吶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吶新華字典,吶康熙字典,吶中華字典,吶國語詞典,吶漢語字典。
【吶】的注音
繁體吶 注音ㄋㄚˋ、ㄋㄜˋ、 筆畫7
簡體吶 拼音nà 部首口
吶字五行火 吶字結構左右 吶字五筆KMWY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5450 倉頡編碼rob 鄭碼編碼jlod
四角編碼64027 吶字電碼704 吶字區位3637
【吶】的國語詞典
1. 吶 [nà]2. 吶 [nè]
吶 [nà]〈動〉
吶喊,大叫
且說史進就中堂又放起火來,大開了莊門,吶聲喊,殺將出來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〈嘆〉
表示提醒注意
吶,我們可以開始了。——吉學沛《田野里的追逐》
另見 nè
吶 [nè]〈形〉
(會意兼形聲。從口,從內,內亦聲。講話遲鈍或口吃,好像在口內存留。本義:說話遲鈍或口吃) 同本義。同“訥”
言之訥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其辯不若其吶也。——《荀子·非相》
廣吶口少言。——《漢書·李廣傳》
臣宣吶鈍于辭。——《漢書·鮑宣傳》
吶者言之疑。——《韓非子·八經》
又如:吶口(說話困難,不流暢);吶吃(口吃。說話結結巴巴);吶吶(說話遲鈍);吶鈍(語言遲鈍)
〈動〉
小聲說話
只聽得差撥口里吶出一句‘高太尉’三個字來。——《水滸》
另見 nà
【吶】的基本含義
[吶喊]大聲叫喊:搖旗吶。吶助威。
【吶】的網絡含義
吶 nà 〔吶喊〕大聲呼喊,如“吶吶助威”、“搖旗吶吶”。 吶 nè 古同“訥”,說話遲鈍。 筆畫數:7; 部首:口; 筆順編號:2512534解釋2: 吶 nà 【動】 吶喊,大叫〖cryout〗 且說史進就中堂又放起火來,大開了莊門,吶聲喊,殺將出來。注意:有一點容易用錯,并不是語氣助詞,例如:大家加油干吶!此處應該是:大家加油干哪!具體可以參照哪和吶具體的釋義。
【吶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吶喊 | [nà hǎn] | 大聲喊叫助威:搖旗~。 |
吶吃 | [nà chī] | 口吃。說話結結巴巴。 |
嘴吶 | [zuǐ nà] | 謂說話吞吞吐吐。 |
嗩吶 | [suǒ nà] | 俗稱喇叭。簧管樂器。有多種形制,最小的叫海笛。木制,銅喇叭口,一般有八個音孔。發音響亮,富有表現力。是民間吹打樂中的主要樂器。 |
鎖吶 | [suǒ nà] | 亦作“鎖哪”。嗩吶。管樂器。管身正面有七孔,背面一孔。 |
瑣吶 | [suǒ nà] | 即嗩吶。簧管樂器。 |
吶口 | [nà kǒu] | 1.說話困難,不流暢。 |
吶呢 | [nà ne] | 原指是句日語,在國內多用作來表達一種驚訝和不可思議的意思。 |
拙吶 | [zhuō nà] | 見“拙訥”。 |
聲吶 | [shēng nà] | 利用聲波在水中的傳播和反射來進行導航和測距的技術或設備。[英sonar] |
吶鈍 | [nà dùn] | 語言遲鈍。 |
澀吶 | [sè nà] | 見“澀訥”。 |
咄吶 | [duō nà] | 猶嘮叨。 |
口吶 | [kǒu nà] | 見“口訥”。 |
騃吶 | [sì nà] | 愚笨而言語遲鈍。吶,通“訥”。 |
搖旗吶喊 | [yáo qí nà hǎn] | 1.古代打仗的時候,后面的人搖著旗子吶喊,給前面作戰的人助威。 |
擂鼓吶喊 | [léi gǔ nà hǎn] | 一邊敲鼓,一邊大聲喊叫,多用在為別人加油的場合。 |
吶喊助威 | [nà hǎn zhù wēi] | 指通過呼喊口號給在比賽的人增加對外的氣勢,給比賽的人增加信心。 |
我的天吶 | [wǒ de tiān nà] | 相聲演員岳云鵬在相聲表演時的經典口頭禪。 |
剛毅木吶 | [gāng yì mù nè] | 言語謹慎。 |
【吶】的近義詞,【吶】的反義詞
吶的近義詞:查無吶的近義詞
吶的反義詞:查無吶的近義詞
【吶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吶】同音的字
吶同音的字:那(na4),軜(na4),?(na4),?(na4),?(na4),?(na4),納(na4),鈉(na4),笚(na4),?(na4),魶(na4),娜(na4),?(ne4),訥(ne4),抐(ne4),?(ne4),?(ne4),吶(ne4),眲(ne4),?(ne4),?(ne4),訥(ne4),疒(ne4)
2、與【吶】同部首的字
吶同部首的字:善,叨,啚,嗷,唼,噯,喳,同,吝,嗪,啾,呂
3、與【吶】同筆畫的字
吶同筆畫的字:?,鄰,芯,咼,泐,姉,狀,癤,針,灺,佇,阿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