鷲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鷲新華字典,鷲康熙字典,鷲中華字典,鷲國語詞典,鷲漢語字典。
【鷲】的注音
繁體鷲 注音ㄐㄧㄡˋ、 筆畫17
簡體鷲 拼音jiù 部首鳥
鷲字五行木 鷲字結構上下 鷲字五筆YIDG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9E6B 倉頡編碼yupym 鄭碼編碼sjgr
四角編碼3127 鷲字電碼7750 鷲字區位8053
鷲
【鷲】的國語詞典
〈名〉
老雕
鷲鳥,黑色,多子。師曠曰,南方有鳥,名曰羌鷲,黃頭赤目,五色皆備。——《說文》
鷲,雕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生奇材木箭竿就(鷲)羽。——《漢書·匈奴傳》。注:“大雕也。”
產于溫帶和熱帶地區的若干種大型猛禽,與鷹類、雕類和隼類都有親緣關系,但爪較弱,頭多禿,主要或全部以腐肉為食,構成鷲科(Aegypiidae)和新域鷲科(Cathartidae),其中包括一些最大的飛禽。
如:鷲羽(老雕的羽毛。又叫“鷲翎”)
靈鷲山的簡稱 。亦借指佛地。
如:鷲峰(即靈鷲山,在中印度。或稱鷲嶺、鷲山。為佛說法之地);鷲室(鷲山石室。亦指禪房)
【鷲】的基本含義
鳥類。體形大。如禿鷲、兀鷲等。喙鉤曲,視力強,腿部有羽毛。嗜食動物尸體, 也捕食小動物。
【鷲】的網絡含義
未檢索到鷲字的網絡釋義。
【鷲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兀鷲 | [wù jiù] | 鳥類。體長0.9—1.2米。頭和頸部羽毛全部退化而裸露,翼寬大有力。喙較扁,爪欠鋒利,不能活捉獵物。棲息于山野。常盤旋高空覓食地面大動物的尸體。分布于中國西北山區。 |
鷲殿 | [jiù diàn] | 指佛殿。 |
鷲峰 | [jiù fēng] | 1.鷲山。 |
鷲臺 | [jiù tái] | 即 鷲峰。 |
靈鷲 | [líng jiù] | 1.山名。在古 印度 摩揭陀國 王舍城 之東北,梵名 耆闍崛。山中多鷲,故名。或云山形像鷲頭而得名。如來 曾在此講《法華》等經,故佛教以為圣地。又簡稱 靈山 或 鷲峰。《古詩類苑》卷一○二引 晉 廬山 諸道人《游石... |
鷲章 | [jiù zhāng] | 指 沙俄 的國徽。其國徽圖像如鷹,因稱。 |
鷲石 | [jiù shí] | 指 杭州 靈隱寺 前 飛來峰。 |
鷲室 | [jiù shì] | 鷲山 石室。相傳 釋迦牟尼 曾說法于此。亦泛指禪房。 |
鷲翎 | [jiù líng] | 即鷲羽。 |
鷲岳 | [jiù yuè] | 1.見“鷲岳”。 |
鷲巖 | [jiù yán] | 鷲山。 |
鷲嶺 | [jiù lǐng] | 1.鷲山。 |
鷲頭 | [jiù tóu] | 即 鷲山。其形似雕頭,故稱。 |
鷹鷲 | [yīng jiù] | 鷹和雕。泛指猛禽。 |
鷲山 | [jiù shān] | 靈鷲山 的省稱。在古 印度 摩揭陀國 王舍城 東北。梵名 耆闍崛山。山中多鷲,或言山頂似鷲,故名。相傳 釋迦牟尼 曾在此居住和說法多年。因代稱佛地。南朝 梁簡文帝《上武帝菩提樹頌啟》:“弘龍窟之威,紹 鷲山 之法。... |
雕鷲 | [diāo jiù] | 即雕.鳥名。 |
鷲窟 | [jiù kū] | 鷲山 石窟,相傳 鷲山 未至頂三里,有石窟南向,為 釋加牟尼 坐禪之處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神山碑》:“昔有鷲窟,不燒浄土,邁彼高蹤,搆茲法宇。”參閱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河水一》。 |
鷲峰山 | [jiù fēng shān] | 鷲峰山自然風景名勝區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北部的候家寨鄉境內。 |
鷲峯寺 | [jiù fēng sì] | 鷲峯寺寺名。 |
禿鷲基金 | [tū jiù jī jīn] | 謀求高額利潤的基金。 |
【鷲】的近義詞,【鷲】的反義詞
鷲的近義詞:查無鷲的近義詞
鷲的反義詞:查無鷲的近義詞
【鷲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鷲】同音的字
鷲同音的字:桕(jiu4),廏(jiu4),?(jiu4),匓(jiu4),廄(jiu4),?(jiu4),?(jiu4),廄(jiu4),臼(jiu4),?(jiu4),?(jiu4),匛(jiu4)
2、與【鷲】同部首的字
鷲同部首的字:鳴,鹠,鷦,鹡,鹱,鶚,鸻,鴇,鹢,鴟,鹖,鸴
3、與【鷲】同筆畫的字
鷲同筆畫的字:贏,曎,癌,褽,穛,豁,懭,蘚,鮛,瞦,颷,薻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