檄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檄新華字典,檄康熙字典,檄中華字典,檄國語詞典,檄漢語字典。
【檄】的注音
繁體檄 注音ㄒㄧˊ、 筆畫17
簡體檄 拼音xí 部首木
檄字五行木 檄字結構左中右 檄字五筆SRYT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6A84 倉頡編碼dhsk 鄭碼編碼fnsm
四角編碼48940 檄字電碼2907 檄字區位4713
檄
【檄】的國語詞典
檄:ㄒㄧˊ xí
名
古代用于征召、聲討等的官方文書。
《史記·卷九二·淮陰侯傳》:「今大王舉而東,三秦可傳檄而定也。」
《文選·曹植·白馬篇》:「羽檄從北來,厲馬登高堤?!?/p>
動
用檄文飭令、告知等。
《聊齋志異·卷一一·王者》:「于是急檄屬官,設法補解訖?!?/p>
《儒林外史·第五回》:「湯知縣把這情由細細寫了個稟帖,稟知按察司。按察司行文書檄了知縣去。」
【檄】的基本含義
1.檄文:羽檄(古時征兵的軍書,上插鳥羽)。
2.用檄文曉諭或聲討:檄告天下。
【檄】的網絡含義
檄(xí ),中國古代官府往來文書的下行文種名稱之一。原是文書載體名稱,指比較長的竹木簡,用于書寫比較重要的文書。以后用檄書寫的文書也稱為檄。
【檄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檄文 | [xí wén] | 古代用于曉諭、征召、聲討等的文書,特指聲討敵人或叛逆的文書。 |
傳檄 | [chuán xí] | 傳布檄文:~聲討。 |
檄書 | [xí shū] | 檄文。 |
檄羽 | [xí yǔ] | 羽檄。軍事文書,插鳥羽以示緊急。 |
諭檄 | [yù xí] | 說明情況安定民心的公文。 |
投檄 | [tóu xí] | 投棄徵召的文書。借指棄官。 |
箋檄 | [jiān xí] | 猶箋記。給上級官員的書札?!逗鬂h書·梁冀傳》:“百官遷召,皆先到 冀 門牋檄謝恩,然后敢詣尚書?!?/td> |
書檄 | [shū xí] | 書簡與檄文。泛指文書。 |
長檄 | [cháng xí] | 1.長牒。給行遠路者以某種證明的文書?!逗鬂h書·安帝紀》:“其各勑所部長吏,躬親曉喻。若欲歸本郡,在所為封長檄;不欲,勿強?!崩钯t 注:“長檄猶今長牒也。”《資治通鑒·魏文帝黃初元年》:“青州 兵擅擊鼓相引去,眾人... |
木檄 | [mù xí] | 1.古代官方用的木簡文書。 |
檄手 | [xí shǒu] | 漢 陳琳 草檄,妙絕;曹操 正患頭風,讀后喜曰:“此愈我病。”后因以“檄手”稱文章高手。 |
被檄 | [bèi xí] | 指被征召。檄: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聲討的文書。 |
露檄 | [lù xí] | 發布公告。 |
還檄 | [hái xí] | 退還征召的文書。 |
蠟檄 | [là xí] | 封在蠟丸中的檄文。 |
魚檄 | [yú xí] | 指魚形檄牌。 |
臺檄 | [tái xí] | 古代朝廷用于征召、曉諭、詰責等方面的文書。 |
憲檄 | [xiàn xí] | 舊時稱上官所發檄文的敬詞。 |
策檄 | [cè xí] | 策文檄文的統稱。 |
檄移 | [xí yí] | 文體名。檄文、移文的并稱。檄文多用于聲討和征伐,移文多用于曉喻或責備。 |
【檄】的近義詞,【檄】的反義詞
檄的近義詞:查無檄的近義詞
檄的反義詞:查無檄的近義詞
【檄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檄】同音的字
檄同音的字:?(xi2),飁(xi2),謵(xi2),?(xi2),?(xi2),鎴(xi2),嶍(xi2),?(xi2),席(xi2),喺(xi2),?(xi2),鳛(xi2)
2、與【檄】同部首的字
檄同部首的字:梀,林,榜,樎,?,梽,?,樹,梨,桻,?,櫩
3、與【檄】同筆畫的字
檄同筆畫的字:暫無同筆畫字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