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子新華字典,子康熙字典,子中華字典,子國語詞典,子漢語字典。
【子】的注音
繁體子 注音ㄗˇ、 筆畫3
簡體子 拼音zǐ 部首子
子字五行無 子字結構單一 子字五筆BBBB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5B50 倉頡編碼nd 鄭碼編碼ya
四角編碼17407 子字電碼1311 子字區位5551
【子】的國語詞典
子:ㄗˇ zǐ
名
地支的第一位。
時辰名。約當晚上十一點到一點。
古時指子女,現專指兒子。
如:「四子二女」、「父子」、「獨生子」。
后代、子孫。
如:「絕子絕孫」。
《荀子·正論》:「圣王之子也,有天下之后也,埶籍之所在也,天下之宗室也。」
晉·石崇〈王明君辭〉:「我本漢家子,將適單于庭。」
稚幼的鳥獸。如:「鹿子」、「鶴子」、「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」《論語·雍也》:「犁牛之子,骍且角」。
植物的果實、種子或動物的卵。
如:「菜子」、「魚子」、「瓜子」、「蓮子」。
對一般人的通稱。
如:「小女子」、「無聊男子」。
《詩經·邶風·匏有苦葉》:「招招舟子,人涉卬否。」
對男子的美稱,多指有學問、道德或地位的人。
如:「孔子」、「孟子」。
夫婦之間相互的稱呼。
如:「內子」、「外子」。
稱輩分小、年紀輕的人。
如:「子弟」。
《論語·述而》:「二三子以我為隱乎?」
古代圖書分類的第三部。包括諸子百家著作、技藝、術數等書籍。
如:「經、史、子、集。」
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。
如:「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。」
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代
你。
《韓非子·難勢》:「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?」
《史記·卷七○·張儀列傳》 :「子亦知子之賤于王乎?」
同「爾 」、「汝」。
形
幼小的。
如:「子雞」、「子姜」、「子豬」。
和母對稱的。
見「子金」、「子音」等條。
派生的、有所屬的。
見「子目」、「子句」等條。
動
照顧、撫愛。
《禮記·中庸》:「子庶民,來百工也。」
唐·柳宗元〈封建論〉:「封建者,必私其土,子其人。」
子:ㄗ˙ zi
綴
詞尾:? ? 接名詞。如:「桌子」、「筷子」。? ? 接動詞。如:「起子」、「拍子」。? ? 接形容詞。如:「聾子」、「亂子」。? ? 接量詞。如:「兩下子」、「一檔子」。
【子】的基本含義
1.古代指兒女,現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
2.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。
3.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
4.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
5.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dàn)。棋子兒。
6.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
7.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8.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、有學問的人:孔子。先秦諸子。
9.地支的第一位,屬鼠:子丑寅卯(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)。
10.用于計時:子時(夜十一點至一點)。子夜(深夜)。
11.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12.附加在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后,具有名詞性(讀輕聲):旗子。亂子。胖子。
13.個別量詞后綴(讀輕聲):敲了兩下子門。
14.姓。
【子】的網絡含義
子,漢字,有多種意義和用法,還可用于古人表字,如孔子。
【子】的組詞及解釋
【子】的近義詞,【子】的反義詞
子的近義詞:查無子的近義詞
子的反義詞:查無子的近義詞
【子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子】同音的字
子同音的字:芓(zi3),?(zi3),吇(zi3),?(zi3),?(zi3),胏(zi3),橴(zi3),矷(zi3),虸(zi3),釨(zi3),呰(zi3),杍(zi3)
2、與【子】同部首的字
子同部首的字:存,?,?,孢,孛,孰,孽,孷,孒,孩,孭,孧
3、與【子】同筆畫的字
子同筆畫的字:上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