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諸新華字典,諸康熙字典,諸中華字典,諸國語詞典,諸漢語字典。
【諸】的注音
繁體諸 注音ㄓㄨ、 筆畫15
簡體諸 拼音zhū 部首言
諸字五行無 諸字結(jié)構(gòu)左右 諸字五筆YFTJ
統(tǒng)一編碼基本區(qū) U+8AF8 倉頡編碼yrjka 鄭碼編碼sbm
四角編碼4660 諸字電碼6175 諸字區(qū)位無
【諸】的國語詞典
諸:ㄓㄨ zhū
形
眾多、各個(gè)。
如:「諸事」、「諸子百家」、「諸善男子,善女人」。
所有、一切。
《后漢書·卷三·肅宗孝章帝紀(jì)》:「諸以前妖惡禁錮者,一皆蠲除之,以明棄咎之路。」
《明史·卷二·太祖本紀(jì)》:「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(fù)為民。」
介
之于二字的合音。「之」是代詞,「于」是介詞。
如:「付諸行動(dòng)」。
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:「子張書諸紳。」
助
之乎二字的合音。「之」是代詞,「乎」是助詞。
《論語·子罕》:「有美玉于斯,韞櫝而藏諸?求善賈而沽諸?」
介
于。
《禮記·祭義》:「是故君子合諸天道,春禘秋嘗。」
代
他、之。
《論語·學(xué)而》:「告諸往而知來者。」
名
姓。如明代有諸茂卿。
【諸】的基本含義
1.眾多、各個(gè):“諸事”、“諸子百家”、“諸善男子,善女人”。
2.所有、一切。《後漢書?卷三?肅宗孝章帝紀(jì)》:“諸以前妖惡禁錮者,一皆蠲除之,以明棄咎之路。”《明史?卷二?太祖本紀(jì)》:“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(fù)為民。”
3.之於二字的合音。“之”是代詞,“於”是介詞:“付諸行動(dòng)”。《論語?衛(wèi)靈公》:“子張書諸紳。”
4.之乎二字的合音。“之”是代詞,“乎”是助詞。《論語?子罕》:“有美玉於斯,韞而藏諸?求善賈而沽諸?”
5.於。《禮記?祭義》:“是故君子合諸天道,春禘秋嘗。”
6.他、之。《論語?學(xué)而》:“告諸往而知來者。”
7.姓。如明代有諸茂卿。
【諸】的網(wǎng)絡(luò)含義
未檢索到諸字的網(wǎng)絡(luò)釋義。
【諸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付諸 | [fù zhū] | 即付諸,交付使用的意思。 |
【諸】的近義詞,【諸】的反義詞
諸的近義詞:查無諸的近義詞
諸的反義詞:查無諸的近義詞
【諸】的相關(guān)字
1、與【諸】同音的字
諸同音的字:鯺(zhu1),蝫(zhu1),袾(zhu1),橥(zhu1),潴(zhu1),?(zhu1),洙(zhu1),瀦(zhu1),絑(zhu1),秼(zhu1),侏(zhu1),誅(zhu1)
2、與【諸】同部首的字
諸同部首的字:誺,?,諂,訔,譥,詖,訴,請(qǐng),諘,說,謡,談
3、與【諸】同筆畫的字
諸同筆畫的字:慗,?,?,獞,?,?,彈,嶛,磎,
評(píng)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