氂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氂新華字典,氂康熙字典,氂中華字典,氂國語詞典,氂漢語字典。
【氂】的注音
繁體氂 注音ㄇㄠˊ、 筆畫15
簡體氂 拼音máo 部首毛
氂字五行無 氂字結構左上包圍 氂字五筆FITN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6C02 倉頡編碼jkmhu 鄭碼編碼bdgm
四角編碼58214 氂字電碼3036 氂字區位無
氂
【氂】的國語詞典
牦:ㄌㄧˊ lí
名
同「牦 」。參見「牦牛 」條。
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記·卷七下·滇游日記七》:「其地多牦,尾大而有力,亦能負重。」
馬尾。
《淮南子·說山》:「執而不釋,馬牦截玉。」
漢·高誘·注:「牦,馬尾也。」
長毛。
《列子·湯問》:「昌以牦懸虱于牖,南面而望之,旬日之閑浸大也,三年之后如車輪焉。」
《后漢書·卷一七·岑彭傳》:「狗吠不驚,足下生牦。」
硬而卷曲的毛。
《漢書·卷九九·王莽傳中》:「好厚履高冠,以牦裝衣。」
唐·顏師古·注:「毛之強曲者曰牦。」
同「斄 」。
牦:ㄇㄠˊ ?máo
(一)?之又音。
【氂】的基本含義
同“牦”。
【氂】的網絡含義
氂,漢字,讀音 máo。基本解釋同“牦”。
【氂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氂蔮 | [máo guó] | 氂,同“牦”;蔮,同“幗”。 |
結氂 | [jié máo] | 見“結毦”。 |
馬氂 | [mǎ máo] | 馬尾。《淮南子·說山訓》:“割而舍之,鏌邪不斷肉;執而不釋,馬氂截玉。”高誘 注:“氂,馬尾也。” |
長氂 | [cháng máo] | 旄牛身上的長毛。 |
絲氂 | [sī máo] | 猶毫厘。形容微細。氂,通“釐”。《三國志·吳志·華覈傳》:“毖挹清露,沐浴凱風,效無絲氂,負闕山崇。” |
氂牛 | [máo niú] | 即牦牛。體矮身健,毛長,色多黑、深褐或黑白花斑。耐寒,耐粗飼。尾毛蓬生,可作旌旄。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:“泰一 所用,如 雍 一畤物,而加醴棗脯之屬,殺一氂牛以為俎豆牢具。”顏師古 注:“西南夷長尾髦之牛也。”唐 杜... |
毛氂 | [máo máo] | 1.獸毛。《爾雅·釋言》“氂,罽也”晉 郭璞 注:“毛氂所以為罽(氈)。” |
氂虱 | [máo shī] | 喻極細微之物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昌(紀昌)以氂懸虱於牖,南面而望之。旬日之間,浸大也。”清 錢謙益《眼鏡篇》:“蠅頭躉尾如兒拳,氂虱豈必非輪懸。” |
氂纓 | [máo yīng] | 以毛做成的帽帶。古時大臣犯罪時用之,以示自請罪譴。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﹝大臣﹞聞譴何則白冠氂纓,盤水加劍,造請室而請辠耳,上不執縛係引而行也。”顏師古 注引 鄭氏 曰:“以毛作纓。白冠,喪服也。”《晉書·束晳傳》:... |
翦氂簂 | [jiǎn máo guó] | 古代貴族婦女的一種首飾。 |
豪氂不伐,將用斧柯 | [háo máo bù fá , jiāng yòng fǔ kē] | 見“豪末不掇,將成斧柯”。 |
豪氂之差,將致千里 | [háo máo zhī chà,jiāng zhì qiān lǐ] | 謂極細微之差錯,結果將造成很大的錯誤。豪,通“毫”。《晉書·陶侃傳》:“然某等區區,實恐理失於內,事敗於外,豪氂之差,將致千里,使 荊 蠻乖離,西嵎不守,脣亡齒寒,侵逼無限也。” |
【氂】的近義詞,【氂】的反義詞
氂的近義詞:查無氂的近義詞
氂的反義詞:查無氂的近義詞
【氂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氂】同音的字
氂同音的字:貓(mao2),髳(mao2),堥(mao2),鶜(mao2),罞(mao2),錨(mao2),?(mao2),茅(mao2),嵍(mao2),?(mao2),犛(mao2),蝥(mao2)
2、與【氂】同部首的字
氂同部首的字:?,毥,毾,?,?,?,氌,氁,毩,?,毼,毞
3、與【氂】同筆畫的字
氂同筆畫的字:瞝,徵,磙,箷,?,蕺,?,穃,樉,?,褥,颲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