纓的注音

              本文為您提供國語詞典中纓字的繁體、注音及國語詞典中的解釋和含義,包括基本解釋及含義,網絡解釋及含義,纓字的組詞及含義解釋,纓字的近義詞及反義詞,纓的同音字,纓的同部首字,纓的同筆畫字等。

              纓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纓新華字典纓康熙字典纓中華字典纓國語詞典纓漢語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纓】的注音

              繁體注音ㄧㄥ、 筆畫14

              簡體拼音yīng 部首

              纓字五行纓字結構左右 纓字五筆XMMV

              統一編碼基本區 U+7F28 倉頡編碼vmbov 鄭碼編碼zllz

              四角編碼27144 纓字電碼4964 纓字區位5107

              【纓】的國語詞典

              〈名〉

              (形聲。從糸,嬰聲。本義:系在脖子上的帽帶)

              同本義

              纓,冠系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
              鮮冠組纓,絳衣博袍。——《墨子·公孟》

              正冠而纓絕。——《莊子·讓王》

              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吾纓。——《楚辭·漁父》

              戴朱纓寶飾之帽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
              又如:纓冠(把帽帶連同帽子一齊加于頭上。形容極為急迫,來不及整束)

              彩帶,古代女子許嫁時所佩 。亦用以系香囊。

              如:纓徽(婦女所佩的香囊)

              套馬的革帶,駕車用。引申指繩索

              咸龍旂而繁纓。——張衡《東京賦》。 薛注:“纓,馬鞅也。”

              鞶厲游纓。——《左傳·桓公二年》。注:“纓,在馬膺前如索帬。”

              以纓拾矢可也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下》。注:“纓,纓卷也。”

              又如:纓繳(被系有繩子的箭所射中);纓鉸(捆綁人的繩子與枷鎖。比喻拘限)

              絲、線等做成的穗狀飾物 [tasse1]。

              如:紅纓;帽纓;纓佩(以纓紐為佩飾);纓蕤(帽子的垂飾);纓徽(婦女所佩帶的香囊)

              〈動〉

              纏繞、系牽。通“嬰”

              而不纓垢氛。——謝靈運《述祖德》。 李善注:“纓,繞也。”

              又如:纓情(猶系心)

              遭受 。

              如:纓繳(中箭。繳( zhuó):箭上的絲繩。借指箭)

              纓

              【纓】的基本含義

              1.泛指用作裝飾的穗子:帽纓兒。紅纓槍。

              2.像纓的東西:蘿卜纓兒。

              3.繩子:長纓。

              【纓】的網絡含義

              纓,指彩帶,是古代漢族女子許嫁時所系的一種彩色帶子。新娘進洞房后,新郎要親自為她脫去纓。亦用以系香囊。如:纓徽(婦女所佩的香囊)。

              【纓】的組詞及解釋

              組詞拼音解釋
              長纓[cháng yīng]長的繩索。漢朝有一個叫終軍的年輕人申請從軍,要求發給長纓,表示一定要把敵人活捉回來。后來詩文中把長纓作為殺敵制勝的武器的象征。
              纓摔[yīng shuāi]方言。撣子。
              纓鎖[yīng suǒ]纓與鎖。比喻束縛之物。
              纓綏[yīng suí]見“纓緌”。
              玉纓[yù yīng]以玉為飾的冠帶。
              纓徽[yīng huī]婦女所佩的香囊。
              佩纓[pèi yīng]1.古代青年男女用以系香囊的彩色佩帶。唐 李賀《天上謠》:“玉宮桂樹花未落,仙妾采香垂珮纓。”王琦 匯解:“《禮記》:‘男女未冠笄者,總角衿纓,皆佩容臭。’鄭玄 注:‘容臭,香物也,以纓佩之。’”
              絕纓[jué yīng]1.扯斷結冠的帶。據 漢 劉向《說苑·復恩》載:楚莊王 宴群臣,日暮酒酣,燈燭滅。有人引美人之衣。美人援絕其冠纓,以告王,命上火,欲得絕纓之人。王不從,令群臣盡絕纓而上火,盡歡而罷。后三年,晉 與 楚 戰,有 楚 ...
              纓毦[yīng ěr]用毛制成的穗狀飾物。
              獵纓[liè yīng]收攬冠帶,表示恭敬嚴肅。
              衿纓[jīn yīng]指衣冠楚楚的士大夫、讀書人。康有為《聞菽園居士欲為政變說部詩以速之》:“聞君 董狐 説小説,以敵八股功最深;衿纓市井皆快覩,上達下達真妙音。”陳去病《論戲劇之有益》:“凡衿纓冠帶之倫,茍其稍具普通知識,固罔不知戴異...
              纓組[yīng zǔ]結冠的絲帶。亦借指官宦。
              塵纓[chén yīng]比喻塵俗之事。
              纓嚀[yīng níng]用來形容女性害羞,愉悅時發出的聲音。
              羈纓[jī yīng]馬絡頭和韁繩。喻拘系,束縛。
              馬纓[mǎ yīng]1.掛于馬頸的帶飾。
              纓繸[yīng suì]即纓絡。
              槍纓[qiāng yīng]槍上用絲、線等做成的穗狀飾物。
              結纓[jié yīng]1.從容就義。
              香纓[xiāng yīng]古代未成年者或婦女所系的飾物。語本《禮記·內則》:“男女未冠笄者……衿纓,皆佩容臭”。孔穎達 疏:“以纓佩之者,謂纓上有香物也。”宋 葉廷珪《海錄碎事·衣冠服用》:“香纓以五彩為之,婦參舅姑,先持香纓咨之。”宋 周...

              【纓】的近義詞,【纓】的反義詞

              纓的近義詞:查無纓的近義詞

              纓的反義詞:查無纓的近義詞

              【纓】的相關字

              1、與【纓】同音的字

              纓同音的字:瓔(ying1),應(ying1),譍(ying1),軈(ying1),應(ying1),攖(ying1),嫈(ying1),噟(ying1),鴬(ying1),鶧(ying1),譻(ying1),蠳(ying1)

              2、與【纓】同部首的字

              纓同部首的字:縭,綣,?,緋,緲,繢,緞,紀,縐,緒,緇,繅

              3、與【纓】同筆畫的字

              纓同筆畫的字:暫無同筆畫字

              網友正在查“纓”的相關字典

              版權聲明: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、康熙字典、漢語字典、網絡等多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。

             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