闕的注音

              本文為您提供國語詞典中闕字的繁體、注音及國語詞典中的解釋和含義,包括基本解釋及含義,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及含義,闕字的組詞及含義解釋,闕字的近義詞及反義詞,闕的同音字,闕的同部首字,闕的同筆畫字等。

              闕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闕新華字典闕康熙字典闕中華字典闕國語詞典闕漢語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闕】的注音

              繁體注音ㄑㄩㄝ、ㄑㄩㄝˋ、 筆畫13

              簡體拼音quē、què 部首

              闕字五行闕字結(jié)構(gòu)上三包圍 闕字五筆UUBW

              統(tǒng)一編碼基本區(qū) U+9619 倉頡編碼lstuo 鄭碼編碼tlzr

              四角編碼37482 闕字電碼7067 闕字區(qū)位6758

              【闕】的國語詞典

              1. 闕 [jué]2. 闕 [què]3. 闕 [quē]

              闕 [jué]

              〈動〉

              去除

              以待會而考之,亡者闕之。——《周禮》

              挖掘

              若闕地及泉。——《左傳》

              毀傷 。

              如:闕翦(削弱,毀壞)

              另見 quē;què

              闕 [què]

              〈名〉

              (形聲。本義:古代宮殿、祠廟或陵墓前的高臺,通常左右各一,臺上起樓觀。二闕之間有道路)

              同本義

              闕,門觀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徐鍇曰:“以其闕然為道,謂之闕。以其上可遠(yuǎn)觀,謂之觀。”

              挑兮達(dá)兮,在城闕兮。——《詩·鄭風(fēng)·子衿》

              蕭丞相營作未央宮,立東闕、北闕、前殿、武庫、太倉。——《史記·高祖紀(jì)》

              伏闕上平黎策。——清· 張廷玉《明史》

              又如:城闕(城門兩邊的瞭望臺);闕竦(高聳如闕門);闕下(宮闕之下)

              宮門的代稱 。

              如:闕下(帝王的宮闕之下。借指朝廷);闕門(宮門。位于兩觀之間)

              石闕。神廟、墳?zāi)怪捌隽⒌氖?

              音塵絕,西風(fēng)殘照,漢家陵闕。—— 唐· 李白《憶秦娥》

              又如:太室闕;高頤闕

              宮殿 。

              如:闕庭(宮庭);宮闕(金闕。宮殿。也作天闕);闕掖(宮廷)

              帝王居地的統(tǒng)稱

              詣闕止書,書久不報。——《漢書·朱買臣傳》

              另見 quē;jué

              闕 [quē]

              〈名〉

              缺點(diǎn);錯誤

              次之又不能拾遺補(bǔ)闕。——漢· 司馬遷《報任少卿書》

              裨補(bǔ)闕洞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
              又如:闕敗(因失誤而把事情搞糟);闕政(有毛病的政治措施);闕失(失誤;錯誤)

              豁口,空缺

              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(bǔ)其闕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

              自三峽七百里中,兩岸連山,略無闕處。——《水經(jīng)注》

              又如:闕陷(凹陷)

              指待補(bǔ)的官額。即缺額 。

              如:闕車(古代兵車的一種。用以補(bǔ)缺的戰(zhàn)車,如現(xiàn)在所謂的機(jī)動預(yù)備部隊(duì));闕簿(缺額登記冊)

              〈動〉

              削減;毀壞

              又欲闕翦我公室,傾覆我社稷。——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

              闕更減賦,盡休力役。——《漢書》

              又如:闕翦(毀壞)

              空缺;缺少。也作“缺”

              三綱之道,天地之紀(jì),毋乃有闕?——《三國演義》

              又如:闕遺(缺少;遺漏);闕少(缺少);闕遺(缺少;遺漏);闕少(缺少);闕筆(缺筆畫);闕漏(空隙);闕略(缺漏)

              欠,應(yīng)給而不給

              逃死闕稅,取于居者,一室空而四鄰亦盡。——《新唐書》

              通“掘”。挖

              若闕地及泉。——《左傳·隱公元年》

              闕為深溝。——《國語·吳語》

              〈形〉

              殘缺;不完善 。

              如:闕典(殘缺的典章制度);闕略(殘缺;不完備);闕陋(殘缺簡陋);闕焉(不完備)

              另見 jué;què

              闕

              【闕】的基本含義

              讀音:[ quē ]釋義

              1.過失;疏失:袞職有闕。

              2.同“缺”。

              讀音:[ què ]釋義

              1.古代皇宮大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,泛指帝王的住所:宮闕。伏闕(跪在宮門前)。

