髀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髀新華字典,髀康熙字典,髀中華字典,髀國語詞典,髀漢語字典。
【髀】的注音
繁體髀 注音ㄅㄧˋ、 筆畫17
簡體髀 拼音bì 部首骨
髀字五行水 髀字結構左右 髀字五筆MERF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9AC0 倉頡編碼bbhwj 鄭碼編碼lwne
四角編碼76240 髀字電碼7549 髀字區位8734
髀
【髀】的國語詞典
髀:ㄅㄧˋ bì
名
膝部以上的大腿骨,或指大腿。
《文選·李斯·上書秦始皇》:「夫擊甕叩缶,彈箏搏髀。」
《漢書·卷四八·賈誼傳》:「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,……至于髖髀之所,非斤則斧。」
唐·顏師古·注:「髀,股骨也。」
古時用來測量日影的表。如商、周之時的《周髀算經》。
《晉書·卷一一·天文志上》:「髀,股也;股者,表也。」
【髀】的基本含義
大腿,也指大腿骨:撫髀長嘆。
【髀】的網絡含義
髀讀作bì, 股部;大腿[hip]。如:髀肉(大腿上的肉);髀髖(大腿和臀部);髀骨,大腿骨[hip bone]
【髀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燕髀 | [yàn bì] | 燕的大腿。傳為美味食品。 |
髀石 | [bì shí] | 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狩獵用具。亦為一種游戲器具。 |
擊髀 | [jī bì] | 以手拍股。 |
枯髀 | [kū bì] | 猶枯骨。髀,股骨。 |
髖髀 | [kuān bì] | 1.胯骨與股骨。 |
髀殖 | [bì zhí] | 即髀石。 元 關漢卿 《哭存孝》第一折:“閑時節打髀殖,醉時節歪唱起。” 元 鄭光祖 《三戰呂布》第一折:“某正在本處與小廝每打髀殖。”參見“ 髀石 ”。 |
髀蓋 | [bì gài] | 即古代天文學家所倡的蓋天說。因出自《周髀》,故稱。 |
肱髀 | [gōng bì] | 猶唇齒。比喻彼此相依,關系密切。 |
肩髀 | [jiān bì] | 肩與髀,人體的樞要部分。引申為要沖地區。 |
大髀 | [da bei] | 廣東人對大腿的叫法,是指人下肢從臀部到膝蓋的一段,也叫股。 |
搏髀 | [bó bì] | 指在腿上打節拍,以應和歌曲和表示嘆息或歡樂。 |
坐髀 | [zuò bì] | 指臀部與股部的肌肉。宋 孔平仲《送朱君貺德安宰罷任還》詩:“江邊鐘官老鑄錢,坐髀已消窮且暝。”按,《三國志·蜀志·先主傳》“表 疑其心,陰御之”裴松之 注引《九州春秋》:“備 住 荊州 數年,嘗於 表 坐起至廁,見... |
牢髀 | [láo bì] | 羊、豕的腿肉。 |
髀肉 | [bì ròu] | 大腿上的肉。亦為“髀肉復生”的簡縮。 |
髀樞 | [bì shū] | 髀骨外側的凹陷部分。也稱髀臼。 |
髀秋 | [bì qiū] | 馬鞍上的皮帶。亦為馬桶上篾箍的諧音。 |
撫髀 | [fǔ bì] | 以手拍股。表示振奮或感嘆。 |
左髀 | [zuǒ bì] | 左腿。 |
赤髀 | [chì bì] | 以赤色涂染股部。相傳為古代南方蠻夷族的一種習俗。 |
髀骨 | [bì gǔ] | 1.胯骨。 |
【髀】的近義詞,【髀】的反義詞
髀的近義詞:查無髀的近義詞
髀的反義詞:查無髀的近義詞
【髀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髀】同音的字
髀同音的字:奰(bi4),?(bi4),袐(bi4),痹(bi4),幣(bi4),?(bi4),潷(bi4),咇(bi4),柲(bi4),閈(bi4),诐(bi4),熚(bi4)
2、與【髀】同部首的字
髀同部首的字:骰,髑,?,骼,髄,骮,?,骹,骨,?,?,骷
3、與【髀】同筆畫的字
髀同筆畫的字:闄,?,蟁,賹,?,闌,鎪,?,闊,濞,?,檬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