賦的注音

              本文為您提供國語詞典中賦字的繁體、注音及國語詞典中的解釋和含義,包括基本解釋及含義,網絡解釋及含義,賦字的組詞及含義解釋,賦字的近義詞及反義詞,賦的同音字,賦的同部首字,賦的同筆畫字等。

              賦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賦新華字典賦康熙字典賦中華字典賦國語詞典賦漢語字典

              【賦】的注音

              繁體注音ㄈㄨˋ、 筆畫15

              簡體拼音部首

              賦字五行賦字結構左右 賦字五筆MGAH

              統一編碼基本區 U+8CE6 倉頡編碼bcmpm 鄭碼編碼lohi

              四角編碼63840 賦字電碼6346 賦字區位

              【賦】的國語詞典

              賦:ㄈㄨˋ fù

              征收。

              《說文解字·貝部》:「賦,斂也。」

              漢·鼌錯〈論貴粟疏〉:「賦斂不時,朝令而暮改。」

              給與、授與。

              如:「賦與」、「天賦異稟」。

              《漢書·卷一一·哀帝紀》:「太皇太后詔外家王氏田非冢塋,皆以賦貧民。」

              吟詠、寫作。

              如:「橫槊賦詩」。

              《文選·司馬遷·報任少卿書》:「屈原放逐,乃賦離騷。」

              晉·陶淵明〈自祭文〉:「捽兀窮廬,酣飲賦詩。」

              分布、散布。

              《詩經·大雅·烝民》:「天子是若,明命使賦。」

              漢·毛亨·傳:「賦,布也。」

              稅收。

              如:「稅賦」、「田賦」。

              《漢書·卷一一·哀帝紀》:「民貲不滿十萬,皆無出今年租賦。」

              《詩經》六義之一。鋪陳直言其事,有別于比喻和托物起興。

              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詮賦》:「《詩》有六義,其二曰賦。賦者,鋪也,鋪采摛文,體物寫志也。」

              文體名。介于詩與散文之間的韻文,多用來寫景敘事。盛行于漢魏六朝。

              如:「詩、詞、歌、賦。」

              《史記·卷八四·屈原賈生傳》:「及渡湘水,為賦以吊屈原。」

              唐·李白〈大獵賦〉:「白以為賦者古詩之流,辭欲壯麗,義歸博達。」

              資質。

              如:「稟賦」。

              賦

              【賦】的基本含義

              見“賦”。

              【賦】的網絡含義

              未檢索到賦字的網絡釋義。

              【賦】的組詞及解釋

              組詞拼音解釋
              風賦[fēng fù]1.風雅頌賦比興的省稱。唐 白居易《策林四·救學者之失策》:“俾講《詩》者以六義風賦為宗,不專於鳥獸草木之名也。”
              天賦[tiān fù]1、天資;資質。2、生來具有的;稟受于天的。

              【賦】的近義詞,【賦】的反義詞

              賦的近義詞:查無賦的近義詞

              賦的反義詞:查無賦的近義詞

              【賦】的相關字

              1、與【賦】同音的字

              賦同音的字:鰒(fu4),?(fu4),蝮(fu4),?(fu4),縛(fu4),蚥(fu4),坿(fu4),復(fu4),馥(fu4),?(fu4),洑(fu4),萯(fu4)

              2、與【賦】同部首的字

              賦同部首的字:贔,賥,賕,?,?,?,貽,?,貨,貸,貞,貱

              3、與【賦】同筆畫的字

              賦同筆畫的字:貎,?,履,踮,?,膵,瘢,樜,?,?,鋦,樧

              網友正在查“賦”的相關字典

              版權聲明: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、康熙字典、漢語字典、網絡等多渠道,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。

             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