兕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兕新華字典,兕康熙字典,兕中華字典,兕國語詞典,兕漢語字典。
【兕】的注音
繁體兕 注音ㄙˋ、 筆畫7
簡體兕 拼音sì 部首兒
兕字五行金 兕字結構上下 兕字五筆MMGQ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5155 倉頡編碼ssuu 鄭碼編碼iyar
四角編碼77212 兕字電碼349 兕字區位5778
兕
【兕】的國語詞典
兕:ㄙˋ sì
名
古代一種似牛的野獸。
《爾雅·釋獸》:「兕,似牛。」
晉·郭璞·注:「一角,青色,重千斤。」
《論語·季氏》:「虎兕出于柙,龜玉毀于櫝中。」
【兕】的基本含義
古代指犀牛(一說雌性犀牛)。
【兕】的網絡含義
上古瑞獸“兕”,狀如牛(水牛),蒼黑(全身呈現青黑色),板角(就是獨角獸那樣的犄角)。逢天下將盛,而現世出。“兕”中最著名的是板角青牛(太上老君的坐騎)有人將兕與犀牛這二者混為一談,這是錯誤的。《山海經·海內南經》有這樣的兩段記載,“兕在舜葬東,湘水南。其狀如牛,蒼黑,一角。”“兕西北有犀牛,其狀如牛而黑。”由此可見,雖然相似,但二者并非完全相同。如同形容名山大川必言仙鶴白鷺一般,古籍里要形容地方險惡,也多言“其上多犀兕虎熊之類”。
【兕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蒼兕 | [cāng sì] | 1.傳說中的水獸名。 |
兕爵 | [sì jué] | 古代以兕角制的酒杯。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穆叔、子皮 及 曹 大夫興,拜,舉兕爵曰:‘小國賴子,知免於戾矣。’飲酒樂。” |
水兕 | [shuǐ sì] | 一種形狀像牛的水獸。舊題 漢 郭憲《洞冥記》卷二:“吠勒國 貢文犀四頭,狀如水兕。”《新五代史·四夷附錄三》:“占城,在西南海上……其乘,象、馬;其食,稻米、水兕、山羊。” |
青兕 | [qīng sì] | 青兕牛。古代犀牛類獸名。一角,青色,重千斤。 |
兕觥 | [sì gōng] | 古代酒器。腹橢圓形或方形,圈足或四足,有流和鋬。蓋一般成帶角獸頭形。盛行于 商 代和 西周 前期。后亦泛指酒器。 |
犀兕 | [xī sì] | 1.犀牛和兕。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牛則有皮,犀兕尚多,棄甲則那?”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吾之力能裂犀兕之革,曳九牛之尾。”晉 左思《吳都賦》:“烏菟之族,犀兕之黨。”清 唐孫華《進呈御覽詩一百韻》:“犀兕齊山積,牛羊... |
兕先 | [sì xiān] | 復姓。 |
兕中 | [sì zhōng] | 古代行射禮時用來盛計數籌碼的器具。因形似伏兕,故名。 |
兕觵 | [sì gōng] | 即兕觥。《左傳·成公十四年》:“古之為享食也,以觀威儀、省禍福也。故《詩》曰:‘兕觵其觩,旨酒思柔,彼交匪傲,萬福來求。’”今本《詩·小雅·桑扈》作“兕觥”。唐 牛僧孺《李蘇州遺太湖石奇狀絕倫因題二十韻奉呈夢得樂天... |
兕虎 | [sì hǔ] | 1.兕與虎。泛指猛獸。 |
野兕 | [yě sì] | 犀牛的一種,性兇悍。 |
蛟兕 | [jiāo sì] | 蛟龍與兕牛。 |
虎兕 | [hǔ sì] | 虎與犀牛。比喻兇惡殘暴的人。 |
匪兕 | [fěi sì] | 《詩·小雅·何草不黃》:“匪兕匪虎,率彼曠野。哀我征夫,朝夕不暇。”朱熹 集傳:“言征夫非兕非虎,何為使之循曠野,而朝夕不得閒暇也。”兕,獸名。后因以“匪兕”為感嘆徭役的典實。 |
逸兕 | [yì sì] | 奔跑的犀牛。 |
石兕 | [shí sì] | 狀似犀牛的巨石。 |
虎兕出柙 | [hǔ sì chū xiá] | 兕:犀牛一類的野獸。柙:關獸的木籠。虎、兕從木籠中逃出。比喻惡人逃脫或作事不盡責,主管者應負責任。 |
【兕】的近義詞,【兕】的反義詞
兕的近義詞:查無兕的近義詞
兕的反義詞:查無兕的近義詞
【兕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兕】同音的字
兕同音的字:柶(si4),泗(si4),嗣(si4),孠(si4),鈶(si4),?(si4),洠(si4),?(si4),梩(si4),
2、與【兕】同部首的字
兕同部首的字:暫無同部首字
3、與【兕】同筆畫的字
兕同筆畫的字:里,妜,姒,斈,瓩,兌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