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龍新華字典,龍康熙字典,龍中華字典,龍國語詞典,龍漢語字典。
【龍】的注音
繁體龍 注音ㄌㄨㄥˊ、ㄌㄨㄥˇ、 筆畫16
簡體龍 拼音lóng 部首龍
龍字五行無 龍字結構左右 龍字五筆UEGD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9F8D 倉頡編碼ybysp 鄭碼編碼si
四角編碼1211 龍字電碼7893 龍字區位無
【龍】的國語詞典
龍:ㄌㄨㄥˊ lóng
名
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。頭生角、須,身長,有鱗、爪。
《說文解字·龍部》:「龍,鱗蟲之長,能幽能明,能細能巨,能短能長,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」
古代帝王的象征。
漢·王充《論衡·紀妖》:「祖龍死,謂始皇也。祖,人之本;龍,人君之象也。」
比喻首領或豪杰才俊。
如:「人中之龍」。
《史記·卷六三·老子韓非傳》:「吾今日見老子,其猶龍邪!」
古生物學上指有腳、尾的巨大爬蟲類。
如:「恐龍」、「雷龍」、「暴龍」、「翼手龍」。
像龍形的長條物。
如:「水龍」、「車水馬龍」。
人造化學纖維紡織品的簡稱。
如:「尼龍」、「達克龍」。
姓。如秦代有龍且。
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形
皇帝的。
如:「龍床」、「龍袍」、「龍顏」、「龍心大悅」。
【龍】的基本含義
1.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。頭生角、鬚,身長,有鱗、爪。《說文解字》:“龍,鱗蟲之長,能幽能明,能細能巨,能短能長,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”
2.古代帝王的象徵。漢·王充《論衡·紀妖》:“祖龍死,謂始皇也。祖,人之本;龍,人君之象也。”
3.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:“人中之龍”。《史記·卷六十三·老子韓非傳》:“吾今日見老子,其猶龍邪!”
4.古生物學上指有腳、尾的巨大爬蟲類:“恐龍”、“雷龍”、“暴龍”、“翼手龍”。
5.像龍形的長條物:“水龍”、“車水馬龍”。
6.姓。如秦代有龍且。
7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【龍】的網絡含義
未檢索到龍字的網絡釋義。
【龍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龍眼 | [lóng yǎn] | 無患子科龍眼屬植物。 |
風虎雲龍 | [fēng hǔ yún lóng] | 比喻圣主、賢臣的遇合。宋 王安石《浪淘沙令》詞:“湯 武 偶相逢,風虎云龍,興王祗在笑談中。”元 楊梓《豫讓吞炭》第四折:“伊尹 有相 湯 的賢,武王 有伐 紂 的功,想當初風虎云龍,做了一枕南柯夢。”明 無名氏《... |
龍飛鳳舞 | [lóng fēi fèng wǔ] | 原形容山勢的蜿蜒雄壯,后也形容書法筆勢有力,靈活舒展。 |
【龍】的近義詞,【龍】的反義詞
龍的近義詞:查無龍的近義詞
龍的反義詞:查無龍的近義詞
【龍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龍】同音的字
龍同音的字:朧(long2),礲(long2),櫳(long2),曨(long2),嚨(long2),昽(long2),?(long2),槞(long2),?(long2),?(long2),?(long2),櫳(long2),?(long3),?(long3),篭(long3),籠(long3),躘(long3),壟(long3),垅(long3),隴(long3),壠(long3),攏(long3),籠(long3),壟(long3)
2、與【龍】同部首的字
龍同部首的字:龎,龒,龏,龍,?,龔,龓,龘,龕,龖,龗,龑
3、與【龍】同筆畫的字
龍同筆畫的字:磞,?,?,橠,薔,?,魾,遽,燉,壌,薥,謊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