儗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儗新華字典,儗康熙字典,儗中華字典,儗國語詞典,儗漢語字典。
【儗】的注音
繁體儗 注音ㄋㄧˇ、ㄧˋ、 筆畫16
簡體儗 拼音nǐ、yì、ài、yí 部首亻
儗字五行無 儗字結構左右 儗字五筆WXTH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5117 倉頡編碼opko 鄭碼編碼nrxi
四角編碼27281 儗字電碼323 儗字區位無
【儗】的國語詞典
儗:ㄋㄧˇ nǐ
動
僭越、超過。
如:「僭儗」。
《漢書·卷四七·文三王傳·梁孝王劉武傳》:「出稱警,入言蹕,儗于天子。」
《新唐書·卷二四·車服志》:「武德四年,始著車輿、衣服之令,上得兼下,下不得儗上。」
比擬。
《禮記·曲禮下》:「儗人必于其倫。」
《漢書·卷二九·溝洫志》:「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饒,儗于巴蜀。」
通「擬」。
摹仿、仿照。
《新唐書·卷二二四·叛臣傳下·高駢傳》:「新聲度曲,以儗鈞天。」
宋·陸游〈秋晚歲登戲作〉詩:「菊花香滿把,聊得儗陶潛。」
【儗】的基本含義
1.《廣韻》魚紀切,上止,疑。
2.準備,打算。
3.古通“擬”,比擬。
4.茂盛貌。草木、莊稼茂盛的樣子:“黎稷儗儗”
5.眾多。
6.遲疑。
7.凝滯。
8.超越本份。
9.草擬,依照。
10.比劃。
1.《廣韻》魚記切,去志,疑。
2.遲滯;遲疑。參見“儔儗”。
1.《廣韻》五溉切,去代,疑。
2.《廣韻》海愛切,去代,曉。
3.見“儓儗”。
1.《集韻》魚其切,平之,疑。
2.疑。謂因疑惑不解而羞愧。
【儗】的網絡含義
“儗”的繁簡體、拼音、注音、繁簡體部首、筆畫、總筆畫、五筆字根、筆順編號、四角號碼、字義、英漢對照等。
【儗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供儗 | [gòng nǐ] | 見“供擬”。 |
儗象 | [nǐ xiàng] | 擬想的形象,謂以旨意取人。 |
儗屈 | [nǐ qū] | 擬請屈尊(光臨)。 |
儔儗 | [chóu nǐ] | 隱默不前。 |
僭儗 | [jiàn nǐ] | 僭擬。越分妄比。 |
儗儗 | [nǐ nǐ] | 1.茂盛貌。 |
窺儗 | [kuī nǐ] | 暗中圖謀。 |
希儗 | [xī nǐ] | 猶希擬。效法。 |
比儗 | [bǐ nǐ] | 比匹;比并。 |
佁儗 | [chì nǐ] | 1.停滯不前。 |
儗似 | [nǐ sì] | 模仿,仿照。明 文徵明《送周君還吉水敘》:“詔以公與故戶部尚書 夏忠靖公 并祠於 吳 ……明年廟成,廟有像設;而公去 吳 久,蔑所儗似。” |
切儗 | [qiē nǐ] | 謂舞者摩肩擦膀而動作皆有所比擬。 |
摹儗 | [mó nǐ] | 見“摹擬”。 |
指儗 | [zhǐ nǐ] | 比擬。 |
儓儗 | [tái nǐ] | 癡呆,愚鈍無知。 |
儗非其倫 | [nǐ fēi qí lún] | 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。儗,古通“擬”,比擬。 |
儗不于倫 | [nǐ bù yú lún] | 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。儗,古通“擬”,比擬。同“儗非其倫”。 |
【儗】的近義詞,【儗】的反義詞
儗的近義詞:查無儗的近義詞
儗的反義詞:查無儗的近義詞
【儗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儗】同音的字
儗同音的字:擬(ni3),疑(ni3),旎(ni3),聻(ni3),?(ni3),?(ni3),苨(ni3),擬(ni3),?(ni3),儞(ni3),濔(ni3),你(ni3),栺(yi4),亄(yi4),睪(yi4),枻(yi4),佚(yi4),羛(yi4),?(yi4),玴(yi4),贀(yi4),?(yi4),?(yi4),?(yi4)
2、與【儗】同部首的字
儗同部首的字:倫,佁,
3、與【儗】同筆畫的字
儗同筆畫的字:縍,醍,瘺,篙,靦,?,?,麇,麅,醚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