邑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邑新華字典,邑康熙字典,邑中華字典,邑國語詞典,邑漢語字典。
【邑】的注音
繁體邑 注音ㄧˋ、 筆畫7
簡體邑 拼音yì 部首邑
邑字五行土 邑字結構上下 邑字五筆KCB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9091 倉頡編碼rau 鄭碼編碼jyia
四角編碼60717 邑字電碼6712 邑字區位5056
【邑】的國語詞典
邑:ㄧˋ yì
名
國家。
《說文解字·邑部》:「邑,國也。」
《左傳·桓公十一年》:「鄖人軍其郊,必不誡,且日虞四邑之至也。」
晉·杜預·注:「邑,亦國也。」
京城、國都。
《詩經·商頌·殷武》:「商邑翼翼,四方之極。」
漢·毛亨·傳:「商邑,京師也。」
唐·李白〈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〉:「湯及盤庚,五遷其邑。」
城市。
如:「城邑」。
《史記·卷六八·商君傳》:「衛鞅既破魏還,秦封之于、商十五邑。」
封地。
如:「食邑」、「采邑」。
《周禮·地官·載師》:「以家邑之田任稍地,以小都之田任縣地。」
漢·鄭玄·注:「家邑,大夫之采地。」
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副
憂愁不安。
《楚辭·屈原·離騷》:「忳郁邑余侘傺兮,吾獨窮困乎此時也!」
《荀子·解蔽》:「不慕往,不閔來,無邑憐之心。」
通「悒」。
【邑】的基本含義
1.泛指城市:通都大邑。
2.縣。
【邑】的網絡含義
邑,yi,從囗(wei)人。表城邑。會意。甲骨文字形。上為囗(wéi),表疆域,下為跪著的人形,表人口。合起來表城邑。“邑”是漢字的一個部首,變體為右耳旁。從“邑”的字多和地名、邦郡有關。城市,都城,舊指縣,古代諸侯分給大夫的封地,古同“悒”,指愁悶不安。
【邑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邑嘆 | [yì tàn] | 憂悒嗟嘆。 |
邑邑 | [yì yì] | 1.憂郁不樂貌。 |
邑閈 | [yì hàn] | 里門。《新唐書·徐申傳》:“徙治故州,未幾,邑閈如初。” |
古邑 | [gǔ yì] | 古代的村落,聚居地。 |
邑黨 | [yì dǎng] | 鄉黨。 |
邑司 | [yì sī] | 唐 代管理公主事務的機構或供職于這一機構的官吏。 |
野邑 | [yě yì] | 謂民間修建的廟宇。 |
虛邑 | [xū yì] | 1.空虛之邑。 |
下邑 | [xià yì] | 下縣。古代縣分三等:糧十萬石以下為上縣,六萬石以下為中縣,三萬石以下為下縣。 |
官邑 | [guān yì] | 古代帝王賜給臣下的領地或采邑。 |
郡邑 | [jùn yì] | 郡邑府縣。 |
邑令 | [yì lìng] | 縣令。元 揭傒斯《廬江縣學明倫堂記》:“后九年,邑令 張導禮 更為神像及禮器。”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胭脂》:“仰彼邑令,作爾冰人。”清 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志一》:“邑令蹙然迎拜曰:‘旅櫬未歸,是諸弟子之過... |
菸邑 | [yān yì] | 枯萎。 |
國邑 | [guó yì] | 1.國都。 |
邦邑 | [bāng yì] | 1.指封地。 |
邑商 | [yì shāng] | 地方上的商人。 |
邑吏 | [yì lì] | 地方官府的小吏。 |
邑廟 | [yì miào] | 指城隍廟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回:“遂信步走到邑廟 豫園,游玩一番,然后出城。” |
作邑 | [zuò yì] | 之一為建筑都城。 |
邑聚 | [yì jù] | 1.村落;村寨。 |
【邑】的近義詞,【邑】的反義詞
邑的近義詞:查無邑的近義詞
邑的反義詞:查無邑的近義詞
【邑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邑】同音的字
邑同音的字:?(yi4),?(yi4),?(yi4),芅(yi4),譯(yi4),豛(yi4),?(yi4),圛(yi4),?(yi4),欭(yi4),?(yi4),妷(yi4)
2、與【邑】同部首的字
邑同部首的字:?,鄨,郌,邕,邫,郶,?,?,郒,郺
3、與【邑】同筆畫的字
邑同筆畫的字:?,兵,龜,岔,帳,?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