膻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膻新華字典,膻康熙字典,膻中華字典,膻國語詞典,膻漢語字典。
【膻】的注音
繁體膻 注音ㄕㄢ、ㄉㄢˋ、 筆畫17
簡體膻 拼音shān、dàn 部首月
膻字五行金 膻字結構左右 膻字五筆EYLG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81BB 倉頡編碼bywm 鄭碼編碼qska
四角編碼70216 膻字電碼5238 膻字區位7594
膻
【膻】的國語詞典
膻:ㄕㄢ shān
同「膻 」。羊身上的臊味。
《集韻·平聲·仙韻》:「羴,《說文》,羊臭也,或作膻..、膻。」
《列子·周穆王》:「王之嬪御,膻惡而不可親。」
膻:ㄉㄢˋ dàn
參見「膻中 」條。
【膻】的基本含義
像羊肉的氣味:膻氣。膻味。腥膻。
1.袒露。
2.胸中:膻中(a.中醫指胸腔中央,心包所在處;b.針灸穴位名,位于前胸部正中)。
【膻】的網絡含義
形聲。從肉,從亶。“肉”與“亶”聯合起來表示“肉的天然氣味”。本義:羊臊氣。同本義。亦泛指臊氣類似羊臊氣的惡臭。
【膻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腥膻 | [xīng shān] | 1.又腥又膻的氣味,比喻丑惡污濁的事物:遠彼~。 |
膻鄉 | [shān xiāng] | 借指 匈奴 地區或北方邊地。 |
白膻 | [bái shān] | 藥草白鮮的別名。見 明 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白鮮》。 |
膻根 | [shān gēn] | 羊及羊肉的別稱。 |
膻肉 | [shān ròu] | 羊肉。舊題 漢 李陵《答蘇武書》:“羶肉酪漿,以充饑渴。” |
膻膩 | [shān nì] | 羶腥油膩的食物。 |
毳膻 | [cuì shān] | 牲畜的腥臊氣。借指入侵者。 |
膻味 | [shān wèi] | 像羊肉的氣味。 |
膻穢 | [shān huì] | 1.膻穢:又臭又臟。謂骯臟丑惡。 |
膻氣 | [shān qì] | 羊肉的氣味。 |
膻慕 | [shān mù] | 謂心所向往,如蟻之慕羶。語本《莊子·徐無鬼》“蟻慕羊肉,羊肉羶也。”明 江盈科《雪濤小說·心高》:“人心羶慕,非名即利。”參見“羶行”。 |
膻臊 | [shān sào] | 1.指某些動物身上發出的羶腥臊臭的氣味。 |
羯膻 | [jié shān] | 羊臊氣。 |
穢膻 | [huì shān] | 羶腥的污染。舊時指少數民族對 漢 民族的騷擾、影響。 |
葷膻 | [hūn shān] | 指有辛味的菜與牛羊肉。 |
膻腥 | [shān xīng] | 1.葷腥。亦指魚肉類食物。 |
慕膻 | [mù shān] | 《莊子·徐無鬼》:“羊肉不慕蟻,蟻慕羊肉。羊肉,羶也。舜 有羶行,百姓悅之。故三徙成都,至 鄧 之虛,而十有萬家。”后以“慕羶”喻因愛嗜而爭相附集。唐 韓偓《感事三十四韻》:“鴛鷺皆迴席,皋夔 亦慕羶。”明 史可法... |
附膻 | [fù shān] | 比喻依附惡勢力。 |
膻薌 | [shān xiāng] | 同“羶薌”。燒煮牛羊肉的氣味。亦泛指牛羊肉。 |
焄膻 | [hūn shān] | 1.同“焄羶”。 |
【膻】的近義詞,【膻】的反義詞
膻的近義詞:查無膻的近義詞
膻的反義詞:查無膻的近義詞
【膻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膻】同音的字
膻同音的字:狦(shan1),閊(shan1),潸(shan1),穇(shan1),羴(shan1),軕(shan1),煽(shan1),彡(shan1),幓(shan1),舢(shan1),笘(shan1),釤(shan1),癚(dan4),腅(dan4),旦(dan4),疍(dan4),儋(dan4),禫(dan4),?(dan4),窞(dan4),弾(dan4),?(dan4),?(dan4),誕(dan4)
2、與【膻】同部首的字
膻同部首的字:膼,肳,肹,胑,脎,?,?,?,脼,肫,臝,脯
3、與【膻】同筆畫的字
膻同筆畫的字:徽,?,鼁,?,鴻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