縠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縠新華字典,縠康熙字典,縠中華字典,縠國語詞典,縠漢語字典。
【縠】的注音
繁體縠 注音ㄏㄨˊ、 筆畫16
簡體縠 拼音hú 部首殳
縠字五行無 縠字結構左右 縠字五筆FPGC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7E20 倉頡編碼gfhne 鄭碼編碼bwzq
四角編碼47947 縠字電碼4909 縠字區位無
縠
【縠】的國語詞典
縠:ㄏㄨˊ hú
名
縐紗。
《文選·宋玉·神女賦》:「動霧縠以徐步兮,拂墀聲之珊珊。」
比喻波紋。
宋·蘇軾〈臨江仙·夜飲東坡醒復醉〉詞:「長恨此身非我有,何時忘卻營營?夜闌風靜縠紋平。」
【縠】的基本含義
有皺紋的紗。
【縠】的網絡含義
古稱質地輕薄纖細透亮、表面起縐的平紋絲織物為縠,也稱縐紗。
【縠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縠皺 | [hú zhòu] | 亦作“縠縐”。縐紗似的皺紋。 |
縠帛 | [hú bó] | 泛指絲織物。 |
紗縠 | [shā hú] | 精細、輕薄的絲織品的通稱。《漢書·江充傳》:“充 衣紗縠襌衣,曲裾后垂交輸。”顏師古 注:“紗縠,紡絲而織之也。輕者為紗,縐者為縠。”三國 魏 曹植《七啟》:“黼黻之服,紗縠之裳。”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輕詆... |
紋縠 | [wén hú] | 皺紗。 |
縠紋 | [hú wén] | 縐紗似的皺紋。常用以喻水的波紋。唐 羅隱《賀淮南節度盧員外賜緋》詩:“御題綵服垂天眷,袍展花心透縠紋。”宋 蘇軾《和張昌言喜雨》:“禁林夜直鳴江瀨,清 洛 朝回起縠紋。”明 楊慎《渡黑龍江時連雨水漲竟日乃濟》詩:“... |
疊縠 | [dié hú] | 層迭的輕紗。 |
縠屐 | [hú jī] | 猶絲履。 |
郄縠 | [xì hú] | 《左傳·僖公二十七年》:“﹝ 晉文公 ﹞作三軍,謀元帥。趙衰 曰:‘郤縠 可。臣亟聞其言矣,説《禮》《樂》而敦《詩》《書》……君其試之!’乃使 郤縠 將中軍,郤溱 佐之。”后世詩文常用“郤縠”比喻儒將。唐 韓愈《酬... |
翠縠 | [cuì hú] | 翠色縐紗。亦以形容綠色的水紋。 |
先縠 | [xiān hú] | 復姓。見《通志·氏族五》。 |
皺縠 | [zhòu hú] | 喻指水面的微波。 |
云縠 | [yún hú] | 輕軟如云的絲織品。 |
黃縠 | [huáng hú] | 黃色的縐紗。 |
霧縠 | [wù hú] | 1.薄霧般的輕紗。《文選·宋玉<神女賦>》:“動霧縠以徐步兮,拂墀聲之珊珊。”李善 注:“縠,今之輕紗,薄如霧也。”《文選·司馬相如<子虛賦>》:“於是 鄭 女 曼姬,被阿緆,揄紵縞,雜纎羅,垂霧縠。”劉良 注:“... |
楚縠 | [chǔ hú] | 楚 地產的縐紗。 |
白縠 | [bái hú] | 白色縐紗。 |
羅縠 | [luó hú] | 一種疏細的絲織品。 |
文縠 | [wén hú] | 彩色縐紗。 |
輕縠 | [qīng hú] | 輕細的綢。 |
生縠 | [shēng hú] | 未經漂煮的縐紗。 |
【縠】的近義詞,【縠】的反義詞
縠的近義詞:查無縠的近義詞
縠的反義詞:查無縠的近義詞
【縠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縠】同音的字
縠同音的字:鵠(hu2),?(hu2),和(hu2),葫(hu2),核(hu2),觳(hu2),?(hu2),鬍(hu2),鵠(hu2),?(hu2),鶻(hu2),頶(hu2)
2、與【縠】同部首的字
縠同部首的字:?,?,紘,?,?,?,絟,繃,緼,糺,?,絿
3、與【縠】同筆畫的字
縠同筆畫的字:燌,?,駪,?,?,?,?,鏃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