翰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翰新華字典,翰康熙字典,翰中華字典,翰國語詞典,翰漢語字典。
【翰】的注音
繁體翰 注音ㄏㄢˋ、 筆畫16
簡體翰 拼音hàn 部首羽
翰字五行水 翰字結(jié)構(gòu)左右 翰字五筆FJWN
統(tǒng)一編碼基本區(qū) U+7FF0 倉頡編碼jjosm 鄭碼編碼edyy
四角編碼48427 翰字電碼5060 翰字區(qū)位2618
【翰】的國語詞典
翰:ㄏㄢˋ hàn
名
一種身上有五彩羽毛的山雞。
《說文解字·羽部》:「翰,天雞也,赤羽。」
也稱為「錦雞」。
長而堅(jiān)硬的羽毛。
《廣韻·去聲·翰韻》:「翰,鳥羽也。」
元·戴侗《六書故·卷一九·動(dòng)物》:「羽之彊者曰翰。」
三國魏·曹丕〈大墻上蒿行〉:「纖羅為纓,飾以翠翰。」
毛筆。
如:「翰墨」、「揮翰」。
《文選·潘岳·秋興賦》:「于是染翰操紙,慨然而賦。」
唐·李善·注:「翰,筆毫也。」
文詞、文章、書信等。
如:「文翰」、「書翰」、「篇翰」、「華翰」。
南朝梁·蕭統(tǒng)〈文選序〉:「事出于沉思,義歸乎翰藻。」
文才。
《南齊書·卷五四·高逸傳·臧榮緒傳》:「其有史翰,欲令入天祿。」
白色的馬。
《禮記·檀弓上》:「戎事乘翰,牲用白。」
漢·鄭玄·注:「翰,白色馬也。」
棟梁。
《詩經(jīng)·大雅·崧高》:「維申及甫,維周之翰。」
漢·鄭玄·注:「皆以賢知入為周之楨干之臣。」
通「干」。
姓。如春秋時(shí)曹國有翰胡。
動(dòng)
高飛。
漢·揚(yáng)雄《太玄經(jīng)·卷三·應(yīng)卦》:「龍翰于天,貞栗其鱗。」
【翰】的基本含義
長而硬的羽毛,古代用來寫字。后來借指毛筆、文字、書信等:翰墨。華翰(對(duì)他人來信的美稱)。
【翰】的網(wǎng)絡(luò)含義
未檢索到翰字的網(wǎng)絡(luò)釋義。
【翰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翰林 | [hàn lín] | 唐代為朝廷撰擬文書的官。唐玄宗設(shè)翰林學(xué)士,成為皇帝機(jī)要秘書,曾為內(nèi)相。明清設(shè)翰林院,掌修國史,記載皇帝起居,草擬制誥。其長官以大臣充任,稱“掌院學(xué)士”。 |
華翰 | [huá hàn] | 敬辭,稱對(duì)方的書信。 |
文翰 | [wén hàn] | 1.文章。 |
藻翰 | [zǎo hàn] | 1.美麗的羽毛。 |
白翰 | [bái hàn] | 鳥名。即白雉。 |
札翰 | [zhá hàn] | 1.書信。《魏書·夏侯道遷傳》:“道遷 雖學(xué)不淵洽,而歷覽書史,閑習(xí)尺牘,札翰往還,甚有意理。”唐 杜甫《送韋十六評(píng)事充同谷防御判官》詩:“題詩得秀句,札翰時(shí)相投。” |
飛翰 | [fēi hàn] | 1.迅速遞送書信。 |
馳翰 | [chí hàn] | 猶馳毫。 |
邦翰 | [bāng hàn] | 《詩·大雅·板》:“大邦維屏,大宗維翰。”毛 傳:“翰,干也。”后因以“邦翰”喻國家的中堅(jiān)之臣。 |
新翰 | [xīn hàn] | 新的題字;新的作品。 |
作翰 | [zuò hàn] | 謂為柱石重臣。翰,楨榦。 |
銳翰 | [ruì hàn] | 指精粹之文筆。 |
翰詞 | [hàn cí] | 猶辭章。 |
珍翰 | [zhēn hàn] | 1.猶墨寶。 |
整翰 | [zhěng hàn] | 整刷羽毛。 |
翠翰 | [cuì hàn] | 1.翠鳥的羽毛。 |
宸翰 | [chén hàn] | 帝王的墨跡。 |
芳翰 | [fāng hàn] | 對(duì)他人翰墨的敬稱。 |
音翰 | [yīn hàn] | 詩文;書信。 |
翰詹 | [hàn zhān] | 清 代對(duì)翰林和詹事的合稱。 |
【翰】的近義詞,【翰】的反義詞
翰的近義詞:查無翰的近義詞
翰的反義詞:查無翰的近義詞
【翰】的相關(guān)字
1、與【翰】同音的字
翰同音的字:閈(han4),?(han4),漢(han4),捍(han4),?(han4),屽(han4),?(han4),?(han4),?(han4),傼(han4),?(han4),熯(han4)
2、與【翰】同部首的字
翰同部首的字:翜,羿,?,翨,?,翩,翄,?,翧,翤,翸,翢
3、與【翰】同筆畫的字
翰同筆畫的字:嶶,整,餡,?,橕,?,螡,?,?,澽,橔,橍
評(píng)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