎng xiàng] | 同“想象”。 |
影像 | [yǐng xiàng] | 1.肖像;畫像。 |
人像 | [rén xiàng] | 刻畫人體或相貌的繪畫、雕塑、攝影等藝術品。 |
像章 | [xiàng zhāng] | 用金屬、塑料等制成的帶有人像的紀念章。 |
雕像 | [diāo xiàng] | 雕刻的人像,有時也包括動物的形象。 |
繡像 | [xiù xiàng] | 1.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線刺繡成的人物像。 |
實像 | [shí xiàng] | 物體發出的光線經凹面鏡、凸透鏡反射或折射后會聚而形成的影像叫做實像。實像可以顯現在屏幕上,能使照相底片感光。光源在主焦點以外時才能產生實像,攝影和放映電影都必須利用實像。 |
錄像 | [lù xiàng] | 1.用光學、電磁等方法把圖像和伴音信號記錄下來:~機。當時的場面都錄了像。 |
偶像 | [ǒu xiàng] | 原指宗教或迷信的人敬奉的用泥、木頭雕塑出來的神像,后泛指盲目崇拜的對象。 |
【像】的近義詞,【像】的反義詞
像的近義詞:查無像的近義詞
像的反義詞:查無像的近義詞
【像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像】同音的字
像同音的字:銗(xiang4),姠(xiang4),相(xiang4),閧(xiang4),缿(xiang4),衖(xiang4),?(xiang4),嶑(xiang4),巷(xiang4),?(xiang4),潒(xiang4),?(xiang4)
2、與【像】同部首的字
像同部首的字:暫無同部首字
3、與【像】同筆畫的字
像同筆畫的字:縉,鍺,鱸,喍,噯,傴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