癎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癎新華字典,癎康熙字典,癎中華字典,癎國語詞典,癎漢語字典。
【癎】的注音
繁體癎 注音ㄒㄧㄢˊ、 筆畫17
簡體癎 拼音xián 部首疒
癎字五行無 癎字結構左上包圍 癎字五筆UUJD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764E 倉頡編碼kana 鄭碼編碼txk
四角編碼127 癎字電碼無 癎字區位無
癎
【癎】的國語詞典
◎ 癎
◎ 古同“癇”。
【癎】的基本含義
古同“癇”。
【癎】的網絡含義
出《素問·大奇論》等篇。又名胎病。一種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。說明《內經》早已指出病因中的遺傳因素。古代癎、癲兩字通用,故癎亦稱癲。《備急千金要方》稱為癲癎。俗名羊癎風、羊癲風。亦有稱十歲以上為癲,十歲以下為癎。多因驚恐或情志失調,飲食不節,勞累過度,傷及肝脾腎三經,使風痰隨氣上逆所致。癥見短暫的失神,面色泛白,雙目凝視,但迅即恢復常態;或見突然昏倒,口吐涎沫,兩目上視,牙關緊急,四肢抽搐,或口中發出類似豬羊的叫聲等,醒后除感覺疲勞外,一如常人,時有復作。在發作時,治宜豁痰宣竅、熄風定癎。平時則以培補脾腎為主。按病因又分驚癎、風癎、食癎等。此外,醫書中也有把神志昏亂、狂叫奔走的病癥稱為癎病。
【癎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顛癎 | [diān xián] | 1.癲癇。一種由腦疾患、腦部外傷等引起的病。發作時突然昏倒,口吐泡沫,全身痙攣,意識喪失。 |
驚癎 | [jīng xián] | 見“驚癇”。 |
羊癎風 | [yáng xián fēng] | 癲癎的俗稱。亦稱“羊癲風”、“羊角風”。病發時,突然昏倒,四肢抽搐,口吐白沫,聲似羊鳴,故名。 |
【癎】的近義詞,【癎】的反義詞
癎的近義詞:查無癎的近義詞
癎的反義詞:查無癎的近義詞
【癎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癎】同音的字
癎同音的字:盷(xian2),胘(xian2),?(xian2),?(xian2),輱(xian2),甉(xian2),銜(xian2),藖(xian2),羬(xian2),鑦(xian2),稴(xian2),癇(xian2)
2、與【癎】同部首的字
癎同部首的字:?,疒,瘎,?,?,瘝,癋,癄,?,癘,痊,瘓
3、與【癎】同筆畫的字
癎同筆畫的字:覫,檁,?,鼤,謙,獯,蟊,瓁,蟉,繅,療,?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