顆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顆新華字典,顆康熙字典,顆中華字典,顆國語詞典,顆漢語字典。
【顆】的注音
繁體顆 注音ㄎㄜ、 筆畫14
簡體顆 拼音kē 部首頁
顆字五行木 顆字結構左右 顆字五筆JSDM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9897 倉頡編碼wdmbo 鄭碼編碼kfgo
四角編碼61982 顆字電碼7341 顆字區位3137
顆
【顆】的國語詞典
〈名〉
(形聲。從頁( xié),果聲。從“頁”,表示與頭有關。( kě) 本義:小頭) 引申指顆粒狀物
顆,小頭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翠葉輕攏豆顆勻。——元好問《未開海棠》
又如:顆鹽(俗稱“粒鹽”。一種粗鹽);顆子(方言。指小米)
〈量〉
多用于圓形或粒狀物
北土通呼物一凷改為一顆。——《顏氏家訓》。按,如米粒珠子皆是。
如:三顆黃豆;兩顆綠豆
【顆】的基本含義
多用于顆粒狀的東西:一顆珠子。一顆子彈。一顆牙齒。一顆顆汗珠子往下掉。
【顆】的網絡含義
基本字義1. 小而圓的東西:~粒。2. 量詞,指圓形或粒狀的東西:三~珠子。
【顆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砂顆 | [shā kē] | 砂粒。 |
榴顆 | [liú kē] | 石榴子。 |
蓬顆 | [péng kē] | 長有蓬草的土塊。一般指墳上長草的土塊,亦借指墳頭。 |
顆涷 | [kē dōng] | 亦作“ 顆凍 ”。藥草名。即款冬。《爾雅·釋草》:“菟奚,顆涷。” 郭璞 注:“款涷也。紫赤華,生水中。” 郝懿行 義疏:“顆凍即款冬。顆款聲轉,凍冬聲同也。《本草》:‘款冬,一名橐吾,一名顆凍,一名虎鬚,一名菟奚。’” |
顆子 | [kē zǐ] | 方言。小米。《新華日報》1939.8.27:“那幾年我們租了人家幾畝地,打了顆子(糧食)還不夠交租呢!”秧歌劇《動員起來》:“莊稼鋤不好,草比谷還高,顆子碎,穗穗小,地‘豁’了,收成少,一滿出力不討好。” |
顆恰 | [kē qià] | 謂安詳穩重。顆,用同“款”。 |
蒜顆 | [suàn kē] | 亦作“蒜果”。蒜頭。 |
玉顆 | [yù kē] | 1.丸狀的玉。泛指珍寶。元 關漢卿《魯齋郎》第三折:“看成的似玉顆神珠,終不似他娘肚。”明 無名氏《薛苞認母》第一折:“見了他那兩箇孩兒,恰便似珍珠玉顆般看承。” |
顆凍 | [kē dòng] | 亦作“顆涷”。藥草名。即款冬。 |
露顆 | [lù kē] | 1.水靈靈的果子。 |
橘顆 | [jú kē] | 橘樹的果實。 |
金顆 | [jīn kē] | 指柑橘。因其色金黃,故稱。 |
飯顆 | [fàn kē] | 1.指飯粒。 |
枯顆 | [kū kē] | 干的籽粒。 |
梨顆 | [lí kē] | 亦作“棃顆”。梨子。因其呈顆狀,故稱。 |
熟顆 | [shú kē] | 指成熟的糧食顆粒。 |
顆鹽 | [kē yán] | 一種未經煉制的粗鹽。俗稱粒鹽。與末鹽、散鹽相對。《周禮·天官·鹽人》“苦鹽”唐 賈公彥 疏:“盬,謂出於鹽池,今之顆鹽是也。”孫詒讓 正義:“蓋以味言則曰苦鹽,以形言則曰顆鹽。”《宋史·食貨志下三》:“引池而成者曰... |
飯顆山 | [fàn kē shān] | 相傳是 唐 代 長安 附近的一座山。 |
淚顆子 | [lèi kē zǐ] | 亦作“淚顆子”。方言。淚珠。 |
一顆米 | [yī kē mǐ] | 方言。猶言一點點。 |
【顆】的近義詞,【顆】的反義詞
顆的近義詞:查無顆的近義詞
顆的反義詞:查無顆的近義詞
【顆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顆】同音的字
顆同音的字:鈳(ke1),嗑(ke1),趷(ke1),礚(ke1),軻(ke1),匼(ke1),醘(ke1),珂(ke1),萪(ke1),頦(ke1),疴(ke1),瞌(ke1)
2、與【顆】同部首的字
顆同部首的字:顢,顰,頷,頦,頊,颒,預,領,頒,顏,颥,颣
3、與【顆】同筆畫的字
顆同筆畫的字:蓯,賖,榦,颰,?,瑤,?,觪,輏,褪,?,鲖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