嶷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嶷新華字典,嶷康熙字典,嶷中華字典,嶷國語詞典,嶷漢語字典。
【嶷】的注音
繁體嶷 注音ㄧˊ、 筆畫17
簡體嶷 拼音yí 部首山
嶷字五行土 嶷字結構上下 嶷字五筆MXTH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5DB7 倉頡編碼upko 鄭碼編碼llxi
四角編碼22881 嶷字電碼1544 嶷字區位6558
嶷
【嶷】的國語詞典
嶷:ㄧˊ yí
名
九嶷山:山名。在大陸地區湖南省寧遠縣,相傳舜葬于此。
也稱為「蒼梧山」。
嶷:ㄋㄧˋ nì
參見「嶷嶷」、「嶷岌」等條。
【嶷】的基本含義
九嶷(Jiǔyí),山名,又地名,都在湖南。也作九疑。
【嶷】的網絡含義
嶷,nì,幼小聰慧,出自幼兒明嶷,《南史·宋江夏王義恭傳》。又做山名,音yí,在湖南省。相傳是舜安葬的地方;又指九嶷山之神,出自九嶷繽兮并迎,靈之來兮如云。――屈原《九歌·湘夫人》。
【嶷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哲嶷 | [zhé yí] | 亦作“喆嶷”。聰穎卓越。 |
峣嶷 | [yáo yí] | 亦作“嶤嶷”。形容山峰高峻。 |
嶒嶷 | [céng yí] | 高峻。 |
嶷爾 | [yí ěr] | 猶嶷然。屹立不動貌。 |
嵬嶷 | [wéi yí] | 高大貌。 |
岌嶷 | [jí yí] | 高峻貌。 |
嶷然 | [yí rán] | 1.形容年幼聰慧。晉 袁宏《后漢紀·桓帝紀二》:“考德敘才,莫若 解瀆亭侯 宏,年十有二,嶷然有 周成 之質。”《南史·齊曲江公遙欣傳》:“遙欣 髫齔中便嶷然。”宋 王安石《侍衛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勤威馮魯公神道碑》... |
嶷岌 | [yí jí] | 高貌。 |
淵嶷 | [yuān yí] | 謂幼年淵博聰慧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五:“真人幼獨標挺,含真淵嶷。長史器異之。” |
英嶷 | [yīng yí] | 才德超群。 |
歧嶷 | [qí yí] | 1.《詩·大雅·生民》:“克岐克嶷,以就口食。”毛 傳:“岐,知意也;嶷,識也。”后謂幼年聰慧為“歧嶷”。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:“客卿幼而歧嶷,年六歲能應接諸公,專對賓客。”《文選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歧嶷繼體,老成... |
嶷爽 | [nì shuǎng] | 形容才華出眾,性格豪爽。 |
崱嶷 | [zè yí] | 交錯不齊貌;縱橫貌。 |
端嶷 | [duān yí] | 1.端莊聰慧。 |
高嶷 | [gāo yí] | 高貌。 |
嶢嶷 | [yáo yí] | 亦作“嶤嶷”。形容山峰高峻。南朝 宋 宗炳《畫山水賦》:“峰岫嶤嶷,云林森渺。” |
岐嶷 | [qí yí] | 《詩·大雅·生民》:“誕實匍匐,克岐克嶷。”朱熹 集傳:“岐嶷,峻茂之狀。”后多以“岐嶷”形容幼年聰慧。《東觀漢記·馬客卿傳》:“馬客卿 幼而岐嶷,年六歲,能接應諸公,專對賓客。”北魏 楊衒之《洛陽伽藍記·追光寺》... |
明嶷 | [míng yí] | 聰慧貌。 |
九嶷 | [jiǔ yí] | 見“九疑”。 |
嶷嶷 | [yí yí] | 1.幼小聰慧貌。 |
【嶷】的近義詞,【嶷】的反義詞
嶷的近義詞:查無嶷的近義詞
嶷的反義詞:查無嶷的近義詞
【嶷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嶷】同音的字
嶷同音的字:蛇(yi2),飴(yi2),洟(yi2),?(yi2),痍(yi2),巸(yi2),?(yi2),拸(yi2),頤(yi2),迱(yi2),蛦(yi2),沂(yi2)
2、與【嶷】同部首的字
嶷同部首的字:嶪,峫,?,嵱,?,歲,岄,崕,崯,?,嶏,岏
3、與【嶷】同筆畫的字
嶷同筆畫的字:歟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