              2.神廟、陵墓前豎立的石雕。

              3.姓。

              【闕】的網(wǎng)絡(luò)含義

              闕,中國罕見姓氏之一,國內(nèi)主要分布于湖南、浙江,江蘇,福建,安徽,臺灣等地,海外分布于馬來西亞,印度尼西亞等,中國古代文獻(xiàn)中此字用于姓氏和外族人名譯音的情況多有記載。闕,是關(guān)于道的一個概念,也是一個關(guān)于范疇的概念,闕是一種建設(shè)在道路之上的門類示意物,用來表示由此而始,行者行將進(jìn)入一個“規(guī)定了的區(qū)域”,在今天的河北及很多地方,我們還可以看到闕的實(shí)物形態(tài),比如講一個村子的道路的并沒有門的“門樓”、進(jìn)入一個特殊區(qū)域的“牌坊”(在老北京的街道原來有很多實(shí)體),它是可以是文化的、地理的、經(jīng)濟(jì)的、政治性的、種種規(guī)范性的規(guī)范的最外最遠(yuǎn)的標(biāo)示物,比如我們身體的手指末端、我們的鼻子尖,就因此都可以被賦有了“闕”的意思。不做姓氏時,代表宮闕,城闕的意思。闕為入聲字,《廣韻》等韻書皆注為去月切,現(xiàn)存què、quē兩音,做姓氏時也有將闕姓注為quē音的,臺灣的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學(xué)術(shù)網(wǎng)絡(luò)版第四版是將之規(guī)范為què姓,大陸2012年6月出版的《現(xiàn)代漢語詞典》第6版也是如此。

              【闕】的組詞及解釋

              組詞拼音解釋
              闕如[quē rú]1.(存疑則)不說或不寫。《論語·子路》:“君子于其所不知,蓋闕如也。”
              闕疑[quē yí]把疑難問題保留下來,不作臆斷。《論語·為政》:“多聞闕疑,慎言其余,則寡尤。”
              圮闕[pǐ quē]見“圮缺”。
              芝闕[zhī quē]仙家的宮闕或借指帝王的宮闕。
              嚴(yán)闕[yán quē]莊嚴(yán)的宮殿。借指朝廷。
              闕陷[quē xiàn]1.猶凹陷。《朱子語類》卷六五:“地則便有闕陷分裂處否?”
              瑞闕[ruì quē]對皇宮之美稱。
              月闕[yuè quē]月宮。宋 蘇軾《和陶東方有一士》:“豈惟舞獨(dú)鶴,便可攝飛鸞。還將嶺茅瘴,一洗月闕寒。”趙樸初《喜春來·迎一九六○年》詞:“箭飛月闕休辭遠(yuǎn),手轉(zhuǎn)時輪永向前。”參見“月宮”。
              闕少[quē shǎo]缺少。
              帝闕[dì quē]1.皇城之門。
              斷闕[duàn quē]見“斷缺”。
              鶴闕[hè quē]猶鶴禁。
              鉅闕[jù quē]良劍名。
              曠闕[kuàng quē]1.謂失職,不稱職。前蜀 杜光庭《奏于龍興觀醮玉局札子》:“冀免曠闕,以葉敬恭。”宋 范仲淹《舉張諷李厚充青州職官狀》:“臣受國寄任,日憂曠闕。”
              牓闕[bǎng quē]張榜明示官職的缺額。宋 周煇《清波別志》卷下:“銓曹吏匿闕,與選人為市。判吏部 趙及 奏:闕至即牓之。吏部牓闕自 及,始 熙寧 間也。”《宋史·選舉志四》:“亂離以來,士大夫流徙,有徒跣而赴行在者。注授牓闕,姦弊日...
              庭闕[tíng quē]猶朝廷。庭,通“廷”。
              龍闕[lóng quē]帝王的宮闕。
              闕陋[quē lòu]殘缺簡略。
              闕殆[quē dài]不做危險的事。
              桂闕[guì quē]指月宮。

              【闕】的近義詞,【闕】的反義詞

              闕的近義詞:查無闕的近義詞

              闕的反義詞:查無闕的近義詞

              【闕】的相關(guān)字

              1、與【闕】同音的字

              闕同音的字:缺(que1),蒛(que1),闕(que1),炔(que1),蚗(que1),缼(que1),皵(que4),硞(que4),?(que4),?(que4),確(que4),闋(que4),?(que4),埆(que4),卻(que4),敠(que4),卻(que4),闕(que4)

              2、與【闕】同部首的字

              闕同部首的字:閾,阓,閿,?,闐,閌,閎,阛,闊,閆,閩,閔

              3、與【闕】同筆畫的字

              闕同筆畫的字:?,窡,楨,

              網(wǎng)友正在查“闕”的相關(guān)字典

              版權(quán)聲明: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、康熙字典、漢語字典、網(wǎng)絡(luò)等多渠道,如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站長。

             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