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,相關內容:比新華字典,比康熙字典,比中華字典,比國語詞典,比漢語字典。
【比】的注音
繁體比 注音ㄅㄧˇ、 筆畫4
簡體比 拼音bǐ 部首比
比字五行水 比字結構左右 比字五筆XXN
統一編碼基本區 U+6BD4 倉頡編碼pp 鄭碼編碼rrrr
四角編碼22710 比字電碼3024 比字區位1740
【比】的國語詞典
比:ㄅㄧˇ bǐ
動
較量。
《文選·張華·鷦鷯賦》:「將以上方不足,而下比有余。」
《文選·賈誼·過秦論》:「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,比權量力,則不可同年而語矣。」
媲美。
《三國演義·第三六回》:「此人每嘗自比管仲、樂毅。」
依照、仿照。
如:「比著葫蘆畫瓢」。
《戰國策·齊策四》:「食之,比門下之客。」
用手勢摹擬動作。
《紅樓夢·第二九回》:「因為寶姐姐要看呆雁,我比給他看,不想失了手。」
打譬喻。
《紅樓夢·第三四回》:「別說多了,只拿前兒琪官的事比給你們聽。」
表示勝負結果的對比。
如:「競賽結果為五比一。」
同類的兩量相除,求出前量為后量的幾倍或幾分之幾,以A:B或A/B表示。
名
《詩經》六義之一。即譬喻。
《詩經·大序》:「《詩》有六義焉,一曰風,二曰賦,三曰比,四曰興,五曰雅,六曰頌。」
事例。
《禮記·王制》:「眾疑赦之,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。」
漢·鄭玄·注:「已行故事曰比。」
比利時的簡稱。
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介
比較程度、性狀的差別。
如:「你有很多地方比我強。」
比:ㄆㄧˊ pí
參見「[[皋比]]」條。
比:ㄅㄧˋ bì
動
親近。
《周禮·夏官·形方氏》:「使小國事大國,大國比小國。」
漢·鄭玄·注:「比,猶親也。」
緊靠、相并。
如:「比肩而行」、「比鄰而居」、「櫛次鱗比」。
結黨營私。
如:「朋比為奸」。
《論語·為政》:「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」
副
最近、近來。
唐·韓愈〈祭十二郎文〉:「比得軟腳病,往往而劇。」
及、等到。
宋·岳飛〈良馬對〉:「比行百里,始奮迅。」
《聊齋志異·卷二·陸判》:「比醒,則殘燭昏黃,鬼客已去。」
連連、屢屢。
《史記·卷九·呂太后本紀》:「又比殺三趙王。」
《漢書·卷五·景帝紀 》:「間者歲比不登,民多乏食。」
名
《易經》卦名。六十四卦之一。坤(?)?下坎(?)?上。
《易經·比卦·彖曰》:「比,吉也;比,輔也。」
古代地方組織名稱。五家為「比」。
《周禮·地官·族師》:「五家為比,十家為聯。……使之相保相受。」
【比】的基本含義
1.比較;較量:比干勁。學先進,比先進。
2.能夠相比:近鄰比親。堅比金石。演講不比自言自語。
3.比畫:連說帶比。
4.對著;向著:別拿槍比著人,小心走火。
5.仿照:比著葫蘆畫瓢(比喻模仿著做事)。
6.比方;比喻: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。
7.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,叫做它們的比,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:這里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比四。
8.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:甲隊以二比一勝乙隊。
9.a)“一”加量詞在“比”的前后重復,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: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。b)比較高下的時候用“比”,表示異同的時候一般用“跟”或“同”。
10.姓。
11.緊靠;挨著:比肩。鱗次櫛比。
12.依附;勾結:朋比為奸。
13.近來:比來。
14.等到:比及。
【比】的網絡含義
比,bi,二人為從,反從為比,相背而北。相隨而從,相對而比,相背而北,相轉而化。〈動〉(1) 會意。從二匕,匕亦聲。甲骨文字形,象兩人步調一致,比肩而行。它與“從”字同形,只是方向相反。《說文》:“二人為從,反從為比。”本義:并列;并排。(2) 同本義 [be nextor near to]
【比】的組詞及解釋
組詞 | 拼音 | 解釋 |
---|---|---|
比賽 | [bǐ sài] | 1.在體育、生產等活動中,比較本領、技術的高低:~籃球。 |
對比 | [duì bǐ] | 1.(兩種事物)相對比較:古今~。新舊~。 |
評比 | [píng bǐ] | 通過比較,評定高低:衛生~。~生產成績。 |
比如 | [bǐ rú] | 舉例時的發端語:有些問題已經作出決定,~招多少學生,分多少班,等等。 |
相比 | [xiāng bǐ] | 1.互相考校、比較。 |
比喻 | [bǐ yù] | 1.修辭格的一種。即用跟甲事物有某種相似之處的乙事物來說明甲事物。比喻一般包括本體(被比喻的事物)、喻體(作比喻的事物)、比喻詞(連接本體和喻體的詞語)三個部分。如“兒童(本體)像(比喻詞)春天的花朵(喻體)。” |
比較 | [bǐ jiào] | 1.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。根據一定的標準,把有某些聯系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加以對照,確定它們之間的異同及其相互關系,形成對事物的認識。 |
好比 | [hǎo bǐ] | 表示跟以下所說的一樣;如同:批評和自我批評就~洗臉掃地,要經常做。 |
類比 | [lèi bǐ] | 1.一種推理方法,根據兩種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,做出它們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結論。類比推理是一種或然性的推理,其結論是否正確還有待實踐證明。 |
正比 | [zhèng bǐ] | 1.兩個事物或一事物的兩個方面,一方發生變化,其另一方隨之起相應的變化,如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,體力也逐漸增長,就是正比。 |
比值 | [bǐ zhí] | 兩個數相比所得的值,即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,如8∶4的比值是2。也叫比率。 |
比歲 | [bǐ suì] | 1.比年 |
比翼 | [bǐ yì] | 翅膀挨著翅膀(飛):~齊飛。 |
比附 | [bǐ fù] | 拿不能相比的東西來勉強相比。 |
比試 | [bǐ shi] | 1.彼此較量高低:咱們~一下,看誰做得又快又好。 |
比及 | [bǐ jí] | 等到:~趕到,船已離岸。 |
比肩 | [bǐ jiān] | 1.并肩:~作戰。~而立。 |
比例 | [bǐ lì] | 1.數量之間的對比關系。 |
比照 | [bǐ zhào] | 1.按照已有的(格式、標準、方法等);對比著:~著實物繪圖。 |
配比 | [pèi bǐ] | 組成某種物質的各種成分在數量上的比例關系。 |
【比】的近義詞,【比】的反義詞
比的近義詞:查無比的近義詞
比的反義詞:查無比的近義詞
【比】的相關字
1、與【比】同音的字
比同音的字:啚(bi3),?(bi3),舭(bi3),沘(bi3),筆(bi3),疕(bi3),聛(bi3),?(bi3),娝(bi3),?(bi3),?(bi3),貏(bi3)
2、與【比】同部首的字
比同部首的字:毗,斃,畢,毖,毚,琵,毘
3、與【比】同筆畫的字
比同筆畫的字:暫無同筆畫字
評論