甑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甑新華字典,甑康熙字典,甑中華字典,甑國語詞典,甑漢語字典。
【甑】的注音
繁體甑 注音ㄗㄥˋ、 筆畫16
簡體甑 拼音zèng 部首瓦
甑字五行金 甑字結構左右 甑字五筆ULJN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7511 倉頡編碼camvn 鄭碼編碼udys
四角編碼81617 甑字電碼3920 甑字區位7421
甑
【甑】的國語詞典
甑:ㄗㄥˋ zèng
名
古代蒸煮食物的瓦器,底部有許多小孔,放在鬲上,有如現代的蒸籠。
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「許子以釜甑爨,以鐵耕乎?」
【甑】的基本含義
1.古代炊具,底部有許多小孔,放在鬲(lì)上蒸食物。
2.甑子。
3.蒸餾或使物體分解用的器皿:曲頸甑。
【甑】的網絡含義
甑是中國古代的蒸食用具,為甗(音“演”)的上半部分,與鬲通過鏤空的箅相連,用來放置食物,利用鬲中的蒸汽將甑中的食物煮熟。單獨的甑很少見,多為圓形,有耳或無耳。
【甑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范甑 | [fàn zèng] | 猶范釜。 |
炊甑 | [chuī zèng] | 陶制蒸器。 |
塵甑 | [chén zèng] | 《后漢書·獨行傳·范冉》載,桓帝 時以 冉 為 萊蕪 長,因遭母憂,不到官,結草室而居?!八箚温?,有時糧粒盡,窮居自若,言貌無改,閭里歌之曰:‘甑中生塵 范史云,釜中生魚 范萊蕪?!焙笠蛞浴皦m甑”為形容清貧之典。 |
墜甑 | [zhuì zèng] | 墮甑。謂錯謬已鑄,后悔無益;或事已過去,不值得置意。 |
覆甑 | [fù zèng] | 倒置的甑。喻環境閉塞。 |
丹甑 | [dān zèng] | 炊器。古代傳說豐年所出的一種瑞物。《宋書·符瑞志下》:“丹甑,五穀豐熟則出。”南朝 梁簡文帝《大法頌序》:“桂薪不斧,而丹甑自熟。玉皋詎率,而銀甕斯滿。”南朝 梁 孫柔之《瑞應圖·丹甑》:“王者棄淫污之物,則丹甑出... |
甑窐 | [zèng wā] | 陶制烹飪器。泛指粗陋的瓦器。 |
甑塵 | [zèng chén] | 見“甑塵釜魚”。 |
甑瓾 | [zèng wā] | 甑帶。 |
墮甑 | [duò zèng] | 《后漢書·孟敏傳》:“﹝ 孟敏 ﹞客居 太原。荷甑墯地,不顧而去。 |
甑子 | [zèng zi] | 蒸米飯等的用具,略像木桶,有屜子而無底。 |
飯甑 | [fàn zèng] | 煮飯的蒸籠。甑,古代蒸食的炊器。 |
瓦甑 | [wǎ zèng] | 陶制炊器。 |
甑帶 | [zèng dài] | 1.束甑的帶。 |
珪甑 | [guī zèng] | 玉圭與瓦釜。比喻高低、貴賤。 |
甑墮 | [zèng duò] | 《后漢書·郭太傳》:“﹝ 孟敏 ﹞客居 太原,荷甑墮地,不顧而去”。后以“甑墮”謂破敗。 |
釜甑 | [fǔ zèng] | 釜和甑。皆古炊煮器名。 |
破甑 | [pò zèng] | 1.《后漢書·郭太傳》:“孟敏字叔達,鉅鹿楊氏人也??途犹?,荷甑墯地,不顧而去。 |
曲頸甑 | [qū jǐng zèng] | 蒸餾物質或使物質分解用的一種器皿,多用玻璃制成,形狀略像梨,頸部彎向一側。 |
甑生塵 | [zèng shēng chén] | 見“甑塵釜魚”。 |
【甑】的近義詞,【甑】的反義詞
甑的近義詞:查無甑的近義詞
甑的反義詞:查無甑的近義詞
【甑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甑】同音的字
甑同音的字:繒(zeng4),?(zeng4),綜(zeng4),锃(zeng4),熷(zeng4),?(zeng4),?(zeng4),贈(zeng4),?(zeng4),贈(zeng4),綜(zeng4),鋥(zeng4)
2、與【甑】同部首的字
甑同部首的字:?,?,瓴,?,甊,甃,甀,瓾,?,甂,甈,?
3、與【甑】同筆畫的字
甑同筆畫的字:錝,薍,羱,隮,輹,朣,?,縪,閻,窹,鹥,嬳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