櫂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櫂新華字典,櫂康熙字典,櫂中華字典,櫂國語詞典,櫂漢語字典。
【櫂】的注音
繁體櫂 注音ㄓㄠˋ、 筆畫18
簡體櫂 拼音zhào 部首木
櫂字五行無 櫂字結構左右 櫂字五筆SNWY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6AC2 倉頡編碼dsmg 鄭碼編碼fyyn
四角編碼47915 櫂字電碼2921 櫂字區位無
櫂
【櫂】的國語詞典
櫂:ㄓㄠˋ zhào
名
劃船用的槳。
《楚辭·屈原·九歌·湘君》:「桂櫂兮蘭枻,斲冰兮積雪。」
宋·陸游〈泛舟〉詩:「水鄉元不減吳松,短櫂沿洄野興濃。」
借指船。
如:「征櫂」。
《宋史·卷三·太祖本紀》:「遂幸東水門,發戰櫂東下。」
動
劃船、搖船。
《后漢書·卷五九·張衡傳》:「號馮夷俾清津兮,櫂龍舟以濟予。」
唐 ·錢起〈江行無題〉詩一○○首之一○:「宦游難自定,來喚櫂船郎。」
【櫂】的基本含義
同“棹1”。
【櫂】的網絡含義
《櫂》是由 五社英雄執導的日本劇情片,緒形拳 、十朱幸代 、石井亜紀子主演,于1985-01-15上映。
【櫂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歸櫂 | [guī zhào] | 見“歸棹”。 |
江櫂 | [jiāng zhào] | 見“江棹”。 |
朱櫂 | [zhū zhào] | 指華美的船只。南朝 齊 王融《采菱曲》:“朱櫂泊安流,金華壯翠羽。”南朝 梁 江淹《雜體詩·效袁淑<從駕>》:“朱櫂麗寒渚,金鍐映秋山。” |
買櫂 | [mǎi zhào] | 見“買棹”。 |
桂櫂 | [guì zhào] | 1.桂木制的劃船工具。《楚辭·九歌·湘君》:“桂櫂兮蘭枻,斲冰兮積雪。”王夫之 通釋:“櫂,篙也。”南朝 梁 庾肩吾《奉和泛舟漢水往萬山應教》:“桂棹桬棠船,飄揚橫大川。”明 夏完淳《長歌》:“瓊弁玉蕤珮珊珊,蕙橈... |
櫂歌 | [zhào gē] | 行船時所唱之歌;指《櫂歌行》曲。 |
孤櫂 | [gū zhào] | 亦作“孤棹”。獨槳。借指孤舟。唐 長孫佐輔《杭州秋日別故友》詩:“獨隨孤櫂去,何處更同衾。”宋 徐鉉《送黃秀才姑熟辟命》詩:“水云孤棹去,風雨暮春寒。”明 姚潛《葉南屏田梅岑攜樽過訪同家舒恭侄賦》詩:“孤棹愁中去,... |
擊櫂 | [jī zhào] | 打槳。《漢書·嚴助傳》:“會天暑多雨,樓舩卒水居擊櫂,未戰而疾死者過半。”漢 王粲《為荀彧與孫權檄》:“今皆擊櫂若飛,回柁若環。” |
小櫂 | [xiǎo zhào] | 見“小棹”。 |
楫櫂 | [jí zhào] | 1.船槳。短槳稱楫,長槳稱櫂。三國 魏 曹冏《六代論》:“譬猶芟刈股肱,獨任胸腹;浮舟江海,捐棄楫櫂,觀者為之寒心。”《南史·儒林傳·王元規》:“元規 唯有一小船,倉卒引其母妹并姑姪入船,元規 自執檝棹而去。”《漢... |
泛櫂 | [fàn zhào] | 亦作“泛櫂”。亦作“泛棹”。泛舟。唐 楊衡《送孔周之南海謁王尚書》詩:“泛櫂若流萍,桂寒山更青。”清 繆艮《泛湖偶記》卷二:“丁未夏,予泛棹 西泠橋 畔。” |
鼓櫂 | [gǔ zhào] | 見“鼓棹”。 |
霧櫂 | [wù zhào] | 霧中的行船。 |
反櫂 | [fǎn zhào] | 亦作“反棹”。一般指回船,駕舟返航。清 潘高《憶幼子》詩:“我意欲反櫂,遇事苦迍邅。懷鄉方竚立,東望惟云煙。” |
戰櫂 | [zhàn zhào] | 戰船。《續資治通鑒·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》:“癸丑,詔:在京諸軍選 江 淮 習水卒,於 金明池 試戰櫂,立為水虎翼軍。” |
倚櫂 | [yǐ zhào] | 亦作“倚棹”。靠著船槳,猶言泛舟。 |
羽櫂 | [yǔ zhào] | 飛舟,快船。 |
南櫂北轅 | [nán zhào běi yuán] | 猶南航北騎。清 平步青《霞外攟屑·玉雨淙釋諺》:“三十年來,南櫂北轅,時復譄益,宙合大矣。” |
【櫂】的近義詞,【櫂】的反義詞
櫂的近義詞:查無櫂的近義詞
櫂的反義詞:查無櫂的近義詞
【櫂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櫂】同音的字
櫂同音的字:垗(zhao4),炤(zhao4),旐(zhao4),?(zhao4),?(zhao4),瞾(zhao4),曌(zhao4),?(zhao4),兆(zhao4),狣(zhao4),詔(zhao4),照(zhao4)
2、與【櫂】同部首的字
櫂同部首的字:未,槨,槣,檏,棌,?,朰,杔,槬,棗,橋,杣
3、與【櫂】同筆畫的字
櫂同筆畫的字:?,謫,觵,顔,騈,鰭,?,鵕,襠,?,騏,鵣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