勦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勦新華字典,勦康熙字典,勦中華字典,勦國語詞典,勦漢語字典。
【勦】的注音
繁體勦 注音ㄐㄧㄠˇ、ㄔㄠ、 筆畫13
簡體勦 拼音jiǎo、chāo 部首力
勦字五行無 勦字結構左右 勦字五筆VJSL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52E6 倉頡編碼vdks 鄭碼編碼zdfy
四角編碼24927 勦字電碼531 勦字區位無
勦
【勦】的國語詞典
勦:ㄐㄧㄠˇ jiǎo
動
勞動、勞累。
《說文解字·力部》:「勦,勞也。」
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「無及于鄭而勦民,焉用之?」
《文選·張衡·東京賦》:「勦民以媮樂,忘民怨之為仇。」
討伐、滅絕。
如:「勦平」、「勦滅」。
《書經·甘誓》:「有扈氏威侮五行,怠棄三正,天用勦絕其命。」
通「剿」。
勦:ㄔㄠ chāo
動
抄襲。
《禮記·曲禮上》:「正爾容,聽必恭,毋勦說,毋雷同。」
形
矯健、敏捷。
唐·李賀〈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〉詩:「六郡無勦兒,長刀誰拭塵。」
【勦】的基本含義
同“剿”。
同“剿”。
【勦】的網絡含義
未檢索到勦字的網絡釋義。
【勦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勦辦 | [jiǎo bàn] | 使用武力鎮壓,從嚴懲辦。《花月痕》第四六回:“然后從上游分路勦辦,水陸并進,力阨賊吭。” |
勦殄 | [jiǎo tiǎn] | 消滅。唐 柳宗元《沛國漢原廟銘》:“赫矣 漢祖,播茲皇猷……勦殄霸 楚,遂荒神州。” |
勦民 | [jiǎo mín] | 猶勞民。勞擾百姓。《左傳·昭公九年》:“焉用速成,其以勦民也?無囿猶可;無民,其可乎?”漢 張衡《東京賦》:“今公子茍好勦民以媮樂,忘民怨之為仇也。” |
勦竊 | [jiǎo qiè] | 猶剽竊。清 江藩《漢學師承記·江艮庭》:“至本朝,閻、惠 兩徵君所著之書,乃能發其作偽之跡,勦竊之原。”嚴復《救亡決論》:“乃今者,當其做秀才之日,務必使之習為勦竊詭隨之事。” |
勦合 | [jiǎo hé] | 抄取匯集。明 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·四部正訛上》:“今《三墳》之首,所稱太始、太極、太易、太初、太素,皆勦合《乾坤鑿度》之文,而稍增飾之。” |
勦殺 | [jiǎo shā] | 剿除,消滅。 |
雕勦 | [diāo jiǎo] | 見“鵰剿”。 |
捕勦 | [bǔ jiǎo] | 捕捉剿除。元 高文秀《澠池會》第四折:“敗殘軍盡捕勦,擒賊首獻皇朝。” |
追勦 | [zhuī jiǎo] | 見“追剿”。 |
勦取 | [jiǎo qǔ] | 抄取。明 何良俊《四友齋叢說·經三》:“其門弟子又蹈襲其師説各立門戶。深衷厚默,勦取道學之名以為進取之捷徑。”清 姚鼐《讀<司馬法><六韜>》:“今《六韜》勦取兵家之説,附之 太公 而彌鄙陋。”清 周中孚《鄭堂札記... |
腐勦 | [fǔ jiǎo] | 輾轉抄襲,毫無新意。明 艾南英《<重刻羅文肅公集>序》:“太倉、歷下 兩生,持北地之説而又過之,持之愈堅,流弊愈廣,后生相習為腐勦,至於今而未已。” |
勦除 | [jiǎo chú] | 消滅,鏟除。《南史·文學傳·祖皓》:“意欲奉戴府君,勦除兇逆,遠近義徒,自當投赴。”《元典章·刑部三·謀叛》:“自來草賊發生處,節次勦除。”《警世通言·趙太祖千里送京娘》:“公子大叫道:‘俺是 汴京 趙大郎,自與賊... |
屠勦 | [tú jiǎo] | 誅殺剿滅。 |
勦兒 | [jiǎo ér] | 猶健兒。《樂府詩集·橫吹曲辭五·幽州馬客吟歌辭》:“懀馬常苦瘦,勦兒常苦貧。”唐 李賀《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》詩:“六郡無勦兒,長刀誰拭塵?”王琦 匯解:“勦兒,勇捷之人,猶云健兒也。” |
勦絶 | [jiǎo jué] | 消滅,滅絕。《書·甘誓》:“有扈氏 威侮五行,怠棄三正,天用勦絶其命。”孔 傳:“勦,截也;截絶,謂滅之。”晉 左思《魏都賦》:“與先世而常然,雖信險而勦絶。” |
痛勦窮追 | [tòng jiǎo qióng zhuī] | 竭盡全力剿滅追殺。 |
【勦】的近義詞,【勦】的反義詞
勦的近義詞:查無勦的近義詞
勦的反義詞:查無勦的近義詞
【勦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勦】同音的字
勦同音的字:矯(jiao3),繳(jiao3),暞(jiao3),角(jiao3),蟜(jiao3),敫(jiao3),譑(jiao3),餃(jiao3),
2、與【勦】同部首的字
勦同部首的字:劯,?,?,勧,勩,勰,劦,勃,勒,助,劶,勑
3、與【勦】同筆畫的字
勦同筆畫的字:鈴,鵲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