蜩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(nèi)容:蜩新華字典,蜩康熙字典,蜩中華字典,蜩國語詞典,蜩漢語字典。
【蜩】的注音
繁體蜩 注音ㄊㄧㄠˊ、 筆畫14
簡體蜩 拼音tiáo 部首蟲
蜩字五行火 蜩字結(jié)構(gòu)左右 蜩字五筆JMFK
統(tǒng)一編碼基本區(qū) U+8729 倉頡編碼libgr 鄭碼編碼ilbj
四角編碼57120 蜩字電碼5781 蜩字區(qū)位8272
蜩
【蜩】的國語詞典
蜩:ㄊㄧㄠˊ tiáo
名
蟬。
《詩經(jīng)·豳風·七月》:「四月秀葽,五月鳴蜩。」
《莊子·逍遙游》:「蜩與學鳩笑之曰:『我決起而飛,搶榆枋時則不至,而控于地而已矣。』」
【蜩】的基本含義
古書上指蟬。
【蜩】的網(wǎng)絡含義
“蜩”屬于蟲字部,讀音為“tiáo”,古漢語較常見字,現(xiàn)代主要在一些古詩詞中常看到此字,獨立使用較少。
【蜩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蜩蟉 | [tiáo liú] | 龍掉頭貌。 |
蜩鷽 | [tiáo xué] | 暫無釋義 |
嗚蜩 | [wū tiáo] | 是蟬的一種,但比蟬的個體要小許多,叫聲響亮。 |
秋蜩 | [qiū tiáo] | 秋蟬。 |
螗蜩 | [táng tiáo] | 一種較小的蟬。 |
蜩范 | [tiáo fàn] | 蟬和蜂。 |
蜩鸴 | [tiáo xué] | 蟬和鷽鳩。鷽鳩,小鳥名。語出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《諧》之言曰:‘鵬之徙於南冥也,水擊三千里,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’……蜩與學鳩笑之曰:‘我決起而飛,搶榆枋,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,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... |
蜋蜩 | [láng tiáo] | 蟬的一種。體長七八分,色黑,雜黃綠斑紋,腹部面有白粉,翅無色透明。 |
馬蜩 | [mǎ tiáo] | 蟬之一種。即蚱蟬。 |
蜩蜋 | [tiáo láng] | 蟬的別名。 |
蜩蟧 | [tiáo láo] | 蟬的一種。 |
蜩翼 | [tiáo yì] | 1.蟬的翅膀。比喻微小的事物。 |
蜩羹 | [tiáo gēng] | 見“蜩螗沸羹”。 |
承蜩 | [chéng tiáo] | 以竿取蟬。承,通“拯”。 |
鳴蜩 | [míng tiáo] | 蟬的一種,亦稱秋蟬。體黑色,長一寸馀,翅色赭褐,脈黃色,胸腹部下被白粉,鳴器小而成卵圓形,秋間日沒時常長鳴不已。亦謂蟬鳴叫。 |
蜩蛻 | [tiáo tuì] | 1.蟬蛻殼。比喻超脫塵世。 |
蜩蝒 | [tiáo mián] | 蟬的別名。 |
蟬蜩 | [chán tiáo] | 蟬。唐 駱賓王《螢火賦》:“陋蟬蜩而習蛻,怵螻蟻之慕羶。” |
蜩蟬 | [tiáo chán] | 1.即蟬。宋 蘇轍《柳湖感物》詩:“根如臥虵身合抱,仰視不見蜩蟬喧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一○五回:“除此山外,依舊是銷金鑠鐵般烈日,蜩蟬亂鳴,鳥雀藏匿。” |
不蜩 | [bù tiáo] | 大蟬。不,通“丕”。 |
【蜩】的近義詞,【蜩】的反義詞
蜩的近義詞:查無蜩的近義詞
蜩的反義詞:查無蜩的近義詞
【蜩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蜩】同音的字
蜩同音的字:鰷(tiao2),?(tiao2),祒(tiao2),銚(tiao2),岧(tiao2),條(tiao2),?(tiao2),笤(tiao2),?(tiao2),?(tiao2),蓨(tiao2),鞗(tiao2)
2、與【蜩】同部首的字
蜩同部首的字:蝱,蛕,蟵,蜻,蠨,螿,蚩,蝦,蠣,蟾,?,﨡
3、與【蜩】同筆畫的字
蜩同筆畫的字:?,?,覟,僖,窨,?,慪,槉,遪,算,犔,蜱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