憖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憖新華字典,憖康熙字典,憖中華字典,憖國語詞典,憖漢語字典。
【憖】的注音
繁體憖 注音ㄧㄣˋ、 筆畫16
簡體憖 拼音yìn 部首心
憖字五行無 憖字結構上下 憖字五筆SWWN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6196 倉頡編碼dkp 鄭碼編碼fosw
四角編碼43338 憖字電碼2026 憖字區位無
憖
【憖】的國語詞典
慭:ㄧㄣˋ yìn
動
愿意。
《左傳·哀公十六年》:「旻天不吊,不慭遺一老。」
損傷、殘缺。
《左傳·文公十二年》:「兩君之士,皆未慭也。」
副
暫且。
南朝梁·沈約〈齊故安陸昭王碑〉:「千年之領袖,曾不慭留。」
【憖】的基本含義
1.寧肯;願意。
2.損傷;殘滅。
3.憂傷。
4.閑。參見“憖暇”。
5.戒慎。參見“憖憖”。
6.喜悅。
7.連詞。且。表示遞進關係。
【憖】的網絡含義
未檢索到憖字的網絡釋義。
【憖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憖遺 | [yìn yí] | 1.愿意留下。《詩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不愸遺一老,俾守我王。”《左傳·哀公十六年》:“孔丘 卒,公誄之曰:‘旻天不弔,不愸遺一老,俾屏余一人以在位。’”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作“愸遺”。后以“愸遺”或“天不愸遺”作為... |
憖暇 | [yìn xiá] | 閑暇。元 劉壎《隱居通議·駢儷二》:“去非 作文有極俊麗者……如《賀揚州》又曰:‘軍士歡呼,盡醉瓊花之露;文書憖暇,笑尋楊柳之春。’” |
憖憖 | [yìn yìn] | 戒慎貌。唐 柳宗元《三戒·黔之驢》:“﹝虎﹞稍出近之,憖憖然莫相知。”笑傲貌。宋 岳珂《桯史·逆亮辭怪》:“﹝ 金主 亮 ﹞好為詩詞,語出輒崛彊憖憖,有不為人下之意。” |
憖置 | [yìn zhì] | 閑置;擱置。清 惲敬《與湯編修書》:“宋 人之説,至 明 而變,至本朝 康熙 間而復,其變也多歧,其復也多仍……二者如揭竿于市,以奔走天下之人,故自近日以來,多憖置之。憖置之者非也。”清 楊復吉《<五石瓠>跋》:“... |
【憖】的近義詞,【憖】的反義詞
憖的近義詞:查無憖的近義詞
憖的反義詞:查無憖的近義詞
【憖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憖】同音的字
憖同音的字:印(yin4),?(yin4),猌(yin4),?(yin4),癊(yin4),湚(yin4),隱(yin4),?(yin4),飮(yin4),鮣(yin4),?(yin4),懚(yin4)
2、與【憖】同部首的字
憖同部首的字:?,憌,?,懘,愻,慼,惄,憂,憃,恁,懇,戀
3、與【憖】同筆畫的字
憖同筆畫的字:?,?,?,?,樹,澼,?,?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