芟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芟新華字典,芟康熙字典,芟中華字典,芟國語詞典,芟漢語字典。
【芟】的注音
繁體芟 注音ㄕㄢ、 筆畫7
簡體芟 拼音shān 部首艸
芟字五行木 芟字結構上下 芟字五筆AMCU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829F 倉頡編碼thne 鄭碼編碼eqx
四角編碼44407 芟字電碼5348 芟字區位6047
【芟】的國語詞典
芟:ㄕㄢ shān
動
除草。
《說文解字·艸部》:「芟,刈草也。」
《詩經·周頌·載芟》:「載芟載柞,其耕澤澤。」
漢·毛亨·傳:「除草曰芟,除木曰柞。」
削除。
《三國志·卷一三·魏書·王朗傳》:「賴先王芟除寇賊。」
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镕裁》:「芟繁剪穢,弛于負擔。」
通「刪」。
名
大鐮刀。
《國語·齊語》:「耒、耜、耞、芟。」
三國吳·韋昭·注:「芟,大鐮,所以芟草也。」
唐·柳宗元〈宥蝮蛇文〉:「彼樵豎持芟,農夫執耒,不幸而遇,將除其害。」
【芟】的基本含義
1.割(草)。
2.除去:芟除。
【芟】的網絡含義
芟shān〈動〉(會意。從殳(shū)。殳,兵器。以殳除草。本義:鏟除雜草)同本義 [mow grass]芟,刈草也。——東漢·許慎《說文》嘗之日,涖卜來歲之芟。——《周禮·肆師》芟蕰崇之。——春秋·左丘明《左傳·隱公六年》載芟載柞。——《詩·周頌·載芟》。注:“除草曰芟。”
【芟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芟荑 | [shān yí] | 同“芟夷”。 |
芟除 | [shān chú] | 1.除去(草):~雜草。 |
芟秋 | [shān qiū] | 立秋以后在農作物地里鋤草、松土,使農作物早熟、子實飽滿,并防止雜草結子。也作刪秋。 |
芟夷 | [shān yí] | 1.除(草)。 |
芟削 | [shān xuē] | 刪除。 |
芟剪 | [shān jiǎn] | 見“芟翦”。 |
裁芟 | [cái shān] | 剪裁刪改。 |
芟刈 | [shān yì] | 引申為殺戮。 |
芟角 | [shān jiǎo] | 暫無釋義 |
芟柞 | [shān zhà] | 《詩·周頌·載芟》:“載芟載柞,其耕澤澤。”毛 傳:“除草曰芟,除木曰柞。”后因以“芟柞”指耕作。 |
芟翦 | [shān jiǎn] | 1.亦作“芟剪”。剪除;修剪。清 冒襄《影梅庵憶語》卷二:“或隔歲便芟剪得宜,至花放恰採入供。”《花城》1981年第3期:“有遠見的園丁,總是毅然芟剪蔓枝繁節,刺激開花結果。” |
稍芟 | [shāo shān] | 指樹枝蘆荻等塞河之物。《續資治通鑒·宋仁宗至和二年》:“往年 河 決 商胡,執政之臣,不審計慮,遽謀修塞,凡科配稍芟一千八百萬,騷動六路百餘州軍,官吏催驅,急若星火,虛費民財,為國歛怨。” |
夷芟 | [yí shān] | 本指以鉤鐮貼地割草,引申為鏟除;刪除。 |
芟芟 | [shān shān] | 角長貌。 |
節芟 | [jié shān] | 刪節。 |
芟正 | [shān zhèng] | 刪削訂正。 |
芟薙 | [shān tì] | 1.刈除。 |
斬芟 | [zhǎn shān] | 1.斬除。 |
梢芟 | [shāo shān] | 指樹枝、蘆荻之類的防汛護堤材料。 |
芟夷大難 | [shān yí dà nàn] | 削平大亂。 |
【芟】的近義詞,【芟】的反義詞
芟的近義詞:查無芟的近義詞
芟的反義詞:查無芟的近義詞
【芟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芟】同音的字
芟同音的字:彡(shan1),羶(shan1),?(shan1),柵(shan1),衫(shan1),縿(shan1),幓(shan1),傓(shan1),刪(shan1),痁(shan1),珊(shan1),嘇(shan1)
2、與【芟】同部首的字
芟同部首的字:荔,蓷,?,薈,?,芁,薭,蕝,茐,萌,藝,蕄
3、與【芟】同筆畫的字
芟同筆畫的字:?,臫,局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