鞞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鞞新華字典,鞞康熙字典,鞞中華字典,鞞國語詞典,鞞漢語字典。
【鞞】的注音
繁體鞞 注音ㄅㄧㄥˇ、ㄆㄧˊ、ㄅㄧˋ、ㄅㄟ、 筆畫17
簡體鞞 拼音pí、bǐng、bì、bēi 部首革
鞞字五行水 鞞字結構左右 鞞字五筆AFRF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979E 倉頡編碼tjhwj 鄭碼編碼eene
四角編碼46540 鞞字電碼7260 鞞字區位無
【鞞】的國語詞典
鞞:ㄅㄧㄥˇ bǐng
參見「鞞琫 」條。
鞞:ㄅㄟ bēi
名
牛鞞:縣名。漢代時設置,約在今大陸地區四川省簡陽縣東。
《廣韻·平聲·支韻》:「鞞,牛鞞縣,在蜀。」
【鞞】的基本含義
古同“鼙”,鼓名:“召令習鼓鞞。”
刀劍柄上或鞘上近口處的裝飾(一說刀劍鞘):“維玉及瑤,鞞琫容刀。”
古同“韠”,古代朝覲或祭祀時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種服飾。
〔牛鞞〕古縣名。
【鞞】的網絡含義
鞞bǐng基本字義刀劍柄上或鞘上近口處的裝飾(一說刀劍鞘):“維玉及瑤,~琫容刀。”
【鞞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鞉鞞 | [táo pí] | 泛指小鼓。 |
畫鞞 | [huà pí] | 古代軍中有畫飾的小鼓。鞞,同“鼙”。 |
櫑鞞 | [léi pí] | 擊鼓。鞞,同“鼙”。鼓的一種。 |
戰鞞 | [zhàn pí] | 見“戰鼙”。 |
鼓鞞 | [gǔ pí] | 見“鼓鼙”。 |
鞞舞 | [pí wǔ] | 古舞名。舞人執鞞鼓于前(或兩旁)導舞,故稱。未詳所起,漢 已用于宴享,隋 猶存,但已不執鞞。舞時有歌,三國 時歌詞已散失。 |
鳴鞞 | [míng pí] | 敲擊鞞鼓。 |
鼗鞞 | [táo pí] | 泛指小鼓。 |
鞞鼓 | [pí gǔ] | 1.古代用于祀神之鼓,屬六鼓中雷鼓一類。 |
鉦鞞 | [zhēng pí] | 即鉦鼓。古代軍旅常用以指揮進退,故亦引申為戰爭、禍亂。 |
霜鞞 | [shuāng pí] | 即鞞鼓。鞞鼓為胡樂。胡地天寒,故稱。 |
朔鞞 | [shuò pí] | 擊奏膜鳴樂器。 |
鞞鞛 | [pí běng] | 猶鞞琫。刀鞘上的裝飾。《左傳·桓公二年》:“藻率、鞞鞛、鞶厲、游纓,昭其數也。”孔穎達 疏:“《詩》曰:‘鞞琫容刀’,故知鞞鞛佩刀削之飾也。” |
鞞革 | [pí gé] | 鼙鼓。 |
應鞞 | [yìng pí] | 見“應鼙”。 |
鞞扇舞 | [pí shàn wǔ] | 即《鞞舞》。 |
漁陽鞞鼓 | [yú yáng pí gǔ] | 指公元755年安祿山于漁陽舉兵叛唐事。鞞鼓,騎兵用的小鼓。后亦用為外族侵略之典。 |
【鞞】的近義詞,【鞞】的反義詞
鞞的近義詞:查無鞞的近義詞
鞞的反義詞:查無鞞的近義詞
【鞞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鞞】同音的字
鞞同音的字:怲(bing3),秉(bing3),鈵(bing3),偋(bing3),餅(bing3),寎(bing3),陃(bing3),苪(bing3),琕(bing3),?(bing3),鞆(bing3),屏(bing3),膍(pi2),毘(pi2),毗(pi2),羆(pi2),?(pi2),鼙(pi2),?(pi2),郫(pi2),仳(pi2),篺(pi2),阰(pi2),紕(pi2),幤(bi4),朇(bi4),滭(bi4),奰(bi4),?(bi4),袐(bi4),鶝(bi4),萞(bi4),壁(bi4),綼(bi4),苾(bi4),佛(bi4),
2、與【鞞】同部首的字
鞞同部首的字:韅,?,鞧,鞋,韁,?,?,鞉,韆,鞾,?,?
3、與【鞞】同筆畫的字
鞞同筆畫的字:檕,蹊,繤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