麃?zhàn)质珍浻?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麃新華字典,麃康熙字典,麃中華字典,麃國語詞典,麃漢語字典。
【麃】的注音
繁體麃 注音ㄆㄠˊ、ㄅㄧㄠ、 筆畫15
簡體麃 拼音biāo、páo 部首鹿
麃?zhàn)治逍?/span>水 麃?zhàn)纸Y(jié)構(gòu)左上包圍 麃?zhàn)治骞PYNJO
統(tǒng)一編碼基本區(qū) U+9E83 倉頡編碼ipf 鄭碼編碼txuo
四角編碼231 麃?zhàn)蛛姶a7777 麃?zhàn)謪^(qū)位無
【麃】的國語詞典
麃:ㄅㄧㄠ biāo
形
參見「[[麃麃]]」條。
動
除去田間雜草。
《詩經(jīng)·周頌·載芟》:「驛驛其達(dá),有厭其杰;厭厭其苗,綿綿其麃。」
漢·毛亨·傳:「麃,耘也。」
麃:ㄆㄠˊ páo
名
動物名。哺乳綱偶蹄目獐鹿屬。大眼睛大耳朵,頸長尾短,后肢比前肢略長,臀部灰白色。雄的頭頂長角。食野果、青草、菌類等,分布于歐、亞兩洲。肉可吃,毛皮可做墊褥、皮革等。
也稱為「獐麃」。
麋鹿。
《史記·卷一二·孝武本紀(jì)》:「其明年,郊雍,獲一角獸,若麃然。」
裴骃集解引韋昭曰:「楚人謂麋為麃。」
【麃】的基本含義
1.古通“穮”,除草:“厭厭其苗,綿綿其麃。”
2.草莓。
3.〔麃麃〕勇武的樣子。
4.姓。
古同“狍”:“豺狼逐野麃。”
【麃】的網(wǎng)絡(luò)含義
麃,中國漢字,假借為穮。
【麃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麃麃 | [biāo biāo] | 1.勇武貌。 |
麃鹿 | [biāo lù] | 即麅。 |
麃搖 | [biāo yáo] | 猶飄搖。 |
【麃】的近義詞,【麃】的反義詞
麃的近義詞:查無麃的近義詞
麃的反義詞:查無麃的近義詞
【麃】的相關(guān)字
1、與【麃】同音的字
麃同音的字:麅(pao2),铇(pao2),?(pao2),軳(pao2),?(pao2),炮(pao2),鞄(pao2),?(pao2),烰(pao2),咆(pao2),跁(pao2),?(pao2),颩(biao1),膔(biao1),膘(biao1),鑣(biao1),颷(biao1),爂(biao1),臕(biao1),飊(biao1),颮(biao1),飇(biao1),鑣(biao1),鏢(biao1)
2、與【麃】同部首的字
麃同部首的字:?,麑,?,麢,麎,麂,?,麒,?,?,麅,麀
3、與【麃】同筆畫的字
麃同筆畫的字:蕧,賙,撅,諉,輥,?,緥,蝦,黙,?,樫,魲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