藺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藺新華字典,藺康熙字典,藺中華字典,藺國語詞典,藺漢語字典。
【藺】的注音
繁體藺 注音ㄌㄧㄣˋ、 筆畫14
簡體藺 拼音lìn 部首艸
藺字五行木 藺字結(jié)構(gòu)上下 藺字五筆AUWY
統(tǒng)一編碼基本區(qū) U+853A 倉頡編碼tlsg 鄭碼編碼etni
四角編碼44227 藺字電碼5677 藺字區(qū)位6194
【藺】的國語詞典
〈名〉
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,也稱馬藺 ,根莖粗,葉線形,花藍(lán)紫色。葉堅韌,可系物,又可造紙。根可制刷子
藺,莞屬,從草,閵聲。——《說文》
藺席。——《急就篇》
假借為“棱”
具藺石。——《漢書·晁錯傳》。如淳注:“城上雷石也。”
通“躪”。車輪碾壓
徒車之所藺轢。——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》
姓
【藺】的基本含義
1.見〖馬藺〗。
2.姓。
【藺】的網(wǎng)絡(luò)含義
藺,古代姓氏,出自姬姓,以地名命姓。春秋時,晉獻(xiàn)公的少子成師被封于韓(現(xiàn)在陜西省韓城市),他建立了韓國,因為他的爵位是子爵,所以又稱韓子。他的后代子孫遂以韓為姓,稱韓姓。傳到韓厥(即韓獻(xiàn)子)時,他的玄孫叫韓康,在趙國為官,得到藺(今山西柳林縣孟門,一說在陜西渭南縣西北)作為封邑,他的后代子孫遂以封邑名為姓,稱藺姓。
【藺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馬藺 | [mǎ lìn] | 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狀莖粗,葉子條形,花藍(lán)紫色。葉子富于韌性,可以用來捆東西,也可以造紙,根可制刷子,花和種子可入藥。也叫馬蓮。 |
藺舌 | [lìn shé] | 謂建樹功勛的言辭。 |
廉藺 | [lián lìn] | 戰(zhàn)國 時 趙國 的 廉頗 和 藺相如 的并稱。兩人皆為 趙 功臣。 |
慕藺 | [mù lìn] | 慕賢。 |
藺子 | [lìn zǐ] | 即 蘭子。 |
藺石 | [lìn shí] | 古代守城時用以御敵的礌石。 |
花藺 | [huā lìn] | 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在水中,根狀莖橫生,葉三棱狀條形,上部伸出水面,花淡紅色。葉子可編織涼帽,根狀莖可以吃。也叫??。 |
馬藺子 | [mǎ lìn zǐ] | 見“馬藺”。 |
久懷慕藺 | [jiǔ huái mù lìn] | 比喻想望十分殷切。 |
藺生詭奪 | [lìn shēng guǐ duó] | Lìn shēng guǐ duó,謂智取的意思。 |
【藺】的近義詞,【藺】的反義詞
藺的近義詞:查無藺的近義詞
藺的反義詞:查無藺的近義詞
【藺】的相關(guān)字
1、與【藺】同音的字
藺同音的字:?(lin4),?(lin4),賃(lin4),淋(lin4),躪(lin4),躙(lin4),橉(lin4),獜(lin4),悋(lin4),蹸(lin4),?(lin4),甐(lin4)
2、與【藺】同部首的字
藺同部首的字:英,?,?,茹,葎,菉,茜,苳,蔵,薈,?,葠
3、與【藺】同筆畫的字
藺同筆畫的字:?,鏘,?,魅,誢,認(rèn),颰,滻,犔,?,瘖,趗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