阪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阪新華字典,阪康熙字典,阪中華字典,阪國語詞典,阪漢語字典。
【阪】的注音
繁體阪 注音ㄅㄢˇ、 筆畫6
簡體阪 拼音bǎn 部首阝
阪字五行水 阪字結(jié)構(gòu)左右 阪字五筆BRCY
統(tǒng)一編碼基本區(qū) U+962A 倉頡編碼nlhe 鄭碼編碼ypxs
四角編碼72247 阪字電碼7090 阪字區(qū)位5870
阪
【阪】的國語詞典
阪:ㄅㄢˇ bǎn
名
山坡。
《說文解字·阜部》:「阪,坡者曰阪。」
《漢書·卷四五·蒯通傳》:「必相率而降,猶如阪上走丸也?!?/p>
唐·元稹〈當(dāng)來日大難行〉:「當(dāng)來日大難行。前有阪,后有坑?!?/p>
山腰小路。
《說文解字·阜部》:「阪,一曰山脅也?!?/p>
唐·劉長卿〈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〉:「朝辭羊腸阪,夕望貝丘郭?!?/p>
【阪】的基本含義
1.同“坂”。
2.高低不平而又瘠薄的地:阪田。
3.見〔大阪〕
【阪】的網(wǎng)絡(luò)含義
阪,中國漢字,讀作:bǎn。該字的主要字義是指崎嶇磽薄的地方,如:阪田。亦與“坂”同義。
【阪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大阪 | [dà bǎn] | 日本城市。位于本 州島西南部。人口250萬(1993年)。是日本第二大城市,重要的工商業(yè)中心和交通樞紐,又是關(guān)西文化中 心。 |
山阪 | [shān bǎn] | 亦作“山坂”。亦作“山岅”。即山坡。 |
隴阪 | [lǒng bǎn] | 1.亦作“隴坂”。即隴山。 |
長阪 | [cháng bǎn] | 亦作“長坂”。猶高坡。 |
黃阪 | [huáng bǎn] | 黃土高坡。 |
赤阪 | [chì bǎn] | 1.亦作“赤坂”。西域地名。以酷熱著稱。 |
歷阪 | [lì bǎn] | 見“歷陵”。 |
峻阪 | [jùn bǎn] | 亦作“峻坂”。陡坡。 |
阪田 | [bǎn tián] | 山坡上的田。 |
阪隰 | [bǎn xí] | 坡面與坡底。 |
陵阪 | [líng bǎn] | 山坡。《商君書·徠民》:“諸侯之士來歸義者,今使復(fù)之,三世無知軍事,秦 四竟之內(nèi)陵阪丘隰不起十年征者,於律也足以造作夫百萬?!睗h 徐干《中論·貴驗》:“相彼玄鳥,止于陵阪。”南朝 梁 何遜《七召》:“跨躡谿間,電舉... |
阪岸 | [bǎn àn] | 崖岸。 |
阪道 | [bǎn dào] | 山路。 |
阪泉 | [bǎn quán] | 古地名。相傳 黃帝 與 炎帝 戰(zhàn)于 阪泉 之野。其地所在,有三說:(1)在 山西省 陽曲縣 東北,相傳舊名 漢山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五年》:“遇 黃帝 戰(zhàn)于 阪泉 之兆?!眳㈤啞都螒c一統(tǒng)志·太原府》。(2)在今 河北... |
阪阻 | [bǎn zǔ] | 險阻。 |
盤阪 | [pán bǎn] | 迂回曲折的山坡。 |
肴阪 | [yáo bǎn] | 是古關(guān)塞名。 |
阪險 | [bǎn xiǎn] | 1.斜坡與山澤。 |
弛驥阪 | [chí jì bǎn] | 千里馬拉鹽車被伯樂發(fā)現(xiàn)的坡。比喻賢才被發(fā)現(xiàn)之所或屈才之所。 |
回溪阪 | [huí xī bǎn] | 古地名。俗名 回阬。亦省作“回谿”。即 東崤山阪。在 河南 洛寧 縣東北,長四里,寬二丈,深二丈五尺。 |
【阪】的近義詞,【阪】的反義詞
阪的近義詞:查無阪的近義詞
阪的反義詞:查無阪的近義詞
【阪】的相關(guān)字
1、與【阪】同音的字
阪同音的字:闆(ban3),粄(ban3),版(ban3),鈑(ban3),蝂(ban3),?(ban3),岅(ban3),?(ban3),坂(ban3),板(ban3),?(ban3),舨(ban3)
2、與【阪】同部首的字
阪同部首的字:鄽,那,酄,鄆,階,?,陹,隍,邳,陔,陏,?
3、與【阪】同筆畫的字
阪同筆畫的字:軍,圲,創(chuàng),?,并,自,網(wǎng),伅,芅,赱,湯,羽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