榕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榕新華字典,榕康熙字典,榕中華字典,榕國語詞典,榕漢語字典。
【榕】的注音
繁體榕 注音ㄖㄨㄥˊ、 筆畫14
簡體榕 拼音róng 部首木
榕字五行木 榕字結(jié)構(gòu)左右 榕字五筆SPWK
統(tǒng)一編碼基本區(qū) U+6995 倉頡編碼djcr 鄭碼編碼fwoj
四角編碼43968 榕字電碼2827 榕字區(qū)位7337
【榕】的國語詞典
榕:ㄖㄨㄥˊ róng
名
植物名。桑科,常綠喬木。分枝極多,覆蓋面廣。由枝出叢生氣根,狀如馬尾,長者下垂入地。葉橢圓呈倒卵形,表面深綠色。開紅花,果實(shí)圓而小,似無花果。樹皮可入藥。產(chǎn)于熱帶地區(qū)。材質(zhì)較柔軟,可制木器。園藝上常作盆栽以觀賞。繁殖容易且生長快速,常植為行道樹。
【榕】的基本含義
1.榕樹,常綠大喬木,樹干分枝多,有氣根,樹冠大,葉子橢圓形或卵形,花黃色或淡紅色,果實(shí)倒卵形,黃色或赤褐色。生長在熱帶地區(qū)。木材可制器具,葉、氣根、樹皮可入藥。
2.(Róng)福建福州的別稱。
【榕】的網(wǎng)絡(luò)含義
榕,木名。――《玉篇》一種常綠喬木 [banyan],樹干分枝多,枝上又長出許多氣生根,其向下長入土中形成一支柱,樹冠大,葉互生,橢圓形或卵形,花黃色或淡紅色,果實(shí)倒卵形,黃色或赤褐色。榕,也是當(dāng)今福建省 “福州市” 的簡稱。
【榕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榕樹 | [róng shù] | 木名。常綠大喬木。樹干分枝多,覆蓋面廣,有氣根。葉子互生,橢圓形或卵形;花黃色或淡紅色;果實(shí)倒卵形,黃色或赤褐色。生長在熱帶地方。木材褐紅色,可制器具,果可食;根、葉、樹汁均可作藥用。 |
榕徑 | [róng jìng] | 暫無釋義 |
榕城 | [róng chéng] | 福建省 福州市 的別稱,因其地多榕樹而得名。清 朱文藻《<榕城詩話>跋》:“榕城 者,閩 中多榕樹……故 閩城 以是為號(hào)。”清 褚人穫《堅(jiān)瓠七集·榕城》:“宋 熙寧 中,閩 越 地多植榕樹,其木擁腫不中繩墨,郡守 ... |
榕海 | [róng hǎi] | 福建省 福州市 別稱。明 謝肇淛《五雜俎·物部二》:“榕木,惟 閩 廣 有之,而 晉安 城中最多,故謂之 榕城,亦曰 榕海。”晉安,晉 郡名,治所在 侯官(今 福州市)。 |
爬藤榕 | [pá téng róng] | 常綠灌木,攀緣莖,葉子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,綠色,背面灰白色。攀緣在樹干或墻壁上。 |
豆果榕系 | [dòu guǒ róng xì] | 喬木,幼時(shí)附生于它樹,高5-15米;樹皮灰色,光滑。 |
【榕】的近義詞,【榕】的反義詞
榕的近義詞:查無榕的近義詞
榕的反義詞:查無榕的近義詞
【榕】的相關(guān)字
1、與【榕】同音的字
榕同音的字:?(rong2),?(rong2),?(rong2),嶸(rong2),絨(rong2),峵(rong2),溶(rong2),?(rong2),榵(rong2),榮(rong2),曧(rong2),傛(rong2)
2、與【榕】同部首的字
榕同部首的字:檞,枉,櫼,?,櫷,杔,橓,楆,梔,樋,極,欄
3、與【榕】同筆畫的字
榕同筆畫的字:墸,鹙,鄰,榩,?,歌,鉽,蜮,?,躊,?,闞
評(píng)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