縛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縛新華字典,縛康熙字典,縛中華字典,縛國語詞典,縛漢語字典。
【縛】的注音
繁體縛 注音ㄈㄨˋ、 筆畫13
簡體縛 拼音fù 部首纟
縛字五行水 縛字結(jié)構(gòu)左右 縛字五筆XGEF
統(tǒng)一編碼基本區(qū) U+7F1A 倉頡編碼vmibi 鄭碼編碼zfds
四角編碼23142 縛字電碼4902 縛字區(qū)位2431
【縛】的國語詞典
〈動(dòng)〉
(形聲。從糸( mì),表示與線絲或纏織等有關(guān)。尃( fū)聲。本義:捆綁)
同本義
縛,束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戰(zhàn)之明日,晉襄公縛 秦囚。——《左傳·文公二年》
主縛者亦然,不如所欲,縛時(shí)即先折筋骨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又如:縛人(捆綁人);縛綁(捆綁);縛住(捆住);縛虎(捆住猛虎。比喻征服極難征服之人);縛送(捆住押送);縛扎(捆扎)
約束;限制 。
如:縛束(裹扎);縛褲(扎緊套褲腳管,以便騎乘。泛指戎裝)
〈名〉
繩索
夜半,童自轉(zhuǎn),以縛即爐火燒絕之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區(qū)寄傳》
又如:釋縛(解縛。解繩)
量詞。用于捆起來的東西。
如:一縛書(一捆書)
【縛】的基本含義
1.捆綁:束縛。作繭自縛。手無縛雞之力。
2.姓。
【縛】的網(wǎng)絡(luò)含義
縛是形聲字,纟為形,尃為聲。“纟”指繩子。“尃”意為“展示花樣”。“糸”與“尃”聯(lián)合起來表示“花式捆綁”。本義:捆綁。
【縛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束縛 | [shù fù] | 1.捆綁。 |
綁縛 | [bǎng fù] | 捆綁:練跑步時(shí)小腿上~著沙袋。 |
系縛 | [xì fù] | 束縛。 |
白縛 | [bái fù] | 素色的紗。 |
縛送 | [fù sòng] | 捆住押送。唐 韓愈《唐故檢校尚書左仆射右龍虎統(tǒng)軍劉公墓志銘》:“少誠 吏有來犯者,捕得縛送。”《資治通鑒·齊明帝建武元年》:“二王但乘油壁車入宮,出天子置朝堂,夾輔號(hào)令;粲 等閉城門、上仗,誰敢不同!東城 人正共縛... |
縛在 | [fù zài] | 部首:纟 部外筆畫:10 總筆畫:13五筆86:XGEF 五筆98:XSFY 倉頡:VMIBI筆順編號(hào):5511251124124 四角號(hào)碼:23142 Unicode:CJK 統(tǒng)一漢字 U+7F1A基本字義1.捆... |
縛束 | [fù shù] | 1.裹扎。 |
劫縛 | [jié fù] | 猶綁架。用武力把人劫走。 |
袒縛 | [tǎn fù] | 肉袒面縛以示投降。語出《史記·宋微子世家》:“周武王 伐 紂 克 殷,微子 乃持其祭器造於軍門,肉袒面縛。”司馬貞 索隱:“面縛者,縛手于背而面向前也。” |
拘縛 | [jū fù] | 束縛;拘束。 |
纏縛 | [chán fù] | 纏繞束縛。宋 蘇轍《次韻子瞻病中贈(zèng)提刑段繹》:“宦游少娛樂,纏縛苦文案。”明 唐順之《狂歌行贈(zèng)孟中丞有涯》:“我生苦纏縛,雅志在泉石。”沈從文《燈》:“我曾經(jīng)和那些東西太相熟,因?yàn)槎际猩畹睦p縛,又太和那些世界離遠(yuǎn)了。” |
機(jī)縛 | [jī fù] | 見“機(jī)絲”。 |
縛扎 | [fù zhā] | 捆扎。 |
扎縛 | [zhā fù] | 1.捆扎;包扎。 |
縛虎 | [fù hǔ] | 捆住猛虎。亦喻征服極難征服之人。 |
幫縛 | [bāng fù] | 連綴環(huán)結(jié)。 |
縛袴 | [fù kù] | 謂扎緊套褲腳管,以便騎乘。亦泛指戎裝。 |
殺縛 | [shā fù] | 1.斬殺束縛。 |
抓縛 | [zhuā fù] | 捆扎;扎縛。 |
制縛 | [zhì fù] | 制約束縛。 |
【縛】的近義詞,【縛】的反義詞
縛的近義詞:查無縛的近義詞
縛的反義詞:查無縛的近義詞
【縛】的相關(guān)字
1、與【縛】同音的字
縛同音的字:復(fù)(fu4),蚹(fu4),?(fu4),鰒(fu4),
2、與【縛】同部首的字
縛同部首的字:絡(luò),縋,紜,縟,練,納,緡,纓,績,繾,綜,纊
3、與【縛】同筆畫的字
縛同筆畫的字:?,跡,筸,獻(xiàn),愛,?,碗,
評(píng)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