魋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(xiàn)通表標(biāo)準(zhǔn)字體 ,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:魋新華字典,魋康熙字典,魋中華字典,魋國語詞典,魋漢語字典。
【魋】的注音
繁體魋 注音ㄊㄨㄟˊ、 筆畫17
簡體魋 拼音tuí 部首鬼
魋字五行無 魋字結(jié)構(gòu)左下包圍 魋字五筆RQCY
統(tǒng)一編碼基本區(qū) U+9B4B 倉頡編碼hiog 鄭碼編碼njni
四角編碼20511 魋字電碼9562 魋字區(qū)位無
【魋】的國語詞典
魋:ㄊㄨㄟˊ tuí
名
動物名。狀似小熊,短毛,赤黃色,俗稱為「赤熊」。
《爾雅·釋獸》:「魋如小熊,竊毛而黃。」
晉·郭璞·注:「今建平山中有此獸,狀如熊而小,毛麆淺赤黃色,俗呼為『赤熊』,即魋也。」
明·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卷五一·獸部·熊》:「小而色黃赤者,魋也,建平人呼魋為赤熊。」
形
魁梧高大。
晉·陸云〈贈顧尚書詩〉:「麗容魋翕,孔好已張。」
惡劣。
元·王氏〈粉蝶兒·江景蕭疏套·二煞〉:「伴著這魋人物,便似冤魂般相纏。」
【魋】的基本含義
1.古書上說的一種毛淺而赤黃、形似小熊的野獸。
2.姓。
【魋】的網(wǎng)絡(luò)含義
魋,屬多音字。(1) tuí①神獸②姓③高大魁梧④同“頹”(2)zhuī發(fā)髻
【魋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魋結(jié) | [tuí jié] | 發(fā)髻。 |
魋悍 | [tuí hàn] | 壯偉強(qiáng)悍。 |
魋翕 | [tuí xī] | 壯偉瀟灑貌。 |
魋顔 | [tuí yán] | 額頭突出。常形容相貌丑陋。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:“先生曷鼻,巨肩,魋顏,蹙齃,膝攣。”清 趙翼《人面竹》詩:“魋顏十八盤,數(shù)與應(yīng)真配。”康有為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五章:“卯則終身鰥寡怨曠,或擁黑人、黃馘、魋顏、縮項(xiàng)而... |
鬼魋 | [guǐ tuí] | 有鬼怪的土墩。魋,通“堆”。 |
魋顏 | [tuí yán] | 額頭突出。常形容相貌丑陋。 |
【魋】的近義詞,【魋】的反義詞
魋的近義詞:查無魋的近義詞
魋的反義詞:查無魋的近義詞
【魋】的相關(guān)字
1、與【魋】同音的字
魋同音的字:?(tui2),尵(tui2),頽(tui2),?(tui2),?(tui2),弟(tui2),?(tui2),蘈(tui2),?(tui2),墤(tui2),?(tui2),頹(tui2)
2、與【魋】同部首的字
魋同部首的字:鬾,魄,?,?,魎,魃,?,魏,?,鬿,魈,魌
3、與【魋】同筆畫的字
魋同筆畫的字:?,蟓,繋,璯,檜,薻,瞵,?,鐔,謒,繍,?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