羶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羶新華字典,羶康熙字典,羶中華字典,羶國語詞典,羶漢語字典。
【羶】的注音
繁體羶 注音ㄕㄢ、 筆畫19
簡體羶 拼音shān 部首羊
羶字五行無 羶字結構左右 羶字五筆UDYG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7FB6 倉頡編碼tqywm 鄭碼編碼ucka
四角編碼80516 羶字電碼5034 羶字區位無
羶
【羶】的國語詞典
膻:ㄕㄢ shān
名
羊身上的臊味。
《廣韻·平聲·仙韻》:「膻,羊臭也。」
宋·陸游〈書事〉詩:「醪酒芳醇偏易醉,胡羊肥美了無膻。」
【羶】的基本含義
同“膻1”。
【羶】的網絡含義
未檢索到羶字的網絡釋義。
【羶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羯羶 | [jié shān] | 羊臊氣。漢 蔡琰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,羯羶為味兮枉遏我情。” |
行羶 | [xíng shān] | 比喻德行令人仰慕。語本《莊子·徐無鬼》:“羊肉不慕蟻,蟻慕羊肉,羊肉羶也。 |
羶膩 | [shān nì] | 羶腥油膩的食物。唐 白居易《病中早春》詩:“羶膩斷來無氣力,風痰惱得少心情。” |
羶葷 | [shān hūn] | 指肉類食物。唐 韓愈《醉贈張秘書》詩:“長安 眾富兒,盤饌羅羶葷。不解文字飲,唯能醉紅裙。” |
羶根 | [shān gēn] | 羊及羊肉的別稱。宋 惠洪《冷齋夜話·僧賦蒸豚詩》:“僧自言能為詩,公令賦食蒸豚詩,操筆立成:‘……若把羶根來比并,羶根只合喫藤條。’”金 王若虛《答張仲杰書》:“羶根之賜,甚愜老饕。”明 馮夢龍《古今譚概·儇弄·薛... |
白羶 | [bái shān] | 藥草白鮮的別名。見 明 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白鮮》。 |
毳羶 | [cuì shān] | 牲畜的腥臊氣。借指入侵者。清 單子廉《辛丑感事》詩:“誰將肘腋留梟獍,幾見功名洗毳羶?” |
羶臊 | [shān sào] | 1.指某些動物身上發出的羶腥臊臭的氣味。《呂氏春秋·本味》:“肉玃者臊,草食者羶。”高誘 注:“肉玃者,玃拏肉而食之,謂鷹雕之屬,故其臭臊也;草食者,食草木,謂麞鹿之屬,故其臭羶也。” |
附羶 | [fù shān] | 比喻依附惡勢力。 |
膏羶 | [gāo shān] | 羊膏。 |
羶腥 | [shān xīng] | 1.某些動物及其肉類的氣味。漢 張衡《南都賦》:“蘇蔱紫薑,拂徹羶腥。”清 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花姑子》:“然偎傍之際,覺其羶腥,心疑有異。” |
腥羶 | [xīng shān] | 見“腥膻”。 |
羶薌 | [shān xiāng] | 五谷的香氣。因以指祭祀所用的黍稷等谷物。羶,通“馨”;薌,通“香”。 |
焄羶 | [hūn shān] | 指腥臊的食品。 |
羶慕 | [shān mù] | 謂心所向往,如蟻之慕羶。語本《莊子·徐無鬼》“蟻慕羊肉,羊肉羶也。”明 江盈科《雪濤小說·心高》:“人心羶慕,非名即利。”參見“羶行”。 |
腥臊羶香 | [xīng sāo shān xiāng] | 雞、犬、羊、牛的各種氣味。 |
蟻羶鼠腐 | [yǐ shān shǔ fǔ] | 蟻集腥羶,鼠甘腐物。比喻趨炎附勢、追逐名利。 |
羣蟻趨羶 | [qún yǐ qū shān] | 見“羣蟻附膻”。 |
【羶】的近義詞,【羶】的反義詞
羶的近義詞:查無羶的近義詞
羶的反義詞:查無羶的近義詞
【羶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羶】同音的字
羶同音的字:幓(shan1),芟(shan1),潸(shan1),檆(shan1),澘(shan1),脠(shan1),釤(shan1),柵(shan1),跚(shan1),羴(shan1),膻(shan1),珊(shan1)
2、與【羶】同部首的字
羶同部首的字:羥,羢,?,羊,?,羓,羬,羕,羹,羯,羸,?
3、與【羶】同筆畫的字
羶同筆畫的字:?,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