溼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溼新華字典,溼康熙字典,溼中華字典,溼國語詞典,溼漢語字典。
【溼】的注音
繁體溼 注音ㄕ、 筆畫13
簡體溼 拼音shī 部首氵
溼字五行無 溼字結構左右 溼字五筆IGXF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6EBC 倉頡編碼emvg 鄭碼編碼vazb
四角編碼31114 溼字電碼3313 溼字區位無
溼
【溼】的國語詞典
濕:ㄕ shī
形
水分多、含有水分的。
如:「把濕毛巾擰干。」
宋·姜夔〈昔游〉詩:「燎茅烘濕衣,客有見留者。」
動
沾水、沾潤。
如:「淚濕衣襟」、「全身濕透」。
名
中醫六淫之一。因濕氣過大,阻滯氣的活動而致病,流行于長夏。
如:「濕毒」、「風濕」。
【溼】的基本含義
同“濕”。
【溼】的網絡含義
拼音: shī 注音: ㄕ繁體字:溼 漢字結構:左右結構 造字法:簡體部首:氵 部首筆畫:3 總筆畫:13筆順:捺捺橫橫折折捺折折捺橫豎橫五筆86:IGXF五筆98:IGXF五行:水UniCode:U+6EBC四角號碼:31114倉頡:EMVGGBK編碼:9CE1筆順編號:4411554554121
【溼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燥溼 | [zào shī] | 1.干燥和潮濕。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賓至如歸,無寧菑患;不畏寇盜,而亦不患燥濕。”《呂氏春秋·重己》:“昔先圣王……其為宮室臺榭也,足以辟燥溼而已矣。”高誘 注:“燥謂陽炎,溼謂雨露。”唐 杜甫《秋日夔府詠懷... |
墊溼 | [diàn shī] | 低洼潮濕。唐 玄奘《大唐西域記·摩揭陀國上》:“土地墊溼,邑居高原,孟夏之后,仲秋之前,平居流水,可以泛舟。” |
沾溼 | [zhān shī] | 見“沾濕”。 |
庳溼 | [bì shī] | 低下潮濕。 |
寒溼 | [hán shī] | 亦作“寒濕”。寒冷潮濕。《素問·長刺節論》:“病在肌膚,肌膚盡痛,名曰肌痺,傷於寒濕。”《史記·扁鵲倉公列傳》:“病蟯得之於寒溼,寒溼氣宛篤不發,化為蟲。” |
雨溼 | [yǔ shī] | 見“雨濕”。 |
卑溼 | [bēi shī] | 1.地勢低下潮濕。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:“江南 卑溼,丈夫早夭。”唐 白居易《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》詩:“猶恐清光不同見,江陵 卑濕足秋陰。”清 平步青《霞外攟屑·蜚蠦即臭蟲》:“﹝臭蟲﹞大抵生於湫隘卑溼之... |
暑溼 | [shǔ shī] | 亦作“暑濕”。炎熱潮濕。《史記·大宛列傳》:“條枝 在 安息 西數千里,臨 西海,暑溼。”唐 韓愈《唐故江西觀察使韋公墓志銘》:“為瓦屋萬三千七百,為重屋四千七百,民無火憂,暑濕則乘其高。”明 唐順之《送太平守江君... |
束溼 | [shù shī] | 1.捆扎濕物。形容舊時官吏馭下苛酷急切。《漢書·酷吏傳·寧成》:“好氣,為少吏,必陵其長吏;為人上,操下急如束溼。”顏師古 注:“束溼,言其急之甚也。湮物則易束。”唐 顏真卿《朝議大夫徐府君神道碑》:“公正色謂之曰... |
薄溼溼 | [báo shī shī] | 猶言薄設設。形容單薄。元 王實甫《破窯記》第三折:“又無那暖烘烘的被臥,都是些薄溼溼的衣服。” |
【溼】的近義詞,【溼】的反義詞
溼的近義詞:潮,潤
溼的反義詞:潮,潤
【溼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溼】同音的字
溼同音的字:瑡(shi1),?(shi1),獅(shi1),?(shi1),鍦(shi1),施(shi1),蓍(shi1),鰤(shi1),釃(shi1),蒒(shi1),呞(shi1),詩(shi1)
2、與【溼】同部首的字
溼同部首的字:灤,滍,渷,?,澐,泿,沕,涎,淇,灐,溹,淿
3、與【溼】同筆畫的字
溼同筆畫的字:蛿,裔,?,煰,凗,賄,?,?,蓏,?,塎,榳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