厎的注音

              本文為您提供國語詞典中厎字的繁體、注音及國語詞典中的解釋和含義,包括基本解釋及含義,網絡解釋及含義,厎字的組詞及含義解釋,厎字的近義詞及反義詞,厎的同音字,厎的同部首字,厎的同筆畫字等。

              厎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厎新華字典厎康熙字典厎中華字典厎國語詞典厎漢語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厎】的注音

              繁體注音ㄉㄧˇ、 筆畫7

              簡體拼音部首

              厎字五行厎字結構左上包圍 厎字五筆dqay

              統一編碼基本區 U+538E 倉頡編碼mhpm 鄭碼編碼ggrs

              四角編碼71242 厎字電碼619 厎字區位

              【厎】的國語詞典

              厎:

              「底 」的異體字。

              厎:ㄓˇ zhǐ

              定。

              《廣韻·上聲·止韻》:「厎,定也。」

              厎

              【厎】的基本含義

              1.古同“砥”,砥礪;砥柱。

              2.平:厎平(平均)。

              3.終:厎止(終止)。

              【厎】的網絡含義

              厎,古漢字,古同“砥”,砥礪;砥柱。

              【厎】的組詞及解釋

              組詞拼音解釋
              厎厲[dǐ lì]磨礪。
              厎豫[dǐ yù]得以歡樂。
              獲厎[huò dǐ]獲致,得到。《明史·后妃傳一·英宗孝肅周太后》:“﹝皇帝﹞問視惟勤,俾老年疾體,獲厎康寧。”
              厎慎[dǐ shèn]致慎。謂采取慎重態度。
              厎告[dǐ gào]訴告。把自己的心意表達與人。《左傳·襄公九年》:“夫婦辛苦墊隘,無所厎告。”
              大厎[dà dǐ]大抵。
              厎止[dǐ zhǐ]至;終。《詩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轉予于恤,靡所厎止!”毛 傳:“厎,至也。”《左傳·宣公三年》:“天祚明德,有所厎止。”
              厎定[dǐ dìng]1.平治。
              厎綏[dǐ suí]得以安定。
              厎柱[dǐ zhù]砥柱。古山名。即 河南省 三門峽市 黃河 中的 三門山,今因修水庫而山已不見。《書·禹貢》:“厎柱析城,至于王屋。”孔 傳:“此三山在 冀州 南,河 之北,東行。”《書·禹貢》:“東至于 厎柱。”孔 傳:“厎柱,山...
              厎席[dǐ xí]細密的蒲席。
              厎法[dǐ fǎ]謂確定辦法。
              厎績[dǐ jì]致功,取得功績。《書·禹貢》:“覃懷 厎績,至于 衡漳。”厎,一本作“底”。《后漢書·章帝紀》:“追惟先帝勤人之德,厎績遠圖,復 禹 弘業,圣跡滂流,至于海表。”王闿運《詔建定興鹿壯節祠碑》:“明年涖本官,五載厎績。”
              厎平[dǐ píng]1.謂得以平復。

              【厎】的近義詞,【厎】的反義詞

              厎的近義詞:查無厎的近義詞

              厎的反義詞:查無厎的近義詞

              【厎】的相關字

              1、與【厎】同音的字

              厎同音的字:聜(di3),坘(di3),?(di3),?(di3),坻(di3),觝(di3),砥(di3),?(di3),?(di3),楴(di3),軧(di3),氐(di3)

              2、與【厎】同部首的字

              厎同部首的字:廂,厵,厧,厄,廳,兏,厃,廄,厱,厈,?,厬

              3、與【厎】同筆畫的字

              厎同筆畫的字:杉,屃,妤,溈,?,

              網友正在查“厎”的相關字典

              版權聲明: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、康熙字典、漢語字典、網絡等多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。

             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