衡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衡新華字典,衡康熙字典,衡中華字典,衡國語詞典,衡漢語字典。
【衡】的注音
繁體衡 注音ㄏㄥˊ、 筆畫16
簡體衡 拼音héng 部首行
衡字五行土 衡字結構左中右 衡字五筆TQDH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8861 倉頡編碼honkn 鄭碼編碼oirg
四角編碼21221 衡字電碼5899 衡字區位2666
【衡】的國語詞典
衡:ㄏㄥˊ héng
名
置于車轅前端的橫木。
《論語·衛靈公》:「在輿,則見其倚于衡也。」
唐·陸德明《經典釋文·卷二七·莊子音義中》:「衡,轅前橫木,縛軛者也。」
秤,量輕重的器具。
《荀子·禮論》:「衡誠縣矣,則不可欺以輕重。」
《文選·張衡·東京賦》:「同衡律而壹軌量,齊急舒于寒燠。」
三國吳·薛綜·注:「衡,稱也。軌,法。」
眉目之間。
《后漢書·卷六○下·蔡邕傳》:「胡老乃揚衡含笑,援琴而歌。」
《文選·劉孝標·廣絕交論》:「見一善則盱衡扼腕,遇一才則揚眉抵掌。」
星名。北斗七星的第五星。因位于魁與斗杓之間,故以為斗的中央。
《文選·張衡·東京賦》:「攝提揮衡,徐至于射宮。」
三國吳·薛綜·注:「攝提有六星,玉衡,北斗中星,主回轉。」
大陸地區衡山的簡稱。為五岳之一。
唐·王勃〈滕王閣序〉:「星分翼、軫,地接衡、廬。」
姓。如漢代有衡咸。
動
量輕重。
《墨子·經說下》:「衡,加重於其一旁,必捶。」
《文選·陸機·演連珠五○首之二》:「物勝權而衡殆,形過鏡則照窮。」
斟酌、考量。
如:「衡情度理」、「權衡得失」。
違抗、拂逆。
《史記·卷六二·管晏傳》:「國有道,即順命;無道,即衡命。」
《警世通言·卷九·李謫仙醉草嚇蠻書》:「豈非逆天之咎征,衡大之明鑒與!」
【衡】的基本含義
1.秤桿。泛指稱重量的器具。
2.稱量(liáng):衡其輕重。
3.衡量:衡其得失。
4.古又同“橫(héng)”。
【衡】的網絡含義
未檢索到衡字的網絡釋義。
【衡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平衡 | [píng héng] | 1.對立的各方面在數量上相等或相抵:收支~。 |
衡量 | [héng liáng] | 1.比較;評定:~得失。 |
金衡 | [jīn héng] | 英美質量制度,用于金、銀等貴重金屬(區別于“常衡、藥衡”)。 |
藥衡 | [yào héng] | 英美質量制度,用于藥物(區別于“常衡、金衡”)。 |
持衡 | [chí héng] | 保持平衡:盈虧~。 |
均衡 | [jūn héng] | 平衡:國民經濟~地發展。走鋼絲的演員舉著一把傘,保持身體的~。 |
爭衡 | [zhēng héng] | 互相爭斗,較量高低。 |
失衡 | [shī héng] | 失去平衡;不平衡:供求~。心理~。 |
懸衡 | [xuán héng] | 1.掛起秤。 |
衡決 | [héng jué] | 1.橫裂,不銜接。 |
坑衡 | [kēng héng] | 1.重迭傾斜貌。 |
衡嶠 | [héng qiáo] | 指 衡山。 |
衡里 | [héng lǐ] | 猶衡巷。 |
荰衡 | [dù héng] | 亦作“荰蘅”。即“杜衡”。 |
衡縮 | [héng suō] | 猶縱橫。 |
衡才 | [héng cái] | 謂銓選人才。 |
衡言 | [héng yán] | 平正之言。 |
衡闈 | [héng wéi] | 橫木為闈。指簡陋的房屋。借指貧士之居。 |
玉衡 | [yù héng] | 1.古代的測天儀器。 |
衡閭 | [héng lǘ] | 猶衡巷。指平民居住的地區。 |
【衡】的近義詞,【衡】的反義詞
衡的近義詞:查無衡的近義詞
衡的反義詞:查無衡的近義詞
【衡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衡】同音的字
衡同音的字:恒(heng2),?(heng2),鑅(heng2),?(heng2),橫(heng2),桁(heng2),?(heng2),橫(heng2),鸻(heng2),鴴(heng2),撗(heng2),?(heng2)
2、與【衡】同部首的字
衡同部首的字:衢,衍,術,衑,衟,衜,衞,?,衙,?,銜,衐
3、與【衡】同筆畫的字
衡同筆畫的字:館,?,錬,螎,鴗,縖,擎,儣,噣,鏝,踽,餧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