擬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擬新華字典,擬康熙字典,擬中華字典,擬國語詞典,擬漢語字典。
【擬】的注音
繁體擬 注音ㄋㄧˇ、 筆畫7
簡體擬 拼音nǐ 部首扌
擬字五行木 擬字結構左右 擬字五筆RNYW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62DF 倉頡編碼qvio 鄭碼編碼dzod
四角編碼58000 擬字電碼2362 擬字區位3666
擬
【擬】的國語詞典
◎ 擬
(擬)
- 打算:擬去信聯系。擬議。
- 初步設計編制或起草:擬定(a.起草制定;b.揣測斷定)。擬訂。草擬。
- 仿照:擬古之作。擬人(修辭方式,把事物人格化)。
【擬】的基本含義
1.起草;設計:擬稿。擬方案。
2.打算:擬采納。
3.模仿:模擬。
【擬】的網絡含義
擬,形聲字,從手,疑聲。本義為揣度,猜測,后又有類比,效仿,打算,起草等意。其中,擬人為一種文學作品中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。
【擬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模擬 | [mó nǐ] | 也作摹擬。模仿現成的樣子。 |
擬定 | [nǐ dìng] | 1.起草制定:~遠景規劃。 |
摹擬 | [mó nǐ] | 見〖模擬〗。 |
擬稿 | [nǐ gǎo] | 起草稿子(多指公文):校長親自~。秘書擬了一個稿兒。 |
擬議 | [nǐ yì] | 1.事先的考慮:事實證明了他的~是完全正確的。 |
擬訂 | [nǐ dìng] | 起草訂立:~行動計劃。 |
擬古 | [nǐ gǔ] | 模仿古代的風格、藝術形式:~之作。 |
懸擬 | [xuán nǐ] | 憑空虛構:這篇小說的情節是~的。 |
擬作 | [nǐ zuò] | 模仿別人的風格或假托別人的口吻而寫的作品。 |
比擬 | [bǐ nǐ] | 1.修辭格的一種。即把甲事物擬作乙事物。分擬人、擬物兩種。如“蟋蟀們在這里彈琴”就是擬人,“布魯諾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當中翱翔”就是擬物。 |
虛擬 | [xū nǐ] | 1.虛構:那篇小說里的故事情節,有的是作者~的。 |
擬人 | [nǐ rén] | 比擬的一種。把生物或非生物直接當作人來描寫,賦予人的思想感情或動作行為,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和具體的感受。如:“春風細心而溫柔地撫摸和呵護著剛露芽的小草。” 在文學作品(如童話、寓言等)中是一種常見的人格化的描寫手法。 |
草擬 | [cǎo nǐ] | 起草;初步設計:~文件。~本地區發展的遠景規劃。 |
擬態 | [nǐ tài] | 某些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,外表形狀或色澤斑紋同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異常相似的現象。主要是借以自衛。在昆蟲中最為常見,如木葉蝶形狀像枯葉,竹節蟲形狀像竹節或樹枝。 |
擬罪 | [nǐ zuì] | 定罪。 |
酌擬 | [zhuó nǐ] | 斟酌情形而擬訂。 清 夏燮 《中西紀事·長江設關》:“所有各口關稅章程,仍著 奕訢 等悉心酌擬具奏。” |
擬奏 | [nǐ zòu] | 起草奏章;準備奏呈。 |
擬主 | [nǐ zhǔ] | 越分比于君主。 |
擬托 | [nǐ tuō] | 見“擬託”。 |
規擬 | [guī nǐ] | 1.謂某物與另物形狀之相似者。明 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記·粵西游日記一》:“內又進兩天門,路漸東北轉,崖石詭變,多所仿類,導者行急,予強留諦視,顧此失彼,然予所欲睹者,正不在種種規擬也。” |
【擬】的近義詞,【擬】的反義詞
擬的近義詞:查無擬的近義詞
擬的反義詞:查無擬的近義詞
【擬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擬】同音的字
擬同音的字:聻(ni3),儗(ni3),伱(ni3),婗(ni3),濔(ni3),懝(ni3),?(ni3),疑(ni3),?(ni3),晲(ni3),妳(ni3),?(ni3)
2、與【擬】同部首的字
擬同部首的字:抍,摳,撻,拫,?,拓,掤,?,擯,摃,?,掁
3、與【擬】同筆畫的字
擬同筆畫的字:幃,杄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