裼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裼新華字典,裼康熙字典,裼中華字典,裼國語詞典,裼漢語字典。
【裼】的注音
繁體裼 注音ㄒㄧ、ㄊㄧˋ、 筆畫13
簡體裼 拼音tì、xī 部首衤
裼字五行火 裼字結構左右 裼字五筆PUJR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88FC 倉頡編碼laph 鄭碼編碼wtro
四角編碼36227 裼字電碼5954 裼字區位8151
裼
【裼】的國語詞典
裼:ㄊㄧˋ tì
名
包覆嬰兒的被褥。
《詩經·小雅·斯干》:「乃生女子,載寢之地,載衣之裼。」
漢·毛亨·傳:「裼,褓也。」
裼:ㄒㄧˊ xí
名
古代加在皮裘外面的長衣,相當于現在的披風。
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「雖袒裼裸裎于我側,爾焉能浼我哉!」
動
穿上長衣。
《禮記·玉藻》:「不文飾也,不裼。」
袒露,脫去上衣露出身體。
《史記·卷七○·張儀傳》:「秦人捐甲,徒裼以趨敵。」
唐·司馬貞·索隱:「裼,袒也。謂袒而見肉也。」
【裼】的基本含義
嬰兒的衣服。
脫去或敞開上衣,露出內衣或身體的一部分:袒裼。
【裼】的網絡含義
裼 [xī],脫去上衣,露出身體的一部分如袒~。或者裼 [tì],指嬰兒的包被。
【裼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袪裼 | [qū tì] | 謂緣飾袖口。裼,通“緆”。 |
偏裼 | [piān tì] | 偏袒,謂解衣袒露一臂。 |
裸裼 | [luǒ tì] | 赤身露體。 |
襢裼 | [tǎn tì] | 脫衣露體、赤膊。 |
裼衣 | [tì yī] | 古行禮時覆加在裘外之衣。也稱中衣。 |
裼裘 | [tì qiú] | 1.古行禮時,袒外衣而露裼衣,且不盡覆其裘,謂之裼裘。非盛禮時,以此為敬。 |
裼瓦 | [tì wǎ] | 《詩·小雅·斯干》 |
襁裼 | [qiǎng tì] | 即襁褓。 |
膻裼 | [shān tì] | 同“襢裼”。脫衣露體。 |
裼襲 | [tì xí] | 1.古代禮服之制:袒外衣而露裼衣,且不盡覆其裘,謂之裼;不裼,謂之襲。盛禮以襲為敬;非盛禮以裼為敬。 |
徒裼 | [tú tì] | 猶徒裎。 |
【裼】的近義詞,【裼】的反義詞
裼的近義詞:查無裼的近義詞
裼的反義詞:查無裼的近義詞
【裼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裼】同音的字
裼同音的字:兮(xi1),?(xi1),屖(xi1),舾(xi1),譆(xi1),餏(xi1),棲(xi1),?(xi1),?(xi1),羲(xi1),鑴(xi1),燨(xi1),棣(ti4),髰(ti4),悌(ti4),?(ti4),?(ti4),掦(ti4),薙(ti4),戻(ti4),?(ti4),逷(ti4),笹(ti4),涕(ti4)
2、與【裼】同部首的字
裼同部首的字:?,襰,?,裬,褵,?,襯,褬,襚,褤,褙,褾
3、與【裼】同筆畫的字
裼同筆畫的字:暫無同筆畫字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